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為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國家出臺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等制度,給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是為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財務管理角度,保證經濟事項、財務數據、會計資料的客觀性和完整性,進行業務流程、風險把控、制度設計的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
多數高職院校從中專院校升格而來,財務管理模式沿用過去的集中管理模式,財務工作實行院長集中負責制,財務負責人統管日常財務工作,已然不適用于當前高職院校的發展。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是一項需各職能部門聯動配合的工作,過于集中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使得財務信息過于集中,內部控制建設的重擔轉移到財務處一個職能部門承擔。財務日常例行工作大,在內控制度建設上更加力不從心。其他職能部門參與度低,內控建設意識薄弱,無法很好地推行學院整體的內部控制建設進程。
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急速擴張,資金流轉量日劇激增,但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預算管理工作才基本起步。預算的編制在上年的基礎之上,結合當前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編制人員能力的匱乏,對資金的收支流轉,對資產的購進及使用等都無法實現較好的管控,收入與支出不相匹配,實際支出與預算進度大相徑庭......極大的增加了財務風險,無疑給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高職院校日漸增加的學生及教職工人數,辦學規模的擴大,新校區的擴建等都將給財務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這意味著財務工作將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基礎核算層面,還面臨基建會計、預算編制、內部控制等多樣化的工作。再加上新試行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很多高職院校要同步進行新老兩套制度的賬務處理,財務工作人員的壓力相當大。會計核算難度越大,做多錯多,財務管理工作暴露出的風險點也越來越多。內部審計監督以財務賬目數據為基礎,基本停留在事后監督,對風險點無法實現事前和事中監控。
良好的意識形態環境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內控建設的組織文化,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從源頭上樹立起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內控建設不是要用制度和框架束縛學院發展,而是通過合理有效的體系建設降低財務風險,優化財務資源,規范學院發展。要從院領導層開始,全面普及內控建設理念,帶領財務負責人及財務工作人員率先到其他高校交流學習內部控制經驗。邀請專家講解宣傳普及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要讓每個工作人員意識到內控建設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內控業務能力培訓,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財務人才隊伍。逐步轉變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將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任務層層落實。
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需多部門聯合開展的重大工程,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內控制度涉及到各職能部門盤根錯節的業務活動,故而普遍的高職院校都存在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缺失的問題。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應重點關注風險點高的重要性工作,如:收支業務、報銷業務、預算編制、資產管理、內部監督等。收支業務及報銷業務應有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要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批復公示,不得亂收費,設“小金庫”;報銷業務要設立完善的報銷流程圖,明確審批權限,嚴控報銷項目及標準;預算編制要切實結合當年學院各項發展現狀及規劃,合理編制預算指標,及時跟進用款進度;資產管理的采購、領用、報廢要加強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化建設,確保賬實相符,保障國有資產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財務工作的自我監督。設立復核與稽查崗,對財務日常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監督。
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建設舉步維艱,各職能部門參與配合度低,一般教職工對內控認識薄弱。基于以上現狀,學院應大力將內控建設進程予以透明公開化,提高教職工全民參與度,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學院建設發展中,人人建言獻策,共建內部控制制度。學院要將內部控制建設納入日常例行工作當中,并予以適當的考評。尤其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進程中,可以聘請專家進行專業指導,采用定性與定量的考核體系,如:有無完善的書面管理制度,業務流程是否清晰明了,審批權限是否流于形式,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對各個財務工作環節的風險加以評估,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財務管理內部評價體系,旨在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相關職能部門的參與度。
職業教育的大勢發展,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內部控制建設角度出發,初步探討了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一些問題,旨在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建設,更好地保障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