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特色小鎮不是一般行政意義上的城鎮,它在空間上相對獨立發展,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是具有特色產業定位、文化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項目綜合體。特色小鎮也并不等同于“旅游小鎮”,雖然特色小鎮一般具有旅游的功能,但是更具有特定的自然、人文、歷史、經濟因素,使其具有不可復制性。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小鎮:美國硅谷、瑞士達沃斯小鎮、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諾玻璃之城等,這些小鎮以特色產業為核心,帶動整個區域的繁榮發展。近年來,國內許多省市紛紛利用本地資源,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其中浙江省特色小鎮的發展勢頭最為迅猛,成為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亮點。另外,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中國首批特色小鎮名單(127個),山西省有三個鎮入選。其中,汾陽市杏花村鎮以打造酒文化旅游基地著稱,對周邊區域起著產業集聚和輻射的重要作用。
一、協同理論與適用性
協同理論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斯圖加特大學教授哈肯(H.Haaken)創立,該理論是以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協同學研究從無序轉變為有序的共同規律。該理論把一切研究對象看成是由子系統構成的系統,這些子系統彼此之間會通過物質、能量或信息交換等方式相互作用,通過子系統之間的這些相互作用,整個系統會形成一種整體的協同效應。特色小鎮是擁有鮮明的產業支撐,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獨特的文化底蘊,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的小城鎮。同時,特色小鎮又是較為開放的系統,其內部的子系統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信息或能量的交換,具有自組織演化的特點。因此,以協同學理論研究特色小鎮的建設具有適用性。
二、國內外特色小鎮建設借鑒
(一)注重綜合規劃
國外的小城鎮發展很重視綜合規劃,一直貫徹霍華德的田園小城鎮建設理念,在保護自然景觀的同時,將當地的文化資源融入到規劃當中。以英國的艾坪小鎮為例,原先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在城鎮化進程中,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化元素,過上城鎮化生活;而且以農業為依托,重點發展以農業為加工對象的鄉村工業。
(二)產業構成具有明顯的主題性
上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教授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國家競爭力》的著作中提到: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競爭力常常不取決于宏觀的數據,而決定于地理上不起眼的“馬賽克”。就是指有企業聚集形成的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特”要求小鎮內部新產品、新結構、新創業生態等特點的形成。盡管很多小鎮在初期以生產制造為主,隨著企業的壯大,逐漸向旅游業等擴展。例如瑞士格拉斯小鎮,以生產香水著稱,為了響應旅游業的發展,將香水的制造過程展現給游客,游客可以自己制造香水;另外設立有香水博物館,可以讓游客了解香水的歷史。海寧皮革時尚小鎮主要以發展皮革為主,桐鄉毛衫時尚小鎮主要以生產毛衫為主,這些將時尚元素融合在產業生產中,打造集市場貿易、創意設計、會展旅游等為一體的時尚產業中心。
(三)功能構成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特色小鎮不同于傳統的小城鎮具有單一的生產功能,特色小鎮由特色產業延伸出旅游業,社區發展,文化創意園等,功能構成具有綜合性。例如法國薇姿小鎮,因為藥妝生產聞名全球。薇姿小鎮除了生產藥妝,同時也是世界溫泉療養圣地和旅游度假區。通過藥妝博物館讓游客了解整個生產過程及發展歷史,藥妝療養院留住了更多的游客過夜,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景觀構成具有鮮明的獨特性
特色小鎮的風貌景觀往往是小鎮產業的反映,因此,具有產業特色的國外小鎮,在空間布局以及景觀構成上具有獨特性。例如法國蒙頓小鎮,位于法國東南部與意大利接壤的地方,屬于地中海氣候,因盛產檸檬而得名,被稱為水果之城。每年2月的檸檬節是該鎮最重大的節日,把檸檬做成各種造型展示給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同時蒙頓因為距離意大利邊境僅幾公里,這里的房屋兼具法國和意大利風格,建筑的顏色以明亮的黃色為主,橙色是這個小鎮的主色,似乎和檸檬之城相呼應。就國內特色小鎮而言,浙江省特色小鎮的建設一直秉承“一鎮一風格”這一原則,試圖將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時尚與經典完美結合,構建錯落有致的建筑結構;另外浙江省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在發展傳統工業的基礎上展現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以及文人墨客的文化內涵,既有觀賞美,又有內在美的作用。
