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茜 李秀春 康平 饒勇 莊俊華
寧蒗彝族自治縣新營盤鄉藥草坪村委會余家坪村小組村民楊金權足不出村,就把兩件土特產通過快遞寄給了遠在江蘇打工的弟弟。
“去年5月,村里建起了電子商務村級服務點,我們寄包裹再也不用跑到縣城去寄了,既省時又省錢,真是太方便了。”楊金權喜笑顏開地說。
楊金權口中的電子商務村級服務點是云南云商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寧蒗分公司為打通物流進村“最后一公里”而建設的。
“去年1月,公司開始承接寧蒗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云商匯寧蒗分公司負責人唐德龍說,經過走訪調研,公司決定以“3個新”構建寧蒗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即,搭建一個區域電商生態新平臺、啟用新能源汽車進行物流配送、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新渠道。
截至目前,公司已開通了寧蒗農村電子商務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租用了350平方米的倉庫作為縣級物流中轉站,同時,整合了郵政、中通、圓通、順豐等主流快遞企業和鄉村客運等閑散物流資源進行配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配備了13輛新能源汽車進行物流配送。
“通過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代收代發快遞呈現增長趨勢。原來每天只有20多單,現在每天有近200單?!碧频慢埿牢康卣f,目前,投資1億元、占地80畝的寧蒗電子商務物流園一期工程也正在有序推進,預計今年8月將建成運營,屆時將能更好地促進寧蒗農村電商的多元化發展。
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新渠道的關鍵是人,這是云商匯寧蒗分公司的共識。為此,公司與云南大學、云商匯網絡科技公司、云南電商協會合作,針對電商企業的不同需求,組織開展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培訓。全縣已完成培訓人員762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76.2%;崗位能力持證培訓人員503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
目前,寧蒗分公司已搭建1個自主產品追溯平臺,兩個農產品追溯基地。此外,結合“滬滇合作”項目平臺,公司還在“上海環球港云品中心”建設了線下體驗區,依托云品中心信息平臺向全國各地農特產品采購商推薦寧蒗產品。
立夏剛過,幾場透雨的光顧,讓南華縣野生菌交易市場開始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段。
還不到午飯時間,家住龍川鎮下民村的周發仙收來的幾籮筐牛肝菌已差不多售罄?!敖衲暧晁畞淼迷?、又充足,滿山的菌子瘋長,生意確實不錯。”數著手里的百元大鈔,她喜上眉梢。在她身后的桌子旁,老公正端坐電腦前仔細地清點一摞快遞發貨單,“我們的網店生意也不錯,這些是近兩天接到的訂單?!?/p>
開業7年來,周發仙經營的海源野生菌土特產店主要銷售各種鮮菌和菌干,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現在菌子季才剛開始,實體店加網店每天的銷售額就不低過1000元。相信隨著逐漸進入豐產時段,收入還會翻番,可比在家務農賺錢多了?!?/p>
在南華縣,像周發仙這樣靠野生菌發家致富的農民數不勝數,而像她這樣同時還將觸角伸向互聯網的商戶,同樣不在少數。一朵小小的野生菌,正通過線下線上兩條渠道,迅速成長為當地“幸福指數”最高的大產業。
境內有野生食用菌290余種,占全國總數三成、云南四成;世界四大名菌——松茸、牛肝菌、塊菌、雞油菌都有分布;野生菌資源年蘊藏儲量達1萬多噸……為解決“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的難題,更好地將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好“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之鄉”、“中國野生菌美食縣”三張牌,南華縣一直高度重視拓展新的推廣營銷渠道,而擁有“無限可能”的互聯網快車恰好就是實現這一構想的絕佳載體。
從2015年起,南華積極搶抓被列為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寶貴機遇,迅速推動電子商務與野生菌產業的融合發展——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集線下展示、人員培訓、電商孵化、物流分撥等9大功能區于一體的南華縣電子商務廣場;建成1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0個鄉鎮級電商服務站,105個村級電商服務點。
光有電商服務平臺還不夠,為真正打通野生菌出山的“最后一公里”,南華縣還著力打破物流瓶頸,建成物流分撥和配送中心各一個,鄉鎮村級配送站點110個,開通縣到鄉物流配送線路3條,配備各種物流配送車輛118輛,行政村覆蓋率達80.5%。
僅去年,全縣配送上下行快遞就超過10000件,就算距縣城最遠的兔街鎮,農產品也能在24小時內送達縣城。野生菌上市時,貨品只需13個小時即可抵達上海,12小時到達深圳。
統計顯示,2017年南華縣電商網絡交易額為1.21億元,其中“互聯網+野生菌”營銷模式占據了一半,達6000多萬元。
目前,隨著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云南分中心野生菌大數據中心正式落戶南華,當地已開始建設打造“南華野生菌小鎮”。該項目是《云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公布的全省一流小鎮,規劃總投資27.11億元,核心區主要建設松露科技產業園、中國野生菌產業化研發基地和松露社區、酒店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稅收6794萬元,新增就業4700人。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電影《五朵金花》中“阿鵬”的家鄉劍川縣,欣喜發現這里正在悄然興起電商熱。
“包裹很多,有些是從城市‘飛進來’,有些是從村里‘飛出去’,如今我們村民足不出村,一樁樁生意就在電腦前成交了?!苯鹑A鎮三河村電商服務站負責人段紅生,忙碌地在電腦前錄入村民發出的物品。貨架上,陳列著當地土特產。屏幕上滾動播放著線上商品。他高興地說:“我身體有殘疾做不了重體力活,做電商服務既方便了500多戶村民,又讓我每月增加收入約2000元。”
“我們的服務除了接、發快遞外,還通過電商推出本地特色產品?!钡槟湘傠娚谭照竟ぷ魅藛T施樹君介紹,劍川的餌絲、地參、豌豆粉、紅馬鈴薯、繡花鞋等,在省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通過培育品牌與質量體系建設,劍川木雕、黑陶、馬鈴薯、蘋果、蠶豆、蕓豆、核桃、藍莓、季差蔬菜等產品可做到追根溯源,保證質量。
目前,劍川在全縣8個鄉鎮、88個行政村和人口較多的自然村,建立了108個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服務站配套有網上支付、充值、交費、訂貨等便民服務系統,具備聯網收銀、數據歸集、訂貨、代購、代銷、產品發布等服務功能。
在劍川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忙著為客戶辦理業務。門口有一排貨車整裝待發?!拔沂桥茑l鎮客運的,經常來電商服務中心拉快遞物品,在方便鄉親的同時我也增加了收入?!倍嗄暝诳h城至彌沙交通線開客車的駕駛員李燦華介紹,劍川縣電商服務中心有仁和商貿、怡樺電器、郵政公司、農資公司的31輛車提供物流配送,安裝GPS管理系統,實時定位管理。為了解決包裹到村“最后一公里”難題,縣電商服務中心還整合了城鄉公交車等第三方物流,既降低了縣域內的物流成本,又實現了縣域物流全覆蓋。
新興的電子商務,讓劍川縣大山深處的村民開闊了眼界,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甜頭”。羊岑鄉楊家村村民李鳳華高興地說,他去年首次把山里的蜂蜜、白蕓豆、青刺果油、松花粉、苦蕎粉、青梅醋、花椒和瑪卡等土特產賣到了山外,銷售額逾6萬元。今年一季度,已經賣出6000多元的蜂蜜和松花粉等土特產。李鳳華非??春秒娮由虅涨熬?,“端午節后采收的蜂蜜品質最好,那個時候就好賣了。每個季節不同的土特產,各有不同的采收季節和銷售旺季。我比過去更有經驗了,今年肯定會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