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濱妮
摘 要:敘事治療是在心理咨詢中運用較廣的一種咨詢方法,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咨詢方法,它有后現(xiàn)代主義的背景,在充分尊重來訪者的基礎上發(fā)揮咨詢師的作用,符合人本主義潮流和趨勢,將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試圖加以外化,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心理咨詢方法。
關鍵詞:敘事療法;問題外化;解構(gòu)
一、敘事療法的概述
敘事心理治療,是指咨詢師采用適當?shù)难哉Z協(xié)助來訪者找出那些被遺漏的,且有積極意義的生命故事與經(jīng)驗,咨詢師以此為契機幫助病人重新建構(gòu)生命意義、喚起來訪者內(nèi)在力量的過程[1]。為了幫來訪者離開那些具有抑郁體驗的經(jīng)驗故事,敘事療法強調(diào)認真,以清新、開放和好奇的態(tài)度尊重傾聽來訪者的故事。敘事心理咨詢療法采用“好奇、帶出、與問題有距離的問話”等方法,來幫助個體找出生命中被遺漏的經(jīng)驗故事,并見證其重現(xiàn)與發(fā)生,體驗具有積極意義的生命故事或發(fā)掘原有問題故事中隱藏的積極意義,喚醒來訪者內(nèi)在的生命力量。
(一)問題的外化
“人不是問題所在,而問題本身才是真正的問題,人與問題間的關系也是問題。”這是敘事心理咨詢的基本理念之一,與此相對應的基本技術(shù)稱為“問題外化”。“問題外化”也稱為問題客觀化,它將人與問題分開討論,人不等于其問題。問題滲透人的生活,但又要注意與其相區(qū)分,人應是思考自身問題的主體。
1.問題外化的過程
往往來訪者是帶著“我出現(xiàn)了問題”“我是個有問題的人”等想法觀念來希望獲得咨詢師幫助的,咨詢師通過安排心理咨詢的程序來幫助來訪者找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這種方式通常容易導致問題惡化,敘事療法的倡導者將這種情況稱為“充滿問題”的故事。敘事咨詢療法的一個核心思想和主要的咨詢技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就是“外化問題”。
“問題外化”一般有以下步驟:問題客觀化、擬人化命名、探討問題、人的相互影響等。首先,把人和問題分開,便于當事人持有一定距離來審視自己和問題的區(qū)別和關系;其次,給問題命名,并將其看作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它會侵入來訪者的經(jīng)驗生活和人際關系;最后,探尋問題的歷史及其與人的相互影響[2]。例如,咨詢師可以邀請來訪者將他或她的“問題”請出來,然后給“問題”命名,假想“問題”就坐在來訪者的旁邊,在咨詢師的引導和好奇的提問中,讓來訪者與“問題”就其歷史、企圖及彼此影響等進行對話。
2.問題外化的意義
有心理困擾或疾病的人往往不自覺地為自己貼上了問題或疾病的標簽,誤認為“人等同于其問題”“必須依靠外力解決問題”等。然而,這些思維方式和做法反而會使當事人感到更加無力應對困擾或疾病。“問題外化”首先將個體和問題分離看待,人不等同于其問題,問題不內(nèi)在于人;其次,個體和問題剝離開來,新焦點則是怎樣看待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問題帶來的影響;再次,個體與問題剝離開來,問題本身也將顯得較為客觀和清晰,有利于個體從另一個方面來對待問題及其影響;最后,人和問題剝離開來,探索問題與人的相互影響,加強了來訪者對問題的掌控感和處理問題的自我效能感[3]。
(二)解構(gòu)與重建
“解構(gòu)”是治療師幫助由于強勢、習慣、主流等控制而引起的只看到主流方面的來訪者擺脫此局限,從而使個體看到弱勢面、發(fā)展面的真實存在。具體而言,在“解構(gòu)”過程中,咨詢師要幫助來訪者注意到并且挖掘出被隱藏或忽略的“例外故事”,即具有來訪者能力和優(yōu)點的正性故事線索,而不是來訪者只是純粹在麻煩制造者的證據(jù)。例如,在應試教育下,一些學習能力較差或愛搗蛋的學生經(jīng)常被貼上“學困生”的標簽。“解構(gòu)”即幫學生看到除“學困生”外,還有一些如“學困生還可以做到哪些事情”等。在“問題外化”和“解構(gòu)”之后,當事人會減少自我厭惡和逃避等不良應對方式,接受較為喜歡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故事,運用客觀且較為積極的角度去對待自己的過去、當下和未來,并在此基礎上重建內(nèi)心渴求的自我和生活。
二、敘事療法的特點
首先,以“敘事”作為隱喻是它的創(chuàng)造性所在,它將個體的許多經(jīng)驗與故事片段的一段一段拼接起來。“敘述”是指暗含解釋、直覺的訴說。敘事咨詢是將個體的生活經(jīng)驗看做故事,以“敘事”為隱喻,體驗個體的生活故事,體驗有意義的故事,發(fā)掘積極故事,以此來治療來訪者。其創(chuàng)造性在于,來訪者心理咨詢的問題來自生活,采用敘事方式又重新回到生活去進行咨詢治療,是一個個體生活故事重新體驗與處理的新方向。敘事咨詢者所面臨的問題是通過邀請來訪者重新敘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改變與賦予故事的新“意義”,而并非是對來訪者闡明問題原因借此說明事情“真理”來取代控制來訪者的負性觀念。敘事心理咨詢十分重視言語的技巧與方式,它對語言的運用和故事的建構(gòu)充分發(fā)揮了創(chuàng)造性,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
三、敘事療法的應用
周志英(2011)研究表明,在抑郁癥康復期應用敘事療法,能有效改善其殘留癥狀,提高療效,促進其社會康復[4]。周志英(2012)研究表明,敘事療法合并藥物治療軀體形式障礙較單純用藥效果更好[5]。王菊(2012)研究表明,采用敘事療法進行災區(qū)民眾的心理疏導頗有成效[6]。敘事心理咨詢能幫助來訪者識別自身情緒,發(fā)泄不良情緒,運用敘事技巧可以有效減緩并處理來訪者的不良情緒,幫助來訪者以適應性的方式處理創(chuàng)傷事件,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積極故事,減少來訪者的扭曲態(tài)度,敘事心理咨詢有多個步驟,特別是介入創(chuàng)傷新事件精神救助活動,需經(jīng)歷建立契約、故事重建、制圖、探險以及結(jié)案和追蹤等[7]。
參考文獻:
[1]鄭曉芳,崔酣.敘事療法與人本存在療法的元理論比較[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4):82-85.
[2]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敘事治療:解構(gòu)并重寫生命的故事[M].易之新,譯.臺灣:張老師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0-09.
[3]彭秀芳,杜峰.敘事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心理教育,2011(4):47-49.
[4]周志英.敘事療法對抑郁癥的康復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4(23):46-47.
[5]周志英.敘事療法對軀體形式障礙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4):909-910.
[6]王菊.災區(qū)民眾心理障礙的敘事治療應用[J].民族學刊,2012,3(12):83-96.
[7]劉斌志.敘事療法在突發(fā)事件精神救助中的運用[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