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隨著中國古琴藝術的發展興盛,以北京和四川、江浙地區為代表的綜合型大學古琴社團逐漸成立,辦學規模與形式也日漸完善,形成了難以忽視的重要發展力量。
古琴音樂文化與儒家思想緊密相關,古琴是中國藝術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價值體系與音樂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古琴在儒家學派思想下不斷的發展,潛力足于道德文化內涵上,充分體現出仁德要義,也通過音樂來教化人心。古琴在樂教思想下扮演著樂教始于心的重要角色,德是統治階層的重要修養素質——以德服人,禮樂文化中的禮——禮儀之邦,兩者有效地推動了樂教文化思潮的發展。
古琴的藝術內涵,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宗教文化的發展,分析當前的古琴作品,能夠看出,由于古琴作品受到道家學派的思想熏陶,展示出道家學派的些許文化和內涵。大多數業界同仁也都將琴學文化認定為古琴發展的基礎。古琴給人們溫婉敦厚的感覺,古琴也代表著永恒絕對的美,向人們傳遞著至善至美的思想內涵,遵循著萬物發展的規律。
在新時期音樂文化視角下,樂器形態的發展在社會中不斷流行,人們的高度追捧,不在于音樂文化底蘊有多深刻,而是能否激發人民群眾的興趣欲望和心理需求。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古琴文化日漸淡薄,因為其并不了解古琴藝術價值,因為古琴中的古字開頭,導致了時間,空間與思想的隔閡,所以對于古琴的藝術價值定位也存在差異。
琴棋書畫是中國藝術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具有一定的藝術教育價值。在古琴音樂發展過程中,人們卻并未有效了解古琴的藝術音樂價值,只是了解傳統的音樂理論,古琴的藝術價值不僅體現在思想內涵上,也進一步體現在音樂表現風格上,因為古琴琴藝中正平和,體現在儒家學派的重要思想。古琴在古代有著難以替代的藝術價值,承載著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思想,這也是重要的文化思想載體,不僅加強了音樂的有效傳播,也有效傳承了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古琴經過了上千年的發展歷史,雖然未能夠脫離儒道思想,但是卻經歷了中國社會的重大變革。近代我國社會結構發生改變,傳統的文人群體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五四運動后,古琴文化雖然已經擺脫了傳統的古雅發展背景,但是古琴也失去了文化底蘊與生存環境。
保護并傳承古琴文化,必須引起充分重視,當前我國古琴文化流派有嶺南派和廣陵派、梅庵派等。保護古琴文化,應當加強對古琴傳承人和音樂人的保護,才能夠確保古琴的原生性文化得以樹立,古琴在現代音樂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傳承和發揚,充分展示了中國歷史的獨特魅力,得到必須正確認識古琴文化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古琴文化包含的道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保護古琴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強調思想內涵,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文化,探尋切實可操作的傳統文化地保護措施。通過有效傳承和發揚,確保古琴藝術價值文化發展道路能夠越走越遠。
古琴是中國寶貴文化遺產,集結了藝術文化底蘊和智慧結晶。加強古琴文化保護,應當確保古琴文化藝術原生性,使古琴文化深入人民群眾中,古琴文化在中國歷史中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古琴的藝術內涵與文化底蘊也逐漸深厚。古琴能夠教化人心,能夠洗滌心靈,在現代音樂領域中,必須正確認識古琴的重要意義,加強古琴音樂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發揚,進一步加強古琴的宣傳與推廣。
古琴是中國傳統文化下人們智慧的結晶,是儒道文化思想的載體,在當代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意義,也成為了人文樂器的重要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