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銘
摘要:市場經濟競爭的越發激烈,經濟組織形式中采用母子公司的經營方式,對企業的發展、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有一定的優勢,也能更好的把二者的經濟價值體現出來。因此,企業集團化發展順勢而為。但從法律關系層面分析,母子公司之間特殊關系對子公司卻是一把雙刃劍。基于這種特殊關系,子公司處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母公司往往因自身利益而過度干涉和控制子公司的內外部事務,使子公司的獨立法人資格受到威脅,這會給子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子公司債權人債權的實現造成威脅,造成子公司及其債權人的利益失衡問題。本文將從母子公司存在的內外部法律關系出發,對上述問題及其意義進行淺析。
關鍵詞:母子公司 法律關系分析 意義
公司是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公司集團化發展過程中母子公司的組織形式常常被選用,且在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公司法》對公司設立子公司及子公司具有獨立人格、獨立承擔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但并沒有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義、二者法律關系進行明確定義和全面規定,這就讓我們在解決母子公司內外部具體法律關系的過程中缺乏法律指導。因此,如何調整公司集團內部母子公司之間法律關系,協調各方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是立法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概述
(一)區分母子公司的法律概念
公司是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公司集團化發展過程中母子公司的組織形式常常被選用。結合《公司法》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這種組織形式是受法律所保護的。那么母子公司在法律上的概念如何區分呢?母公司指的是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對另一家公司擁有相應的合法控制權的企業。除此之外,母公司并不僅僅指的是企業,即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非企業形式的形成會計主體的組織,如基金等等。子公司則指的是由母公司全額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而依法成立的企業。子公司擁有獨立而完整的公司管理體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1.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概念
由于母子公司設立的出資方式,決定了子母公司對子公司在部分領域擁有相應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但是在法律主體上子公司仍是獨立的,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主要體現在子公司有自己的公司名稱、章程等,它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進行經營活動。從法律關系上分析子公司是成年的兒子與母親的關系,其財產、債務等均獨立,相互間不存在隸屬關系。
2.現實中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具體特征
(1)二者間具有從屬性和隸屬關系。這種從屬關系是母子公司中最基本的特征。從公司法角度,母子公司對外均獨立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各自具有法人主體資格,但由于母子公司設立的出資方式決定了子公司在生產經營決策、人事管理、資金控制方面,以及公司重大事件上受制于母公司。其根源之一是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通過股東大會安排母公司人員進入董事會對子公司的管理進行實際控制;根源之二是母公司以企業支配協議的方式對子公司進行控制。
(2)二者的調整方式具有多樣性。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它們之間的關系通常由多個部門法進行綜合調整。如母子公司的企業組織形式是由《公司法》進行調整的、競爭等市場經濟壟斷問題則屬于《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
(3)二者法律關系內容具有復雜性。主要體現在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法律關系和外部法律關系上。其內部法律關系主要表現在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關系中;外部法律關系主要體現在母子公司的債權人和股東的關系上。在某些程度上,由于母子公司的特殊關系,我們需要保護子公司債權人及少數股東的利益。
二、母子公司內部法律關系分析
(一)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這種控制關系主要體現在母公司一但與子公司簽下協議或者母公司擁有子公司的絕對控股權后,母公司必然在實質和形式上對子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及其他重大事項上體現這種控制關系。即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項擁有決定權,對其董事會組成具有決定權。在不需他人同意下就可以任命多名董事會成員。
