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精神,改善我國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12月9日至10日,由中國化工學會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全國農田土壤環境治理高峰論壇”在東北農業大學舉行。
與會專家尤其重視黑土耕地保護與治理,他們表示,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約2.78億畝,其中我省所占面積超過半數。保護和提升黑龍江黑土耕地質量,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加強生態修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龍江應進一步加強秸稈全量還田、微生物菌等技術研發與推廣,完善相應管理機制,讓黑龍江的土壤能從施肥開始得到有計劃、有步驟的改善,讓良田萬畝與綠水青山共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農業機械化走過崢嶸歲月,以不懈的耕耘在黑土地上繪就壯美詩篇。目前,我省農村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96.8%,比40年前提高57.9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30個百分點;大型農機裝備擁有量全國第一,農機利用率全國第一。成為全國農業機械化排頭兵,我省當之無愧。
農業機械化成了我省農業結構調整的有力保障。馬鈴薯、甜食玉米、圓蔥等大地蔬菜的機械化栽植收獲,漢麻、高粱等經濟作物的收獲,每一項農業機械化技術都帶來了可觀的農業生產效益。
12月6日,在綏化“五谷雜糧”下江南上海推介會現場,海倫5家企業簽約總計1.6億元購銷合同。
在上海推介會上,海倫硒谷米業與舒吉公司簽約1500萬元富硒水稻購銷合同;龍海食品與永和食品簽訂年購銷5000噸豆漿粉營銷合同;鼎皇糧油與上海祥森米業簽訂2500噸富硒大米購銷合同;此外,成瑞工貿與兩家企業簽訂了富硒大豆購銷合同。此次綏化“五谷雜糧”下江南上海推介會,海倫團隊收獲了總價值1.6億元合同,海倫富硒農產品進軍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市場的大幕正式開啟。
今年以來,雞東縣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戰略,堅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轉變生產方式,強化農業科技培訓,戰勝了洪澇等多種自然災害,全縣百萬畝糧食喜獲好收成,預計糧食總產可達15.2億斤以上,實現“十五連豐”。
據悉,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達155.25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39.95萬畝,畝產531.4公斤;大豆種植面積16.22萬畝,畝產172.2公斤。該縣抓住縣域內新上30萬噸乙醇大項目需要大量玉米原料帶來的有利契機,引導農民種植玉米面積達86萬畝,畝產達574.4公斤。全縣建立種植業結構調整示范區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