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泰州 225300)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國十八屆三中的提出與通過明確了政府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的建立要求,對政府建立責權發生制的綜合性全面財務報告提供了相關制度依據,要求政府建立科學規范的債務管理預警制度。新《預算法》對政府部門財務年度編制以及實際發生責權狀況的財務報告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報告中體現政府財政可持續發展性、政府運行狀況以及財務整體狀況,并且上報與政府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落實報告備案工作。因此,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是全面落實貫徹黨十八大精神,推進財稅體制建設改革的迫切需求。
未實行改革前政府傳統預算會計體系存在著很多弊端,嚴重影響了預算會計工作作用的充分發揮,其具體問題主要有四點。一是政府缺乏規范統一的會計準則標準體系,導致很多會計工作無法提供完整準確的政府財務信息;二是政府的會計制度沒有整個為有機完整的整體,二是相互分割,互相獨立[1];三是政府預算會計體現了政府運行成本狀況不夠客觀,不能為政府運行績效提供正確科學依據;四是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影響了政府資產負債的有效管理。
會計改革下的新會計制度打破了傳統預算會計單系統核算模式的弊端,重構了政府會計核算制度,在相同會計核算系統中能夠實現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這兩大功能的同時實現,政府財務人員通過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生成政府財務報表,新的核算制度協調了財務會計要素與預算會計要素,使政府的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能夠緊密相連互相補充,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工作下全面反映出政府的財務信息與預算執行信息。
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實現了相互連接與適度分離,其中相互連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預算會計報表與財務報表之間具有緊密勾稽的關系[2],政府財務人員編制的政府本期盈余差異調節表與本期預算結余表附注中的數據能夠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內在的聯系揭示出來,有助于會計行為的規范與政府財務的有效管理;二是實現了對政府納入部門中會計預算管理工作中現金收支狀況的平行記賬。適度分離就是指對政府財務會計功能與政府預算會計的適度分離,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的雙報告形成;二是政府預算會計工作運用收付實現制,政府財務會計工作運用責權發生制的雙基制;三是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雙重功能在同一會計核算系統實現的雙功能。
責權發生制就是指以發生支付款項的義務與收取款項的權利為基本標志明確單位本期實際費用、收入的基礎會計核算。與收付實現制不同,責權發生制能夠突出事項的權責義務、本質以及經濟業務,有效全面呈現出單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運行效率,是提升單位財政信息公開透明性的有效途徑。
會計改革下的政府會計制度全面引入了責權發生制核算原則,強調了財務會計的重要功能與作用,對于政府財務報告的科學編制有著重要促進意義,能夠將單位運行成本與財務狀況準確反映出來,通過將責權發生制引入到政府財務會計核算中切實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在財務處理說明以及會計科目設置上的功能。
會計改革下《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實現了對政府預算會計科目、功能、內容的優化與調整,完善了政府預算會計功能。預算會計在核算范疇上,為了滿足部門綜合預算標準的需求與要求,貫徹我國新《預算法》觀念與精神,《政府會計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將預算會計核算范圍擴充到部門預算管理的先進收支上,比如有些政府預算會計在工作中增設了投資支出以及債務還本支出[3];在合算內同上只需要將預算結余、支出以及收入合算。優化過后的政府預算會計更好全面深入貫徹新《預算法》有關要求規定并嚴格落實,提高單位與各部門實際預算收支情況準確性,更好的滿足單位以及各部門對財會決算管理和預算的要求和需求。
政府會計作為我國建立現代化財政制度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我國財政預算改革的主要內容。當代社會的 《政府會計制度》中全面貫徹并體現了新《預算法》對正度需要將所有支出與收入納入到財務預算中的要求,順應了對各級政府落實收付實現制到預算支出與收入的相關規定,更好的滿足了預決算公開與收支分類科目科學改革的有關需求與要求。
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是目前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報表劃分的兩大類別,并且在劃分后對于報表結構以及核算內容進行了優化與完善調整,細化了報表附注內容的相應披露,給政府會計報表中存在的重要項目提供了有效、全面說明信息數據,切實提高了振幅會計信息的決策有效性以及信息透明性[4]。
《政府會計制度》是以對《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充分吸收與基礎上重新規定了單位會計核算,政府不能再單獨建賬,實現了會計核算在政府基本建設業務顯著簡化,有效整合了基建會計核算,進步一提升了政府會計信息的全面性與完整性。
綜上所述,推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政府會計制度作用的必然趨勢。我們要加強對目前政府預算會計體系存在弊端的深入分析研究,全面掌握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從而更好的落實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提高財務信息有效性與透明性,促進政府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