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孝感高新區在2012年發展成為國家開發區,其在發展過程中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不斷加強園區建設,改善融資環境,使得其取得十分快速的發展,在該區域內產業規模得到較為快速的擴大,同時在政策、服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展現出較大的優勢,使其在發展中表現出較好的前景,成為我國中部地區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高新區之一。
在我國早期的開發區建設中,能夠得以十分快速的發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有著十分豐富的資源,但是在當前的開發建設中已經發生改變。例如,在土地資源方面,早期階段政府可以采用土地資源轉讓的方式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隨著土地資源被不斷使用,在今后的發展中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經濟發展將會變得十分困難。這兩年里,隨著每年新項目用地的增加,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面臨著“無地”的困境,再加上國家對土地資源使用的管控,使得孝感高新區在用地方面顯現出較大的矛盾,嚴重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發展。
由于區域內各地的資源大致相同以及“諸侯經濟”的存在,在孝感開發區存產業結構同構現象十分嚴重,產業同構的結果就是惡性競爭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內耗,產生區域定位重復,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之爭等問題。
當前,我國在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上資金來源較為單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和投入較少,使得在開發建設資金上較為緊張。
首先應當加強對開發區內的土地資源使用信息調查,對其中的閑置土地資源加以靈活運用。如:企業圈地不建或者建設緩慢的行為,按照相關制度將土地進行收回處理,然后重新進行拍賣或者轉讓出租,引入新的企業對閑置土地進行開發,由此帶動開發區經濟增長。其次應當對工業項目用地給予更多的支持,由工業生產帶動經濟發展。
良好的招商是促進開發區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舉措,為此在這方面應當加強完善力度,首先在建設機制上不斷加強完善,加強與其他開發區招商引資的合作,提升招商引資的有效性。其次,實施定向、定點招商,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
多形式的融資渠道,能夠讓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具備充足的資金,促進其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首先,在前期的建設階段應當以政府撥款、土地出讓等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其次,在中后期階段主要應用企業的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建設發展資金。因此在現階段的高新開發區建設中,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建設應當著重加強。
孝感區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156個國家高新區發展情況的一個縮影,為促進更好的發展,在建設中應當不斷做出創新,在促進質量提升的同時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發展中應當勇于探索新的模式,改變以往依靠大項目、大招商為主的發展建設策略,給予創新創業、孵化園建設更多的支持和鼓勵,使國家高新區發展結構更加多樣化。
國家高新技術園區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同時提高了發展質量和效率,實現了從由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的轉變。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出臺。創新和創業生態不斷優化,依靠大項目和投資吸引的廣泛增長已轉向包容性發展。在經過多年的高新區發展下,我國在這方面已經積累起較為豐富的經驗,在發展資源、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等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創新,也因此在高新區內成長起許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當前,我國許多的高新技術產業都在高新區內發展,這也成為我國高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進入新時期,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呈現出又快又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