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欣臣
在兵團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全總的指導支持下,兵團工會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疆工作總目標、維穩戍邊職責使命,為促進兵團改革發展和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兵團黨委站在夯實維穩戍邊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的高度,思想上重視、領導上加強、制度上保證、工作上支持,把工會工作納入兵團工作整體格局研究、部署與推進。在全總的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工會黨組領導核心作用,團結組織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兵團各級工會著力團結動員職工群眾推進兵團深化改革和工會改革,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奔小康,發揮“大學校”作用加強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幫扶困難職工保障民生,服務中心和大局、服務基層和職工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成為團結帶領百萬職工促進兵團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8年9月7日,兵團現有建檔困難職工16714戶,90%是農牧團場一線職工,其中:低保戶3033戶,應保未保戶241戶,低保邊緣戶7481戶,意外致困戶5959戶。致困原因主要是自然災害、大病無自救能力、子女上學負擔重;調整產業結構下崗、轉崗和待崗等。
幾年來,兵團工會始終把全力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作為維護兵團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構建和諧兵團的重要抓手。在兵團黨委的正確領導和行政的重視支持下,依靠全國總工會、自治區總工會的精心指導和傾力幫助,盡職盡責推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傾情竭力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不斷促進了工會幫扶工作創新發展。主要做法:
兵團工會黨組高度重視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多次主動向兵團黨委匯報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積極爭取黨委重視和支持。2016年12月27日原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宋浩參加兵團工會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2017年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月22日和2月23日兵團黨委副書記、副政委孔星隆先后三次對兵團工會送溫暖慰問困難職工作出批示,尤其對全國總工會按照省級待遇撥付兵團中央專項幫扶資金一事進行圈注。
一是成立并及時調整工會解困脫困工作領導小組,由工會主要領導任組長,各部室為成員單位,為工會開展解困脫困工作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制定工作要點和考核辦法,做到年初有計劃、重點抓落實、年終有成效。二是落實主體責任,確定工會系統精準幫扶工作目標,理出責任清單,工會主要領導作為精準幫扶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困難職工精準幫扶工作負總責,具體幫扶業務人員對幫扶程序和全國工會幫扶管理系統動態管理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及時性負責,做到困難職工有結對幫扶聯系人。
為推動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兵團工會先后出臺《關于印發〈兵團工會困難職工管理暫行辦法〉和〈兵團工會困難職工幫扶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新兵工發〔2016〕46號)、《兵團工會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細則》(新兵工發〔2016〕48號)、《關于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建檔立卡工作的通知》(新兵工傳〔2016〕40號)和《關于做好困難職工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并及時將全總的相關制度文件轉發至各單位,通過建章立制,加強幫扶資金專項檢查,規范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不斷推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
根據《兵團工會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細則》,兵團工會按照底數清、思路清、問題清和目標任務清的四清標準,指導各級工會做好解困脫困工作,要求做到情況明、數字準、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一是精準識別,嚴把建檔關。各級工會按照困難職工界定標準,逐一走訪已建檔困難職工家庭,全面了解困難職工生產生活狀況,準確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和意愿訴求,對于不符合建檔標準的檔案及時進行撤檔,做到動態監測、有進有出。二是精準責任,強化擔當。實施兵團工會“千戶扶貧解困工程”,按照《關于進一步推進兵團工會結對服務職工工作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精神,建立工會干部、勞動模范、致富帶頭人和創業示范戶與困難職工的結對聯系幫扶機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脫鉤以后再輪換,實現建檔困難職工“無遺漏”。三是精準措施,堅持靶向發力。各級工會在全面摸底、精準識別的基礎上,找準困難職工面臨的共性問題和個體困難,切實了解和掌握困難職工的實際狀況和期盼,量身定制幫扶措施,實施“精準滴灌”,防止走“大水漫灌”的老路。
一是創業驅動,提升解困脫困內在動力。兵團工會積極爭取兵團黨政重視支持,爭取行政補助資金1350萬元,自籌150萬元,積極開展列入兵團黨委“十件實事”之一的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對兵團級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實行貸款貼息優惠政策,要求項目必須吸納困難職工就業、必須引導困難職工創業、必須幫助困難職工脫貧增收。認真組織開展“工會就業創業援助月”“技能培訓促就業行動”“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重點關注有就業創業意愿的困難職工,2017年累計培訓困難職工一萬余人次。二是結對互動,激發解困脫困實現活力。借助全兵團200多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平臺,全面推行困難職工檔案動態管理,舉辦幫扶工作培訓班,確保及時將困難職工檔案錄入幫扶系統軟件,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活幫扶、大病救助、法律援助、捐資助學、創業指導、技能培訓、心理疏導等服務。通過入股分紅、勞務創收、能人牽頭、大戶帶動等形式,解決困難職工就業增收難題,幫助困難職工實現解困脫困。積極開展“四掛鉤、一結對”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堅持不脫困不脫鉤,2017年,各級工會干部掛鉤結對3000多戶困難職工家庭。三是溫暖帶動,鼓舞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信心。各級工會扎實開展送溫暖活動,積極籌措幫扶資金,堅持在每年的元旦、春節、古爾邦節期間,開展集中送溫暖慰問活動,深入基層一線,深入職工家中,聽取職工心聲,了解職工疾苦,幫助解決困難,力求達到“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2018年兵團各級工會共籌集送溫暖資金2412.2922萬元;走訪慰問困難家庭19542戶,困難職工18389戶,慰問困難農民工912人,慰問困難勞模241戶,走訪企業409家,慰問一線職工35173人。四是援疆推動,助力解困脫困再上臺階。第二次全國工會對口援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在全總的特殊關愛和悉心指導下,各援助兵團省市工會在民生、文化、人才和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了兵團及13個師工會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2017年,各援疆省市工會共46批次295人次到兵團實地考察、對接工作,累計慰問2171戶困難職工家庭;全總送教到兵團和各援疆省市工會援助兵團開展文化宣傳活動29場次,參與職工群眾4萬余人次;為兵團舉辦各類培訓班28期,培訓工會干部及職工1500余人次。五是工作聯動,兜起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最后防線。在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中逐步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加強與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推進“四個一批”措施,通過兵團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加強工會解困脫困與社會救助制度的有效銜接,努力推動符合低保條件的納入低保范圍;提供工會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政策,寫進即將印發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惠民政策明白冊》(2018年版)。六是宣傳發動,營造解困脫困良好氛圍。各級工會積極開展致富典型事跡宣講會、手工藝品展覽評比和麥西來甫舞會,培養各族職工“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勇氣和志氣,不斷提升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內在動力。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培訓職能,廣泛開展致富脫貧促增收事跡報告會、表彰會等活動,引導和教育困難職工不氣餒,不失志,鼓起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兵團工會在《工人日報》《兵團日報》等報刊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在《兵團工運》開辟職工自主創業欄目,編輯出版《職工自主創業多元增收——百家致富路》,大力營造增收脫困的濃郁氛圍。
通過系列解困脫困措施,兵團困難職工群眾困難得到有效緩解,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各級黨政的關心關懷,凝聚著全國總工會的特殊關愛,凝聚著各級工會干部的熱忱奉獻,充分體現了工會大家庭的無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