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扎朵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稱多 815199)
羊的腐蹄病的發病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總結起來無非以下幾點:首先,由于對羊的飼料配比控制不嚴格,導致其中的一些元素含量低于羊的需求標準,致使其蹄部長期得不到營養供應,生長逐漸畸形;其次,羊的生活環境質量較差,蹄部常常被一些帶有病菌的糞水等物浸泡,長期感染病菌,導致了腐蹄病;最后是因為羊在飼養、放牧的過程中踩到一些堅硬、尖銳的物品例如石頭、玻璃碴等物,但是養殖戶沒有及時發現導致沒有及時救治而發炎引起腐蹄病。
羊腐蹄病病例,多見炎熱、多雨、潮濕的時節。流行季節而言,多見夏秋季節。在高溫高濕的氣候中,羊舍的環境衛生很差,更有利于病菌滋生存活繁殖,為此而大大提升腐體病的感染概率。此病流行調查中,腐蹄病多見牧區,低洼潮濕地帶放牧藏羊群多見,呈散發和流行經過。此病除藏羊感染后,還可感染牦牛。傳染源為帶病羊群,雨水充足的夏季,羊腐蹄病的感染概率更大些。
本病的潛伏期最少數小時,多則1~2周,一般1~3d。發病后,幾小時就會出現單肢跛行的癥狀,由于蹄間發生急性皮炎,綿羊感覺到奇癢難耐,頻頻用蹄刨地,加重蹄間炎癥的發展。在發病初期,病羊表現出消瘦、腹下水腫,跛行,大多數是一肢患病,在蹄間隙、蹄踵和蹄冠開始紅腫、熱痛,而后潰爛,擠壓腫爛部有發臭的膿樣液體流出。隨病變發展,波及腿、韌帶和關節,有時蹄匣脫落。綿羊口腔及下頜腫脹,出現丘疹,可發生唇瘡,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發生結節和水皰,隨后成棕色痂塊,繼而出現潰瘍、龜裂、壞死。輕癥病例,能很快恢復,嚴重的病例會發生深部組織壞死,蹄匣脫落,健、韌帶和關節發生壞死。此時病羊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食欲廢絕,若治療不及時,往往轉移至內臟形成多發性壞死灶或膿毒敗血癥而死亡。
確診腐蹄病后,病羊應牽遛到通風干燥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用碘酒或過氧化氫,對蹄部徹底消毒處理。而后,用專業的器械對患病蹄部傷口擴容,做進一步治療。經擴容的傷口,將其中腐敗組織、膿包等及時清理,避免感染發炎。同時,用相應消毒藥水,消毒后用紗布包扎。最好,能涂抹適量的防蚊蟲叮咬藥物,避免有病菌感染。最后,病羊患病蹄部,套上腳套。一方面,很好保護病肢,避免二次傷害,起到加速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與糞污隔離開來,避免被污染,加重病情。
藏羊腐蹄病治療中,經常會發現,除蹄部有損傷外,以上部位同樣有腫脹的情況,就此發生的概率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對癥治療,應選用消炎軟膏,做消腫處理。嚴重時,直接送診到專業獸醫,做進一步處理。
養羊管理不善,養殖環境惡劣,同樣,為腐蹄病的發生,帶來滋生空間。由此,改善喂料管理條件,應注意:
第一,確保養殖圈舍適宜的地質條件。不能過軟,不能過硬。選用水泥地,要鋪設一定墊草,注意高低層次的劃分,以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如果鋪設土質松軟,注意及時平整地面,避免糞水長期滲透土壤中,而為病菌滋生創造條件。
第二,注意改善圈舍整體結構。加強舍內通風,增加養殖舍透光性,確保舍內足量空氣流動,減少致病菌含量。另一方面,充足的光照照射,能大大減少病菌含量。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外出放牧期間,對養殖羊舍要徹底消毒,大面積噴灑消毒藥水,及時清理舍內糞污,確保長時間紫外線光照,對養殖環境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時,選擇養殖場址,應對地質有個大致了解,不要選擇地質強硬、細小石子過多的地段,這樣能大大降低此病的易感概率。
調查證實中,飼料中營養不足,同樣影響蹄部發育,而導致腐蹄病的發生。
為此,日常飼喂管理期間,科學配比飼料,確保營養全價,對防控此病效果更好些。以鈣磷調控為例,飼料中加適量鈣元素,配比足量的磷元素,比例搭配在2:3~1:2之間,往往有不錯的防控效果。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腐蹄病的發生。
藏羊腐蹄病對養羊養殖產業危害較嚴重,其發病率較高,而且,治療相對緩慢。藏羊腐體病的調查中,此病多見炎熱、多雨、潮濕等時節。尤其,羊舍環境衛生差,有利于病菌滋生存活繁殖,大大增加腐蹄病的感染概率。
一旦確診為腐蹄病,應立即將病羊牽遛到通風干燥處。根據病情惡化程度,對患病傷口做擴容處理,及時處理腐敗組織、膿包等,涂抹消毒藥劑,套上腳套,靜養,更有利于康復。個別病例,蹄上部有腫脹,應選用消炎軟膏,有效涂抹治療。
考慮到此病危害性,日常重視此病防控,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此,注意改善飼喂養殖環境,遴選適宜的地質養殖條件。同時,加強舍內通風,增加養殖舍透光性,確保舍內足量空氣流動,減少致病菌含量。日常飼喂管理期間,科學配比飼料,確保營養全價,對防控此病效果更好些。
[1] 昂瓊.羊傳染性腐蹄病的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6):141.
[2] 李素申. 羊腐蹄病的防治措施[A].“創新驅動、生態養殖、轉型發展”論文集[C]. 2014:1.
[3] 王立東,呂淑紅.羊腐蹄病的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