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婷
摘 要:站在初中語文教師的角度,著眼于激活語文課堂,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要求,對以評促教意識不強、語文課堂評價語較為匱乏的現狀進行幾點探究。
關鍵詞:針對性;真誠;激勵性;及時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導向和促進作用。但從問卷顯示的結果來看,目前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時常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即使你的備課很充分,教學設計很完美,也很用心地預設了有效的問題,對課堂的突發狀況也做好了應對準備,課上也注重了有效的生成,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各種各樣的表現時,我們教師的語言卻匱乏了,翻來覆去的老生常談,缺乏新意。評價語言的缺失,常常導致課堂氣氛難以調動,無法順利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開發我們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恰到好處地把握住課上評價這支”妙筆”,為課堂填色彩。
一、評價要有針對性
評價要體現新課標提出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學評價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認知特點。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決定了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對于學優生,教師的評價不應只停留在單一表層的知識學習上,更應該選擇獨特視角,激其深思,引其探究,使其學習進入更深的境地。班級居中的學生,他們有趕超學優生的意愿,但因自身的潛在能力還有待被充分地挖掘出來,教師在評價時,就要關注其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多做積極正面的認可與指導。對于學困生,他們自身的問題較多,或理解力不高或記憶力較弱或缺乏自我學習意識等,對于他們的評價,我們教師更要仔細些,言語過重,會傷其自尊;言語過輕,浮皮潦草,又起不到任何警戒作用。拋開學習的話,學生都是好孩子,他們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就是缺乏自信心。我們在對其評價時,還應以鼓勵為主,要從他們具體的優點生發開去,再談其他如學習態度的轉變等,這樣他們會樂于接受,并能付諸行動。對于不同的學生,評價的方向要有所不同,這樣學生自會感受到你關注了他,主動親近你,樂于聽從你的教導,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學生定會有所發展。
二、評價要具有真誠性
你發自內心的褒揚,能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喚起他們對待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而我們教師,多數都做過這樣的事情:當看到學生處于積極的充滿興奮的學習狀態時,總想著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來表達對學生的認可,這樣的做法會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呢?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得出了“西德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當人對活動充滿興趣時,給他提供外部物質獎勵,反而會減低學習活動本身的吸引力。由此可知,當學生處于興奮的學習狀態時,最好的獎勵應該是教師發自肺腑的評價語言。學生在真誠的評價下,可以更從容、踏實地學習和探究,會從心底里自然地生發出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同時,除了師生間的評價需要真誠外,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要本著真誠的原則來進行。就拿互評來說,同學之間是彼此平等的關系,只有真誠地指出他人的優缺點而非戲謔與嘲弄時,評價才會被同學虛心地接受,并加以改正。
三、努力使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
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就像戰斗時的號角一樣,能鼓舞昂揚的斗志,喚醒休眠的自信。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更要突出評價語言的激勵性。你鼓勵性的評價,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與喜悅,這種感受,將成為他后續學習活動的加油站。它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向著我們老師所希望的方向努力。比如說,當學生回答不出你的問題時,我們要充滿期待地跟他說:“別著急,再想想,你會想起來的。”也許他真的就能回答出來了;如果學生的回答不如你意,你要給他傳遞信心“你的想法很別致,為大家開了一個好頭”或“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說得更清楚一些嗎?”作為教師,請永遠不要對我們的學生說“你不行”這樣的話。
四、評價要體現及時性
對學生最有益的評價莫過于及時。學生需要教師對其課堂表現進行具體及時的評價,假若教師還能就目前學生的狀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或調整的方法,就堪稱完美了。雖然說評價要以激勵為主,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揚,對學生的錯誤或不好的表現,也一定要或委婉或直接指出。因為這樣的評價不僅對被評價的學生進行了教育,而且對其他同學而言也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及時的肯定評價,學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漸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及時的否定評價,學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明確自己努力改進的方向。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的及時性評價,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正確的是非觀念,良好的道德情感,都有明顯的導向作用。
語文教師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語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能夠增強課堂活力和教學感染力,能夠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張兼中.淺析語文教學法主要流派[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盧曉.新課標語文課文練習設計的策略[J].教育科研,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