三、杏花村特色小鎮由來
(一)杏花村鎮發展概況
杏花村鎮位于山西省呂梁市汾陽東北部,太原盆地西緣,鎮域面積86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4.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5萬人,城鎮化率59.37%。杏花村鎮是一個交通重鎮,有夏汾高速、太中銀鐵路橫穿而過,307國道橫穿境內。2015年社會總產值達150.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4606元。杏花村環境獨特,水質清澈,馳名中外的汾酒集團就坐落在境內。杏花村鎮因鎮而得酒名,因酒名而興鎮。全鎮以工業為主,農業、旅游、商貿等為輔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實施經濟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古鎮、生態城鎮、旅游名鎮的戰略實施方案。
(二)杏花村特色小鎮優勢分析
1.鮮明的產業特色
杏花村鎮是山西重要的清香型釀酒生產基地,汾酒集團、新晉商酒莊、千年古韻酒業、晉裕白酒公司等一大批酒業公司,推動杏花村鎮成為以酒業為生產的特色大鎮。其中汾酒集團作為山西省屬國有獨資公司,是山西省輕工業行業的典范,是食品工業振興的龍頭。集團占地面積3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以生產經營中國名酒——汾酒、竹葉青為主營業務,集貿易、旅游、餐飲等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
2.獨特的汾酒文化
汾酒文化源遠流長,是晉商文化的重要一支,與黃河文化一脈相承。汾酒歷史上有過四次成名,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就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推崇而一舉成名,并被載入廿四史;晚唐大詩人杜牧的千古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舉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酒品至尊;2007年,汾酒繼續蟬聯國家名酒,竹葉青酒成為中國名牌產品。endprint
3.宜居的生活環境
杏花村鎮秉承生態發展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的地位。汾酒城設計之初,將現代元素與唐宋明清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體,具體體現在車間廠房和職工生活居住小區,形成了與自然環境遙相呼應的城市建筑景觀。另外,汾酒集團建有汾酒生態園,為了保護汾酒生態平衡而修建的一座融自然和人為為一體,工業旅游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園林。園林里面綠草如茵、亭臺林立,還有大片的杏林和綠地,每年二月初春花開的時候,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觀賞。
4.良好的區位條件
杏花村鎮位于“介休—孝義—汾陽”城鎮集群的中心區,距離汾陽市區17公里,距離省會城市太原市區90公里,屬于太原1小時經濟圈范圍,同時夏汾高速和307國道橫貫。另外,汾陽火車站的建成,為杏花村鎮的長足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區位條件。目前,汾酒集團擁有職工8000多人,規劃建設的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預計增加3萬多人的就業崗位,對于改善汾陽市的就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杏花村特色小鎮協同發展現狀
(一) 區域協同發展現狀
由于白酒行業具有利潤高、需求量大等特點,中小企業紛紛看到商機大量涌現,進一步加大了白酒行業的競爭。同時由于政策、制度等原因,汾酒集團與其他中小企業的合作較少,在技術上和品牌上形成很大的落差,從而不利于杏花村白酒集群內的信息傳遞,長遠來看形成惡性競爭,也會對汾酒集團的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二)產鎮協同發展現狀
特色小鎮不同于一般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和旅游區,它更強調的是產業與人、環境的融合發展。杏花村鎮以汾酒品牌為基礎,以釀酒產業為支柱,以旅游開發為突破口,形成了酒城、酒產業、酒文化的杏花村特色,杏花村的酒城特色上是鮮明的,但是在城市景觀風貌上存在著缺乏統一的問題,需要在產城融合上精細化設計。
(三)文化協同發展現狀
