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雷
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江蘇 無錫 214005
《民商法》中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指的是在《民商法》法律條款中對公民的私有財產保護作出明確的規定。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可支配收入不斷的增加,因此私有財產保護也受到社會廣泛的重視。《民商法》是民事關系處理的主要法律依據,也是私有財產保護的主要法律條款。在此背景下,加強對《民商法》中私有財產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我國《民商法》對私有財產保護情況來看,其中仍然存在較多缺陷,本文主要結合《民商法》在私有財產保護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為完善《民商法》私有財產保護提供有利的依據。
在我國《民商法》中,對于私有財產的保護是不受社會地位等方面影響的,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民商法》本身屬于私法,主要的作用是對主體間關系的調整,所以在《民商法》中對民事主體私有財產的保護必須要遵循平等的原則[1]。任何民事主體的私有財產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因此平等性也是《民商法》中私有財產保護的基礎原則。
《民商法》中對于私有財產保護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針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是一種被動的形態,只有在私有財產被侵犯時,才會使《民商法》中對私有財產保護的行為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同時也只有私有財產被侵犯后,維權人員求助于《民商法》時,《民商法》才會對侵權行為進行干擾,在私有財產沒有受到侵犯的情況下,《民商法》是不會主動參與和干擾的。
《民商法》不會主動干擾私有財產的問題,因此只有在發生私有財產侵權后才會發揮作用。所以,一般情況下,《民商法》在私有財產保護的過程中需要依據私有財產侵權的程度決定私有財產保護的力度。在《民商法》中對私有財產保護的手段不同于《刑法》中手段的嚴厲性,但是也能夠為被侵犯的主體提供切實的保護作用,幫助受侵犯主體的私有財產權利得到最大的恢復[2]。
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是保證社會健康發展,市場經濟穩定提升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我國《民商法》中對私有財產保護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在執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私有財產保護工作不完善。
《民商法》中包含民法以及商法兩種法律內容,其中民法是基本法律,而商法則為特別法律。在民法中明確規定,其中包括物權法和債權法,商法則主要針對公司以及企業。因此,企業以及公民個人都需要遵循《民商法》的相關規定。但是,當前我國公民對《民商法》的概念認識仍然比較模糊,甚至部分公民不確定《民商法》的含義,進而導致在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中缺乏法律保護意識,在遇到私有財產權益問題時,無法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私有財產權的本質在于私有性,也就是財產屬于私人物品,國家以及政府部門等都不會成為財產保護的后盾,需要財產所有者執行對歸屬于自身的財產進行維護。我國當前還沒有針對私人財產保護權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進而導致法律監督缺失,影響私有財產所有權的保護,致使私有財產的后盾力量弱,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的法律措施再完善,如果在實際的執行中沒有落實都無法起到有效的法律效益,所以必須要將《民商法》中對私有財產保護權落實到現實的管理中才能夠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實際的權利,不使法律成為一紙空文。法律的制定,主要的目的是使公民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法律,并使公民能夠知法、懂法、用法,做好自身法律規范的同時,有效的維護自身的權益。但是在實際的法律落實中,在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中,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
針對《民商法》體系中私有財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完善,促進私有財產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我國《物權法》的頒布,對我國私有財產保護的力度也逐漸加強,通過法律落實的實踐來看,必須要在《物權法》中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問題進行明確。但是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當前私有財產的形式呈現多樣化,很多新興的財產沒有被納入到相關的法律中,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我國相關法律的完善,促進我國法律制度的健全,隨著私有財產種類的增加,及時修改相關的法律條款,保證在私有財產保護中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民商法》更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
從當前《民商法》在私有財產保護的情況來看,執法中很多的漏洞主要是由于法律監督不到位引起的,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法律監督制度建設的重視。而且為了保證法律監督的全面性和科學性,需要號召公民一起加入到法律監督中,進而更好的維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問題。充分發揮法律監督的作用,有效打擊違背《民商法》中侵犯私有財產的行為,提升法律的震懾力。同時國家還需要加強對《民商法》中私有財產保護問題的重視,并設置獨立的法律監督部門,鼓勵公民的參與,加強法律監督的力度,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司法實踐的落實是保護私有財產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公民維護自身私有財產權益的底線,因此只有不斷的加強對司法實踐的完善和落實,才能夠從本質上加強對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并將私有財產保護落實到《民商法》中。同時通過司法實踐的落實,可以使更多的公民相信國家法律,提升公民對政府以及法律的信任度,促進我國法律體系的完善,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我國私有財產在《民商法》保護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所以還需要加強對法律體系的完善和監督,切實、有效的落實法律保護,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進而有效地解決私有財產保護問題,逐漸完善《民商法》中私有財產保護作用,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得到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提升我國公民的收益,為我國法制、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