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法就是在解決糾紛時,要從不同的立場、角度、高度、層次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種調解方法。通過該方法做到考慮周全,使問題解決徹底,不留后遺癥。換位思考法一般針對剛愎自用、固執己見、愛爭強好勝的糾紛當事人而使用。
換位思考法主要適用于兩個方面:一是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要站在勞資雙方當事人的立場和角度,尋找全面解決糾紛的適當方法。二是勞資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
1.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在調解勞動糾紛時站在當事人雙方的立場和角度進行調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勞動爭議調解員在進行調解時,只有勞資爭議從雙方的立場和角度來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及想法。這樣才能知道怎樣去進行調解,不至于在調解時引起當事人的對抗。只有站在勞資雙方的立場和角度與當事人進行真誠交流,讓當事人感覺到調解員是從當事人的利益出發,這樣他們才會信任調解員,從而消除對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抗拒心理。調解才能取得成功。
勞動爭議調解員采用換位思考法進行調解,也可體現在調解協議的達成過程中,即在提出調解方案或引導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時,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思考矛盾產生的原因、解決問題的關鍵和當事人所能接受的向對方讓步的底線,從而提出當事人都能接受的調解方案,或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2.當事人之間的換位思考。勞動爭議調解員在調解勞動爭議糾紛時,除了自己站在當事人雙方的立場和角度進行調解外,還要引導、啟發當事人之間進行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調解順利進行。作為勞動爭議糾紛的當事人,一般都都想在糾紛中獲得最大利益。因此,在糾紛調解過程中都只為自己著想,互不相讓,這樣就容易造成矛盾激化,不利于糾紛解決。但是,如果勞動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在考慮自己得失的同時,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利益著想、體會對方的感受,以真誠換取真誠,以信任換取信任,就會為當事人營造相互融通的心理氛圍。便于糾紛的調解。這正如俗話所說的“要想公道,打個顛倒”。
勞動爭議調解員在采用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的方法進行調解時,一方面要求當事人從公正客觀的角度出發考慮糾紛的具體情況,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要給當事人描述對方的處境,講述當事人所不了解的對方的苦衷,并通過類似“如果你是對方,會怎么辦”或“如果你是對方,會怎么樣”或“如果你的親屬是對方,會怎么樣”的假設性問題引導當事人思考對方的立場、感受和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勞動爭議調解員引導、啟發當事人相互之間進行換位思考,并不是直接告訴當事人對方的想法及感受,而應當是通過告知對方的處境等背景資料和不斷提出適當的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使他自己體會對方的感受,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主動的思考可以減少由于當事人對調解員的抗拒或不信任可能對調解造成的消極影響。
勞動爭議調解員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要給當事人灌輸凡事都要全面看問題的觀點,告訴當事人面對糾紛既要考慮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又要考慮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只有雙方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對方的利益,才會感覺到對方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換位思考,實質上是促使雙方相互理解,消除對抗情緒,從而達成和解的有效途徑。
抓住關鍵人物法就是針對群體勞動爭議案件中抓住糾紛勞資糾紛當事人中起關鍵作用的人物,首先對其進行說服、勸解,讓其接受某一調解結果,從而帶動其他當事人接受調解結果的方法。
在某些群體性的糾紛中,某些當事人往往并不對糾紛的性質、事態產生多大影響,他們往往是追隨著某些當事人,聽從或者參考這些當事人的意見。因此,在調解時只要集中力量,突破這些“關鍵”當事人的防線,那么整個糾紛也就容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