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外交歷史上曾發生了一起“戲劇性”的外交事件——乒乓外交,這有效推動了我國與美國之間外交關系的發展,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就中美乒乓外交發生的歷史邏輯及啟示,圍繞兩點進行分析:中美乒乓球發生的歷史邏輯、中美乒乓外交的發生對中國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乒乓外交 歷史邏輯 現實啟示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國乒乓球首次參與乒乓球錦標賽,并取得良好成績。在次年,中美乒乓球外交發生變化,打破傳統中美兩國拒絕來往的情況,這對于中國乒乓球發展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推動我國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本文就中美乒乓球外交發生的歷史邏輯及啟示進行探究。
一、中美乒乓外交發生的歷史邏輯
(一)國家利益需求
中美乒乓外交的發生看似非常偶然,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中美乒乓外交的發生是必然的,國家利益需求是乒乓外交發生的決定性因素[2]。中美兩國在二戰結束后進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敵對時期。但在60年代之后,兩國開始互相需要。對中國來說,與蘇聯關系的破裂使中國外交陷入了“兩只拳頭打人”的被動境地,而國內正值“文革”浩劫,國家的內政經濟都面臨危機,整體上陷入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對美國來說,60年代中后期對越南的直接參戰造成了其經濟慘重損失和國內的社會動蕩,使其在冷戰中變為守勢一方。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美兩國關系破冰成為兩國改善本國外交形勢以推動發展的共同需求。以此可以看出,乒乓球外交發生的原因離不開國家利益需求的推動。
(二)領導人決策
在中美長期交惡、冷戰白熱化、階級矛盾尖銳的70年代初,打開國門、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無疑需要極強的魄力與戰略頭腦。以乒乓球世錦賽為契機,在多數人認為時機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以國家利益為重,經過深思熟慮,毅然作出了這一歷史性決策。可以說,沒有兩位領導人的決策,“乒乓外交”或類似事件的發生與中美關系的解凍必將被推遲。
(三)體育事業舉國體制與強大乒乓球實力
作為“文革”以來我國參加的第一次世界體育比賽,1971年世乒賽成為促成乒乓外交與中美破冰的重要契機。中國乒乓球隊不僅在賽事中大放異彩奪得冠軍,還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這一切與我國在體育事業上實行的“舉國體制”以及在這一體制下作為“國球”的中國乒乓球的強大實力有著密切聯系。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運動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得到開展。在舉國體制培養下,中國乒乓球迅速取得了輝煌戰績。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新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強大的實力使中國乒乓球隊在世乒賽上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和認可,也為其與美國乒乓球隊的交流創造了條件。乒乓球事業的強盛,在某種程度上助推了中美關系的緩和。
二、中美乒乓外交發生對中國發展的啟示
(一)構建了多元化的外交關系發展模式
乒乓外交的發生處于特殊背景時代,在我國是一個典型的體育外交帶動國家政府外交的案例。中美兩國元首的會晤不僅僅涉及體育文化,同時還包括其他領域,通過體育外交擴大了合作范圍,這不僅促進兩國的發展,同時推動兩國關系建立。例如,在2015年,我國主席習近平與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全球性議題合作及兩國人文關系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在2017年4月份,習近平主席赴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展中美元首會晤,中美雙方在會晤過程中達成多方面重要共識,并且同意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大發展。這對于兩國發展與關系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美兩國,無論在政治方面還是其他領域都有國家利益需求,在發生過程中會產生意見分歧、矛盾等問題,這時就需要通過元首會晤解決問題,避免出現大國悲劇[2]。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元首之間的會晤是推動國家發展與進步的重要環節,因此應重視元首會晤。
(二)加強國家間的人文交流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美兩國的外交情況并不理想,比較封閉,而中美乒乓外交的發生促進了中美兩國聯系。隨著時代發展,兩國之間的外交情況由最初的體育外交到如今多個領域,尤其是兩國之間學生交流互換學習的情況非常理想,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第一、第二大留學生來源國。由于兩國之間人文外交情況較好,在2015年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的過程中,對人文交流的長久發展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萬強計劃和中美大學智庫論壇。高素質人才培養,有利于中美關系中人文交流的深化和發展,通過人文交流,可以對彼此文化進行深入理解,引導輿論發展導向,消除錯誤認識,為中美關系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順應時代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已經進入到新媒體時代,與乒乓外交時代不同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新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中國媒體需要利用新媒體平臺,適應時代發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推動國家發展與進步。在國際信息傳播中,新媒體具有短小、實時的優勢,在堅持新聞真實的原則下,對民眾進行新聞傳播,讓群眾了解事實真相。
自改革以來,我國在各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國家經濟、文化、科技都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但是,國際輿論對中國形象影響十分巨大,對中國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我國人民需要以平和心態面對問題,合理利用新媒體,為我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進而提高綜合國力,提高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外交歷史中,乒乓外交的發生,對我國發展來講,不僅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為我國發展打開了新的世界,使我國通過外交逐漸提升自我,得到廣大發展。在國家利益需求的背景下,國家領導人的英明決策及我國乒乓強國的形象都成為乒乓外交發生的歷史邏輯。同時,乒乓外交的發生對我國發展也起到了一些作用,如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元首之間會晤,加強人文交流,提高人文素質,順應時代發展,利用新媒體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以此促進國家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崔玲君,艾萍.“乒乓外交”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作用及啟示[J].傳承,2016,(06):28-29.
[2]徐君偉,馬艷輝,孫荑茜,等.論中美乒乓外交發生的歷史邏輯及現實啟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52-57+128.
(作者簡介:陳銘希,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