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穎
耐心地看完了《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我的思緒又一次被拉回到10年前自己的高中生涯。總覺得應該寫點什么,是寫給自己?寫給父母?寫給兄妹?寫給同窗?寫給在那個騷動的年紀暗戀過的女孩?我至今還在糾結,卻不知不覺地拿起了手中的拙筆……
10年前,那是一個困難的日子,我讀高中,在那些三九寒天沒有暖氣的歲月里,偷偷看著同桌借來的小說《平凡的世界》,為他們的情感、命運、遭遇,時而欣喜寬慰,時而心潮澎湃,時而心情凝重,時而淚如泉涌。我的高中生涯,出奇地類同小說中的主人公孫少平,這讓我在那段歲月里,類同少平一樣地接受著命運,更像少平一樣時時刻刻用生命在捍衛自己貧窮而又敏感的自尊心。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來自甘肅一個荒蕪而貧瘠的小山村,我們那里的山很大,大得讓人有些驚悚。驚悚的是生活在這里的人都被這一座座大山擋住了,一輩子走不出去,世代臉朝黃土,背朝天,卻還依舊過著讓人心碎的窮苦日子。那時的人窮得可憐,窮怕了就把所剩無幾的希望全部寄托給了自己的兒女。我的家中有三姊妹,兩個姐姐。大姐因為家庭貧困,小學還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幫忙父母種地了。我二姐眼看著家里的困境,爸媽的艱辛,父親一次次的“暗示”,初二就含著眼淚輟學了。我深深地知道,我占了老家“重男輕女”老思想的好處,有了一直上學的機會。
或許是為了感謝父母給我上學的機會,或許是為了感激二姐的“大義”,“刻苦努力、天道酬勤”成了我的座右銘。
高中的生活遠沒有我想象的那么浪漫,隆重。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們班一個女孩在講臺上大喊我的名字,我恐懼地站了起來,感嘆這個女孩的膽大和放肆,她卻朝我走了過來,問我是不是大原村的?是不是誰家的兒子?我尷尬地回答了她。她告訴我,她是我們村很早些年前一個干部的女兒,他們家現在搬到了城里。她大聲喊著,我們太有緣分了,那么多班級我們倆竟然分到了一個班,她還邀請我中午就到他們家去吃飯,說她媽媽做了好飯在等我。頓時,我不知所措,感覺臉紅得快要爆炸了,吞吞吐吐地嘣出一個個“恩恩昂昂”的字眼。那一刻,全班同學都瘋狂地大笑著,是笑一個女孩認識了我?還是什么?我來不及多想。只是覺得這種巧合是多么地不合時宜,要是我沒有分到這個班該多好,不認識她多好。
我擔心的中午時間在一聲清脆的下課鈴聲之后,坦然來臨。我忐忑不安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懵懂之中她拉著我走出了教室。她上學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這玩意太新奇。上初中的時候,爸媽花“巨資”給我買了一輛“飛鴿”牌自行車,只是她的更小,我不敢騎,最后,還是她帶著我回了她家,一路上,我都低著頭,生怕被人看見。
過了一會,我們就到了她家小區的院子,說實在的,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踏進樓房,當然是除了學校的教學樓以外,她家在三樓,我小心翼翼地踮著腳上一層層樓梯,生怕弄出點聲響。給我們開門的是她媽媽,她媽媽熱情地問候著我,叫我換上拖鞋。天哪!我的襪子是破的,腳又臭,我遲疑著,她媽媽好像無意中看出了我的為難,就給我讓座,我感謝她媽媽給我的理解。我紅著臉學著城里人叫了一聲“阿姨”,瞬時我覺得我喊的那倆字是那么地別扭,那么地難聽,都恨不得扇自己兩記耳光。阿姨很快就將提前做好的飯菜端了上來,還說給我殺了幾只鴿子,讓我多吃點肉。我害羞地拿起來筷子,頓時想起叔叔不在,就問叔叔呢?阿姨告訴我今天出差了,要過幾天才能回來。“哦,謝天謝地,叔叔不在我會少些尷尬和不安。”我心里念叨著,卻又恨自己為什么這樣想,就只為讓自己少些不安嗎?我閃電般地從盤子里抓了一個饅頭,細嚼慢咽,生怕吃出什么異響。阿姨不斷地給我碗里夾肉,一直叮囑著讓多吃些……
以后的日子里,阿姨也經常叫我到家里去坐坐,但我都以學習忙,不好意思地推脫了。直到后來我高中畢業來到新疆前,在街上匆匆見了阿姨她們一面,就算作是告別的儀式吧。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卻依舊對那段艱苦的日子難以忘懷。或許,正因為那段日子的艱辛,才讓人難以忘卻。或許,正因為那段歲月的清純,才使人久久留戀。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我和她,平凡的高中生活,平凡的一切,都令人無法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