張雨菲
摘要:生物技術自提出伊始,便與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技術一詞最初是由匈牙利工程師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 所指代的含義是“用甜菜作為飼料進行大規模的養豬”。 經過百年間的發展,生物技術擁有堅實的技術儲備,廣闊的發展前景,其應用方面遍及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等,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本文將小議生物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及未來的發展走向。
關鍵詞:生物技術 應用方面 發展前景
一、生物技術概述及其發展現狀
生物技術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的科學原理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和加工,生產人類所需的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其含有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總的來說,生物技術就是一項通過生產已知或未知的有用產品來服務人類的技術。從發展歷程來看,生物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近些年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尤為迅猛,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醫藥、農業、食品、化工等領域,日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從形式和內容上看,我國的生物技術有了較大的進展,已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技術產業鏈,農業技術產業鏈等,取得了一系列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生物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方面
(一)在農牧業上的應用
快捷、有效的生物育種技術,使那些珍貴且經濟價值高的植物得以實現工廠化的生產。這樣不僅可以縮短種植周期,還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幼苗。生物育種也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方法之一。此外,生活中我們所見到或吃到的動植物有很多都是經過基因改造的,比如超市中可以儲存很久的西紅柿就是植入了抗成熟基因。還有通過對海螺中一種毒素的研究,利用生物技術研究出有效的止痛藥,生物技術在農牧業上的應用可謂是非常廣泛。
(二)生產多種多樣的藥物
生物技術在生活中的一大應用就是藥物的生產。相較于傳統的化學合成法制藥,生物制藥擁有更好的療效和較小的副作用,因此生物制藥在生活中更為普及,利用生物技術生產的藥物不計其數。主要原理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高產的工程菌或者動植物工程細胞株來提取具有某種功能的藥物成分。比如人們所熟知的青霉素、青蒿素、胰島素、膠基麥園等藥物,正是在生物技術的助力下,才得以大量生產,幫助人們抵抗疾病的侵害,近年來,生物技術在抗癌藥物方面的研究也備受人們重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定會攻克癌癥這一難題。
(三)保障食品安全
在食品行業的發展中,生物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霉技術、發酵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不僅改進了食品的品質,還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要數霉技術和發酵技術,例如,以淀粉為原料采用固定化酶(或含酶菌體)生產高果糖漿來代替蔗糖,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單細胞蛋白為解決蛋白質缺乏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目前,全世界單細胞蛋白的產量已經超過3000萬噸,質量也有了重大突破,從主要用作飼料發展到走上人們的餐桌。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釀酒,制作泡菜腐乳等都離不開發酵技術。
(四)保護生態環境
生物技術是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的關鍵,人們在加快建設,追求效益時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現如今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相應的生物技術在人們的需求下應運而生,從最初的高硫煤生物脫硫技術,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空氣中有毒氣體的排放,到如今應用極為廣泛的工程菌技術。例如,起降解作用的工程菌,可以用來清除海上泄漏的石油,保護海洋生物,還有可分解汽車尾氣的工程菌,將有毒氣體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還有可以替代石油,天然氣的先能源工程菌等等。生物技術對環境的保護擁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生物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一)生物技術的技術研發和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沒有創新,生物技術只會平平無奇。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究,發現新技術,研發新成果,才能使生物技術獲得重視,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同時因為不同國家對生物技術的研究有著不同的態度,因此在生物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上要做到國際化,加強與其他國家生物技術領域專家的交流和探討,謀求生物技術的共同發展。
(二)完善生物技術的評估機制
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應用都存在一定的風險,生物技術亦不例外。完善生物技術的評估機制使得生物技術的應用成果能夠獲得權威的評估,這樣可以使公眾放心的使用。同時評估生物技術應用的市場經濟效益和風險,可以保證在技術發展中投入的資金能得到成正比的回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外,還要積極開展相關的立法工作,規范生物技術的發展,維護公眾的利益。
(三)實現生物技術的產業化合作
生物技術涉及眾多的領域,因此實現生物技術產業化是可行的也是發展所必須的,唯有如此生物技術才能惠及大眾,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和實現其價值。可以通過與企業達成產業化合作來獲取資金,再將這些資金部分投入到后續的研發中,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另外,生物技術產業也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充分發揮產業合作的優勢,發掘其潛在的市場前景。
四、結語
作為第三次革命的中堅力量,生物技術受到來自各界的重視。在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已初具規模,與人民生活的聯系日漸緊密,除此之外,隨著國家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生物技術即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必將不斷的造福人類。同時要積極鼓勵創新,逐步構建完整的生物技術體系,使其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尚天東,孫志勇,趙慧朋等.對林業生物技術基因工程與繁殖技術的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3,(10).
[2]韓根.生物技術在玉米育種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2,(15).
[3]孟祥海,高山行,舒成利.生物技術藥物發展現狀及我國的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4,(04).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