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欣
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導和團結廣大職工群眾為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共同奮斗的基本途徑和強大動力。工會干部工作生活在職工群眾當中,能第一時間最直接了解和掌握職工群眾思想狀況,對職工群眾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工會干部要認真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帶來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內容。
黨中央從全局出發提出各項工作的方針政策,是治國、理政、為人民服務的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南,也是衡量我們工作正確與否的準則。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主要體現在對黨的方針、政策、工會工作業務的掌握和應用程度上。所以工會干部都要經常認真加強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和工會工作業務的學習,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同時帶領廣大職工群眾深入學習加深理解,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做到時時、處處、事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與習近平總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當前,社會生活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成份、生活方式多樣化,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性等特點。做好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正確的認識社會發展階段、總體環境以及人們思想認識的特點和需求,做到知已知彼、有的放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的價值觀越是多樣化,越需要一種主流的價值觀來引領社會的前進方向,越需要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來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為此,工會干部應當堅守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使命,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教育職工群眾、凝聚職工群眾,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工會干部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首先要身體力行,讓職工群眾看到工會干部在把所宣傳的東西逐步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才能真正相信、配合,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獲得說服力的本源。
工會干部的素質是履行職責的內在保證,是發揮工會作用、實現工會目標的決定因素,而學習能力是對工會干部的基本要求。在我國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關鍵歷史時期,工會干部必須持續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把經濟、法律、企業管理等方面知識運用于實踐,努力成為學習型、知識型、實干型相統一的工會干部,惟有如比我們才能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實現發展的目標。
工會干部要帶頭學習,自覺學習,制定自我學習計劃,規定自我學習的主要內容,努力用新的知識去充實和武裝自己,在自學中要有意識引導職工群眾建立網上學習平臺,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才能更好地履行維權職責,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親和力。
緊密結合單位實際,科學整合既有的教育培訓資源,堅持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要發揮傳統教育培訓基地的作用,定期邀請專家、學者舉辦各種素質、能力、技能培訓班,讓大家增長見識、拓展思路,提高工會干部綜合素質。
創新是學習思考的實踐升華和價值體現,也是促成各項工作不斷發展的動力所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才能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作為一個工會干部,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增強工會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創新能力首先來自創造性思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工會干部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規,以改革創新引領工會工作,在平時工作當中要全面的樹立起創新觀念,強化服務思想及服務能力。在現實工作中要敢于責任擔當、勇于直面問題,按照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用全新的發展思想來對企業的發展作出科學的指導。日常工作當中,需要找出全新的解決方法,促使企業得到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工會干部要著眼于滿足職工群眾的需求,改進活動方式、難易綜合促使工會組織的多種活動能夠逐漸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如在部門與部門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最大限度的激勵廣大職工群眾工作的積極能動性,創造濃厚的和諧氣氛。或在廣大干部職工中實施建設“職工之家”等活動,大范圍宣傳“大家與小家”的責任和關系,以促使職工群眾愛崗敬業、勇于創新、以企業為家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為企業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與創造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工會工作的法制化特征日益明顯,提高工會干部的法律素質,提高依法維權工作能力,成為工會干部能否履行好基本職責的關鍵。新時代工會干部應具備以下三項法律素質。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工會干部必須把工作理念、行為方式轉移到依法治會、依法維權的軌道上來。在思想上,要具有法律敏銳性,立足于依法維權的意識,學會善于運用法律觀點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在實踐中,能夠及時、準確、科學、合理的提出涉及職工權益的維權動議,善于運用法律知識指導實際工作。
工會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就必須廣泛學習法律知識,包括一般法律知識和工會方面的法律知識,重點是《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處理條例》《最低工資標準》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等配套法規。才能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得心應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對工會干部的法律法規培訓,要積極培養和造就一支專、兼相結合的工會法律專業人才隊伍,可以采用培養、引進、支持或者從社會上聘用法律顧問等辦法,盡快建立起一支工會法律專業人才隊伍。
提高工會干部依法維權的能力,善要用協商談判維護職工群眾整體的合法利益;幫助職工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督促企業執行勞動合同。工會干部要協助并督促企業行政認真執行各項基本勞動標準,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有效地檢查督促企業勞動標準的執行情況,當企業違反基本勞動標準而侵犯職工合法權益時,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做到有理有據。
工會干部的工作核心就是增強群眾關系,貫徹群眾路線,工會干部必須有公仆意識、大局意識,要有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經常傾聽群眾呼聲,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工會干部要有努力勤奮、無私奉獻的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恪盡職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動力,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真抓實干的表率、廉潔勤政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