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玉瓊
在一師庫車青松水泥分公司生產一線,總能看到一個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經常帶領員工忙忙碌碌,爬高爬低的人,他就是被青松譽為創新創效“大能人”的張海巖。多年來,他致力于水泥質量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無論荊棘羈絆,還是風吹雨打,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青松夢。
面對激烈的水泥市場競爭,開發油井水泥是庫車水泥分公司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一無經驗、二無技術、三無設施的情況下,張海巖主動向本部水泥廠技術人員虛心請教,詳細了解油井水泥所需原燃料、工藝技術等知識。同時,他積極籌備油井水泥試驗,申報檢驗設備、培養檢測人員。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4月9日,公司首批散裝55噸青松牌G級油井水泥首次進入了塔里木油田鉆井公司項目,從而打破了新疆庫車縣生產、銷售油井水泥零的紀錄,2015年5月順利出口土庫曼斯坦,在國內外都具有良好的市場聲譽。截至今年3月底,在他的帶動及全公司人員共同努力下,累計出廠油井水泥10多萬噸,創造利潤5000多萬元。讓公司在庫車特種水泥市場上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在水泥企業的嚴冬期,提倡節能增效尤為重要。張海巖推行節儉的做法:一是優化生產工藝措施提質降耗。大膽使用新疆沙漠廣泛分布的風積沙配料,降低了原料破碎電耗,提高了磨機臺產;使用工業脫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磨制水泥,將有效降低水泥直接材料的消耗成本。二是優化生產工藝控制節本降耗。在預分解窯熟料煅燒過程中,采用提高窯前溫度,控制后燃現象的操作方法,提高窯頭、分解爐煤粉燃燒率,降低了熟料煅燒中的煤、電能耗。2012年9月6日,公司順利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節能監察總隊專家組的能效對標達標驗收,能效對標達標綜合考核分106.33分,榮獲2015年度中國大型水泥集團環保標桿企業。
張海巖是一個特別愛琢磨、特別肯鉆研的人。對待發現的問題,他有一種不除問題誓不罷休的勁頭。2016年7月,張海巖在看物理化驗時發現,提高熟料28天強度可節約生產成本,為此他及時把提高熟料28天強度作為深鉆細研攻關難題,將購進爐渣、礦渣、鋼渣、粉煤灰及廢磚等作為混合材摻入水泥粉磨工序,多種類混合材的使用比可達30%,既減少了熟料用量,又降低了磨機電耗。在他的努力下,水泥中熟料配比每下降1%就可節約成本1.36元/噸,當年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約費用95.2萬元。幾年來,張海巖先后參與大大小小的技術革新50多次,提出各類合理化建議40多條,帶領化驗室榮獲全國建材行業質量管理活動優秀成果發布三等獎,榮獲自治區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二等,榮獲兵團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三等。
2017年4月,身為公司副部長的張海巖,再次被公司放在“將”的棋盤上,任庫車青松水泥分公司品質部部長,負責水泥的質量工作。他視產品的質量為生命,堅持“把好兩扇門,管好兩條線”,從原料入廠到過程控制、水泥出廠各工序及入庫、出庫、發運等環節強化監督檢查,對重點合同進行一條龍的質量跟蹤和控制,把嚴格操作和嚴格檢查當作產品質量的雙重防線。
正是張海巖在品質部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樹立了“以品牌戰略為核心,全力打造青松品牌”的理念,才使“青松”牌水泥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的認證。
人們常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而張海巖卻不這么認為。當有員工向他請教問題時,他對員工都言傳身教,毫不保留。技術員小呂深有感觸,“張部長對自己的絕活、絕技、訣竅等技術及經驗從不藏著掖著,全部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大家,深怕大家學不精、學不透?!彼€通過與廠家聯系、外出實踐學,與中石化等單位合作、結對交流學習,開展勞動競賽、崗位練兵學等多種形式,為員工“充電、加油”。先后共培養出分析化驗、物理檢測、油井水泥檢測等各類技術人才近30多名,有10多名員工還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為油井檢驗組培養了一批急需的技術人才。
“創新之始源于常有所疑,創新之終在于勇于破疑?!倍嗄陙韽埡r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傾注到了創新創效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了當代青松人的優美贊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