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甲乙
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福建 廈門 361100
近些年來,最高院提出了要在兩到三年內基本解決執行難的背景下,全國法院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執行攻堅措施,即使這樣,在法院中,仍然在這方面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不管是“執行難”,還是“執行工作缺乏活力”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人民法院的正常執法活動。而且,若是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會嚴重地損害人民法院在大眾心中的威信,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秩序的穩定。因此,這方面的問題現在已經引起了重視。
目前,在法院中,大部分的執行法官都是通過嚴格的司法考試進來的,不管是法律專業素質,還是具體的工作素質,都非常強。但是,依然有少部分的審判執行人員,卻是從其他崗位上提升過來的。這些工作人員雖然在自己原有的崗位上表現良好,但是法律專業知識卻相對較弱。除此之外,針對全國各地的法院來看,“斷層現象”也非常嚴重,經驗充足、辦案能力強的法官都因年齡問題面臨退休或者有些能力的法官跳槽到其他領域,但是年輕的法官卻經驗不足,不能更好地承接繁重的審判執行工作。
在這方面,法院中幾乎都存在相似的問題。執行案件數量大,被執行人難以查找,相關的法律文書、執行通知書無法準確送達,法官也無法每個案件都面面俱到,導致部分案件上存在瑕疵。法院執行查控系統依然較為分散,有多套財產查控系統,導致法官在查詢被執行人財產時,要多次翻閱多套系統,影響工作效率。對于被執行人確實沒有財產的,依然沒有敢于形成案件退出機制,不斷的舊案恢復,新案增加,導致執行工作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執行法官在沒有財產的案件上,耗費太多精力,影響其他案件的執行。
目前,在大多數的法院中,由于審判法官并未參與過執行工作,導致在實際過程中對于案件的審判僅僅淪落成審判,并沒有注重之后的判決到底是否能夠執行,是否具有執行性。而這,也是法官盲目審判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在實際情況中若是不能夠有效地解決矛盾,還有可能會使矛盾變得更加激烈。因此,在實際情況中,法官應該注意審判工作與執行工作之間的對接性。
法律對于人們來說具有很高的威嚴性,但是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依然還是人情社會。很多時候,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法官依然會受到人情社會的干擾,盡管絕大部分法官是公正廉潔的,但是不可否認,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依然存在導致腐敗的現象發生的可能。另外,由于現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網絡以及社會輿論等都成為了實行監督的重要手段。但是若是這些監督過于強烈,則會嚴重影響到司法獨立的自由,也會導致審判工作和執行工作的正常開展。這些不當的監督,不僅無法實現好的效果,還會影響到司法工作的公正、公平。
目前,針對現在的法院工作來看,解決執行難依然是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情況。而針對全國各地法院中在執行工作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執行體制的改革也必須提上的日程。關于執行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筆者在這里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在現實情況中,針對法院中的執行工作來看,這項工作的存在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難度也比較大,涉及到的法律知識比較寬廣。因此,這份工作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不管是在政治素質方面,還是業務素質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在現階段,要想解決目前在執行工作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積極地推進執行體制的改革,首先就應該要積極地加強對執行隊伍的建設。在這里,主要包含著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就是要注重提高執行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加強他們對政治理論和業務理論的學習力度。其二,就是要積極地引入一些競爭機制,促進執行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充分地規范自己的行為,保證自己的工作質量,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目前,要想加強執法體制的改革,積極的改善現有的執法環境,就必須要重視監督的作用,在現在的情況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媒體、網絡、社會輿論,都已經成為了對執法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的方式與平臺。因此,為了使社會上的監督機制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作用,在現實情況中就可以建立相關的有獎舉報制度,或者是執行案件信息舉報中心,使社會群眾都能夠踴躍地參與進來,實施自己的監督權利。另外,還可以設置被執行人員的財產申報制度以及財產舉報制度,不定期地了解執行履行情況,若是相關單位和個人沒有如期履行,或者是故意拖延時間,則應該予以曝光懲戒。
目前,對于法院的執行工作而言,還缺乏完整的、系統的、操作性強的相關規范制度。針對目前的訴訟法來看,在執行程度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對于某些司法解釋,也比較分散,相互之間的銜接不強,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因此,為了能夠改變現有的問題,加強執行體制的改革,就應該積極地完善和修改目前的執行條款。在三大訴訟法中,將執行權合理地分離出來,并將所有的執行問題、條款、司法解釋等集中在一起,單獨出臺有關執行工作的法律。
為加強執行體制的改革,在現實情況中,人們就覺得應該將執行的權利從法律分離出來,但是,執行權被分離出來之后,機構的設置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了保證執行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就不能讓執行機構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因此,在設置執行機構時,就必須遵循三個原則,分別是統一性原則、獨立性原則以及行政性原則。這里的統一性是指執行機構設置之后,不管是法院還是其他的行政機關,都不會存在裁判的執行權,所有的執行都應該交給執行機構負責。而獨立性原則則是在設置執行機構時,要保證執行機構獨立與地方政府,不能夠受制于地方政府。而行政性原則則是獨立設置的執行機構要按照行政化的管理體制來完成工作,在上下級執行機構之間,合理地實行垂直領導體制,上級機構能夠管理下級機構,而下級機構則依據上級機構的領導來完成工作。
在全國法院轟轟烈烈的進行解決執行難的攻堅階段,依然要重視審判與執行工作的銜接,在實際情況中,解決這些問題。加強執行體制的改革,不僅要從執行工作人員入手,也要從監督、法律規范等方面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執行體制改革的效果,盡可能杜絕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同時,最大程度提高實際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