杏花村鎮歷史悠久,境內旅游資源豐富,除了擁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汾酒集團,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符觀、杏花村汾酒作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杏花村新石器遺址,呂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護國靈巖寺、藥師七佛多寶塔等。杏花村文化源遠流長,和黃河文明、晉商文化一脈相承。然而對于游客來說,更多的只愿意參觀汾酒工業園區和汾酒博物館,不愿意繼續游覽太符觀、護國靈巖寺等景點,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沒能很好地融入到汾酒文化當中。
五、杏花村特色小鎮協同發展路徑分析
(一)產業鏈配套化發展
特色小鎮的建設最突出的就是特色產業,杏花村特色小鎮除了依靠釀酒產業,還需要原材料供應、飼料加工、物流倉儲、旅游服務等協調發展,間接推動汾酒產業集群的影響力。同時,借鑒國外葡萄酒小鎮的發展經驗,適度開發新型產業,例如養生溫泉、杏花美容溫泉,進一步擴寬產業鏈。另外,積極抓住酒業集群的新契機,虛心向四川和貴州學習,通力打造“白酒行業三足鼎立”戰略,加快周邊白酒行業整合,實現現代物流、現代旅游多元化發展。
(二)產鎮融合一體化發展
產鎮融合應該服務于居住區、工業區和商貿區,以產業建設促進新城發展,實現產城融合的升級2.0版本。杏花村特色小鎮必須貫徹現代產城融合新理念,不能單純為產業而產業,更不能為產業發展而不顧城鎮發展格局,而是在城鎮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相互配合下以實現產業有次序、有方向的發展。對此應該完善城鎮景觀風貌,突出酒文化特色,統一居住區、工業區和商貿區建筑風格,以明清建筑為主體,構建酒吧一條街,發展特色主題酒店,將汾酒文化與明清建筑風格融為一體。
(三)特色文化創新化發展
深度挖掘杏花村特色文化即汾酒文化、晉商文化、新時期遺址文化,并對其進行功能分區:汾酒文化區、自然風景區、古跡遺址區、休閑體驗區。推出釀酒工藝參觀、汾酒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休閑娛樂游等旅游項目。全力打造“一首詩、一杯酒、一部史、一民俗”“四個一”工程。
(四)特色小鎮智慧化發展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特色小鎮都要與一個智慧小鎮相匹配。杏花村特色小鎮的建設可以借鑒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法,首先完善基礎設施,推行小鎮一卡通;設置杏花村特色小鎮APP,讓游客進入小鎮,通過APP的講解可以了解小鎮的游覽位置、特色產品介紹、歷史文化介紹等內容。其次實現智能化工廠,通過三維建模,可視化的現場展示,在虛擬環境下完成產品加工、裝配、拆卸、成型等過程;積極將酒窖開發成真實體驗區,讓游客穿上工人的衣服深度體驗汾酒釀造的過程;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讓游客親身體驗醉酒眩暈的感覺。再次實現智慧建鎮,可以嘗試在小鎮里面運用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選出負責人,每天定時檢查各負責區的環境衛生、道路使用狀況等。
六、結語
就特色而言,“汾酒”無疑是杏花村鎮最核心的特色。從發展生產方面,繼續依托“汾酒”品牌的核心價值提升產業發展,重點扶持電子商務。從發展旅游方面,應該推進更具特色和品牌價值的產品開發,適當增加體驗型旅游項目,提高游客的參與度,盡量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從小鎮建設方面,避免小鎮規模的盲目擴大、盲目套用城市標準和理念、盲目發展低俗景區文化游,在滿足現代人的基本服務設施外,切實保護傳統風貌。建設特色小鎮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借鑒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條適合特色小鎮發展的道路,為中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安華,江琴,葉瑩瑩.“特色小鎮”影響下的小城鎮建設模式反思——以永康市龍山運動小鎮為例[J].特色小鎮研究,2016(03):54-61.
[2] 馬斌.特色小鎮: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大戰略[J].浙江社會科學,2013(03):39-42.
[3] 廉軍偉.都市圈協同發展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6(08):47.
[4] 李湘州.協同學的產生與現狀[J]. 基礎科學,1997(04):38-40.
[5] 鐘家雨,柳思維.基于協同理論的湖南省旅游小城鎮發展對策.[J].經濟地理,2012(07):159-164.
[6] 傅超.特色小鎮發展的國際經驗與借鑒[J].中國經貿導刊,2016(11):34-35.
[7] 張銀銀,丁元.國外特色小鎮對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借鑒[J].特色小鎮研究,2016(10):29-36.
[8] 楊惠,殷為華.鉆石模型分析視角下山西杏花村就業集群轉型對策研究[J].2015(06):138-147.
[9] 唐勇.培育特色小鎮需把握關鍵點[J].浙江經濟,2015(06):21-22.
[10] 陳云.產城融合如何拯救大上海[J].決策,2011(02):1-3.
(責任編輯:王珊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