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師工會
人們永遠尊重有責任心的人,而一個人最有魅力的時刻,莫過于他承擔責任的那一瞬間。殷軍,一個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漢子,在妻子患尿毒癥10余年中,不離棄、不放棄,用愛、用責任創造著妻子的生命奇跡……
十七八歲,殷軍和妻子葉培紅就是一對相好的戀人,21歲那年,倆人一同去了安徽上成人大學,兩年畢業后倆人同時分配到十師一八二團中學工作。1992年,正值風華年齡的他們終于如愿結成連理。1993年隨著女兒殷悅的出生給家里增添了無窮的幸福和歡樂。1997年同時調入一八八團中學。2002年初他們在北屯按揭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樓房。經濟的不斷好轉,他們憧憬著美好生活的未來。也就是在那年年底妻子葉培紅和同事一同檢查身體,初診為尿毒癥,急需換腎時,殷軍徹底傻眼了。妻子百靈鳥一樣的歌聲,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婀娜多姿的舞蹈身材,剎那間回蕩在殷軍的腦海中,“不放棄,再苦也要治好妻子的病……”丈夫的一份沉甸甸責任重重地壓在了殷軍的肩頭。殷軍微笑著把真相告訴了妻子,瞬間,妻子無聲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沒事,你還年輕,現在醫療技術那么先進,你要堅強,有我在,你別怕。”一臉堅毅表情的殷軍,用堅定的語氣安慰著自己的妻子。“這么昂貴的手術費,我還是別治了,從哪弄這么多錢啊!”帶著哭腔的妻子要主動放棄治療。“不行,我不會放棄,孩子那么小,她需要你,我也離不開你。”
為了籌集妻子換腎的12萬元昂貴的手術費,在團領導大力支持下,在他們夫妻倆先后工作的一八二團、一八八團都開展了向“葉培紅老師捐款獻愛心”活動,當時的他也準備把剛按揭的房子買掉,但考慮到醫生的囑咐,在樓房的溫度差異不大,有助于患者養病。他還是放棄了賣房的念頭。“愛心捐款”、準備裝修的房款、加上親戚朋友的資助,籌齊了妻子的手術費。讓妻子順利完成了換腎手術。
在換腎以后的日子里,殷軍用自己的這份責任和愛,為妻子的生命創造著神話般的奇跡。3600多個日日夜夜,10余年的時間,殷軍對妻子無微不至地照顧,不僅奇跡般地延續了妻子的生命,也讓整個家庭恢復了往日的幸福和歡樂。10余年中,為了讓術后的妻子合理養身,防止體內腎源的排異,殷軍像護士一樣精心記錄著妻子吃藥的時間,準時準點地會為妻子送上藥品。殷軍始終認為科學的膳食、合理的調養會讓妻子減少病痛,10年如一日,他每天下班回家不顧勞累,看著食譜想方設法為妻子做合口營養的飯菜,因為考慮到妻子是特殊的病號,在飲食上要求低鹽、優質蛋白,又要照顧著女兒的口味,他每餐為妻子做特殊的飯菜。
自從妻子生病后,殷軍夫妻兩人的工資70%都花在藥費上。為了讓妻子得到更好的治療,他節衣縮食,一套變了色的西裝只有在重要的場合才穿,一雙鞋子縫了補,補了縫。就連上班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六公里的路程他都會騎單車去上班。大家都說殷軍是出了名的會過,每逢此時,黑黝黝的殷軍總是憨厚地說:“騎車上班鍛煉身體”。10余年照顧患尿毒癥的妻子,殷軍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腎病專家”。腎病的早期癥狀,腎病綜合病理指標,腎病的飲食、每天的血壓測量等等,妻子一旦出現不良的預兆,他立馬會督促妻子去醫院接受治療。10年前,曾經和妻子一起動手術的病友們,先后因病情突變惡化離開人世。而患病的妻子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妻子一度與病魔抗爭,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10年中不但與他風雨同舟上班,也共同見證了孩子在溫暖家庭中的健康成長。女兒在父母堅強樂觀的引導下,也成長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陽光女孩”。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她總是班里的文藝骨干。愛唱、愛跳、愛生活的她繼承了父母的文藝天賦,也耳濡目染了父母的真愛與勇氣。
“責任重于泰山”這是殷軍的座右銘。在妻子患病的10年當中,他用責任抒寫著生命的奇跡,他用責任抒寫著對工作的執著,他用責任回饋著對社會的關愛。現如今,殷軍仍然倔強地用愛的責任和死神爭奪著愛人。10年的生死相依,一輩子的不離不棄,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殷軍會用這份愛的責任譜寫出平凡而偉大的生命之歌。
殷軍家庭的事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傳遞了社會正能量。他的家庭連續幾年被團評為和諧小康家庭,2015年還被評為十師和諧小康家庭,十師“最美家庭”等,殷軍本人也被評為團級先進工作者、師級“好丈夫”稱號、感動十師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