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娟
(甘肅省慶陽市文化館,甘肅 慶陽745000)
舒伯特,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自幼跟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1歲成為維也納皇家教堂唱詩班的歌童在學生樂隊演奏小提琴,同時開始學習作曲。他的一生短暫而又傳奇,去世時年僅31歲,但是在他這短暫的一生中,卻創作出了近千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僅18歲那年就創作250多首歌曲,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因而也被后人尊稱為“藝術歌曲”之王。
舒伯特所作的600多首歌曲顯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調寫作能力,他的藝術歌曲源于浪漫主義詩人優秀文學詩歌。舒伯特雖然一生短暫,但是創作了大量的歌曲,在音樂創作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與貝多芬一起被音樂界稱為德語國家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
舒伯特的創作風格沿襲了傳統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古典主義意義,表達了舒伯特的浪漫情懷和主張。舒伯特重視詩歌的意境和內容,而且不斷地發掘詩歌的內涵和創作技巧,無論是內心的表達還是外部的烘托,都注重深化和追求音樂的意義和潛在的內心獨白,以此成為了一種在詩歌基礎上再創造的藝術。
舒伯特的作品《小夜曲》是表達愛情的樂曲,膾炙人口,廣泛流傳。后來演變成一種抒情風格的聲樂體裁形式,同樣用于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舒伯特的小夜曲使用歌聲纏綿婉轉,旋律優美、委婉、纏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音樂創作者的感悟,《小夜曲》的形式也在不斷拓展,廣泛流傳,受到人們的喜愛。
舒伯特的《小夜曲》是他在短暫生命的尾聲的極致創作,1828年,他逝世前數月完成了這首小夜曲,舒伯特的這首《小夜曲》非常動聽,受到廣泛的喜愛。《小夜曲》的旋律優美,還是從旋律所表達出的情感上來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這種旋律與情感的有機融合,給予了舒伯特的《小夜曲》以靈魂和生命,賦予了它全新的使命。對于舒伯特來說,這首《小夜曲》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小夜曲》中,舒伯特使用了全新的音樂創作手法,將詩意、精美、天然以及即興表演融合到一起,渾然天成,在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和神秘情懷的演奏過程當中,雖然舒伯特的生命已走到盡頭,卻讓人們感受到了他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待和美好向往,也正因為如此,舒伯特的《小夜曲》感人至深,源遠流長。
舒伯特的《小夜曲》何用傳統的表達方式,運用優美的曲調,形成了非常豐富的浪漫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創作風格特點。歌曲為d小調,3/4拍,有四小節引子。歌曲結構為二部曲式,大小調交替發展。
第一段為d小調,歌詞描繪的是四周幽靜的夜色,接著是8小節抒情而安謐的間奏,旋律含蓄飄逸,情感柔和明朗,舒伯特的《小夜曲》在鋼琴上奏出的六弦琴的旋律下,構建了較好的效果,舒伯特的《小夜曲》的導引下,歌曲的表達循序漸進,情感不斷的遞進,在樂曲的遞進中,表達了青年人內心的情感,讓情感不斷升華。在悠揚的旋律中, 表達了創作者深深的愛意,表達著作者的情感。第二段中部轉D大調,讓樂曲的高潮不斷遞進,隨著樂曲聲的遞進,給歌曲創造了一種優美恬靜的意境。
舒伯特的《小夜曲》運用同名大小調的轉化手法來抒發感情的變化,小調式、d小調、D大調更替使用,這種調性色彩的轉變,是對歌曲思想情緒表達的一種積極補充,引起了樂曲整個旋律色彩上和思想情感上的演進。
鋼琴伴奏在舒伯特的《小夜曲》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開始,鋼琴模仿著六弦琴的伴奏,把人們帶入小夜曲的夜色幽靜的氛圍,《小夜曲》在構建中烘托了情景和氣氛,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在《小夜曲》的旋律中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舒伯特的《小夜曲》通過悠揚的情感的表達,賦予《小夜曲》一定的靈動色彩。
《小夜曲》是舒伯特的優秀代表作之一,樂曲中充分體現了舒伯特的創作風格,本文通過對《小夜曲》的藝術特色賞析,深入了解這部作品以及舒伯特的作品特色。當然《小夜曲》的特色遠遠不止以上所分析的這些,這些風格特色需要通過不斷品味,才能聽懂樂曲的精髓,才能理解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