(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母公司對子公司管理手段主要采用五種方式進行,即經營利潤考核、人事任命管理、投資手段控制、核心技術的引導、業務監察和財務審計等。首先,利潤考核是母公司投資的主要目的,其主要是為了獲取利潤,所以,子公司必須以母公司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完成母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母公司通過經營利潤指標對子公司進行考核,實行獎懲手段;其次,母公司可以對子公司的董事以及經理等重要決策層管理人員進行任命,董事長一般為母公司外派到子公司或者公開招聘。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雖母公司并不直接干擾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但會通過任命人事的方式間接對子公司進行管理;再次,子公司大多數都是有母公司直接投資設立的,母公司在子公司中占絕對控股股份的份額,子公司的經營發展方向是由母公司的投資意向決定的,對于符合母公司投資意向的生產活動,是母公司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加大投資的項目,這對子公司本身也具有吸引力,于是便形成了投資手段上的控制;然后,母公司利用其所擁有的高新技術或產品,采用人才和技術等方式吸引子公司,而子公司為獲得發展,勢必也會順應母公司的要求,于是母公司便獲得了有效的控制能力;最后,母公司是子公司資產所有人,有權對子公司的財產進行監督審計。在不干預子公司正產運營和配置的情況下,以規范子公司管理母公司具有監督審計的權利。在實際運作中,一般集團化的公司還會專門設置監察審計職能機構負責具體工作的監督和檢查;通常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投資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子公司的資本全部來源于母公司,即全資子公司,而另一種是控股子公司。不論屬于哪一種投資形式,其二者的支配、控制和管理的關系都存在,甚至有的子公司淪為母公司的分支機構。
三、母子公司外部法律關系分析
(一)母公司與子公司債權人之間的關系
在現實法律體系中規定,母子公司之間的財產和債務關系相互獨立,互不相干。但實際企業組織結構中,受投資性質影響,子公司的經營基本由母公司指揮控制,一旦發生債務關系,根據法人有限原則母公司卻不負責,只能由子公司對其進行賠償。如果資不抵債,則子公司宣告破產。但是其破產的財產少之又少,債權人基本上得不到賠償。一般表現為子公司的空殼化與風險性,相對應的資產不足或者母公司強迫子公司實施有損自己利益的行為。這種關系對子公司的債權人、利益相關人的權益是欠缺保障的。
(二)母公司與子公司少數股東的關系
子公司的收益總體上分為了母公司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雖然,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其擁有決定的控制權,但公司法對少數股東對子公司的管控權利也進行了規定,并確定了少數股東權益的救濟或保護制度。尤其是新《公司法》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代表)1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有召開臨時股東會或臨時股東大會的提議權,且內容并不限于此。新公司法賦予股東提案權,使其有機會將其意見和建議傳達給經營層和其他股東,迫使他們在擬定政策時更加謹慎,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和控制股東濫用控制權問題,從而促使股東法定權利的實現,保護小股東的利益。
四、研究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意義所在
(一)采用母子公司組織形式對企業的優劣勢分析
母子公司組織形式對企業發展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劣勢表現在兩個方面。
優勢表現為:一是易于形成規模經濟,用較少的資本可以帶來更大的規模;二是可以優化整合資源使用,同時也可以擴大市場,增強產品銷售渠道,減少產品生產成本,交易成本;三是可以利用子公司的獨立地位分擔風險,較少損失。子公司對自己的債務負責,只要是正常的經營風險,便可以減少損失。
其劣勢主要表現為:一是易出現母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出現損害子公司利益的行為;二是同行收購后,易出現缺乏同行競爭的現象,特別是對于大公司之間的收購,一定程度會出現壟斷現象。當子公司有能力或者可能危及到這種壟斷時,母公司也會為了自身利益讓限制子公司同自己的競爭,保證壟斷的順利實施。
(二)研究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意義
我國《公司法》對母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母公司對子公司權利濫用問題的認定、母公司對子公司債務連帶責任承擔的構成要件等問題未作明確規定。因此,對這些問題仍有研究和探討的必要。司法事件中,在解決母子公司內外部具體法律關系時缺乏法律指導;在調整企業集團內部母子公司之間法律關系,協調各方主體之間的利益及法律關系,仍是當今立法需要解決的課題。所以,有研究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必要性存在,具有現實意義。
五、結語
在追求母子公司集團的綜合效益和保護子公司債權人的利益之間尋求到一種新的平衡系統,從而為公司、為社會、為人民的共同價值目標而提供準則和機制。《公司法》已經過修訂,但調整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一些規定還較為籠統。建議通過運作、積累些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條件成熟時,可通過制定專門的企業集團立法來規范母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使母子公司雙方在市場經營過程中,達到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符合社會公平和正義。
參考文獻:
[1]伍伯嶙.中國企業集團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3.
[2]甘培忠.企業與公司法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單位:蒼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