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姬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小湖中學,福建 南平 353000)
音樂是一門以聽覺為基礎的藝術,傾聽者可以在傾聽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感。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音樂教學中擁有傾聽能力可以激發自己的思維能力,產生對音樂的感知,學會理解和鑒賞。而對于文化環境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音樂教學質量較差,所以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就顯得更加重要。
在農村地區的音樂教學中,許多學生都錯誤的認為音樂課僅僅是一門提升自己演唱水平的課程,傾聽在音樂學習中并不重要。當音樂響起時,部分學生習慣性的手舞足蹈,甚至是跟隨音樂發出不適宜的聲音,除了影響到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之外,還影響了其他同學對音樂的聆聽。還有部分學生只喜歡自己熟悉的音樂,對于沒有聽過的陌生音樂提不起任何的興趣,甚至是出現不耐煩、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造成了音樂傾聽質量差,不能產生對音樂藝術的深層體驗。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音樂課程不是中考的課程,不僅學校安排的課時十分有限,學生自己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也嚴重不足。傾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進行充分的體驗,用心去感受音樂的魅力。而當前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十分有限,影響了傾聽習慣的養成。因此,對于農村的音樂教師來說,在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音樂傾聽興趣,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音樂傾聽習慣。
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傾聽興趣是培養傾聽習慣的基礎,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傾聽音樂。
音樂是一門表現情感態度的藝術,而音樂欣賞實際上就是體會音樂情感的過程。無論是對于音樂藝術家還是普通的中學生來說,情感的體驗就是音樂自身的魅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如果只是簡單的講述音樂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而沒有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情感,就很難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到音樂的內涵,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應把學生感受音樂的過程變成體驗音樂的過程,了解到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真實情感態度,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讓他們在音樂體驗過程中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提升對音樂的興趣。
每首歌曲,每個音樂作品中都包含著濃厚的情感,有著其獨特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產生對音樂的喜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到音樂的感染力,讓學生在音樂傾聽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利用發散性思維對音樂進行對比,積累音樂知識和傾聽經驗,提升音樂鑒賞能力。還要注重對音樂內在情緒的把握,引導學生去慢慢體會其中所設計的感情。
創設教學環境能夠讓學校充滿濃厚的音樂文化氛圍,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對音樂的依賴,形成音樂興趣。良好的教學包括了物理環境和情感環境兩個方面。物理環境是指音樂教學中的客觀條件。學校在建設音樂教室時,應盡量選擇在相對安靜的地方,并進行隔音裝修,否則很容易受到其他聲音的干擾。另外,隨著農村地區生活水平的提升,學校還可以更新音樂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保證學生的視聽效果,提升教學效果。情感環境是指教學中和諧的心理環境。教師應盡量在教學過程中以精神飽滿的狀態出現在學生面前,并通過自己的語言感染、溫暖每一個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能夠在音樂的學習中產生愉快感,全身心地融入到聆聽、學習的過程中去。
掌握傾聽方法是養成傾聽習慣的關鍵。而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所謂教無定法,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傾聽內容和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引導方式。下面是當前音樂教學中常見的策略:
在目前的教學中,通常教師會在學生進行音樂傾聽之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聽后進行回答。這種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在傾聽過程中集中精神,但是卻讓他們處于被動的狀態,并不是主動想要走進音樂。因此,教師不妨通過情境創設來讓學生產生主動傾聽的欲望。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對事情的熟悉度將會影響到他們對事物的喜好程度。
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是音樂傾聽中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音樂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藝術,但人們在傾聽過成中會通過自己的想象將抽象變為具體化,形成對音樂的感悟。但是,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在傾聽比較復雜的音樂時很難找準方向,也無法通過自己的想象了解音樂的內涵。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恰當的實際為學生進行正確的指點,讓他們進入到音樂的世界。例如在欣賞音樂《百鳥朝鳳》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這首樂曲中除了模仿了布谷鳥、斑鳩等鳥類的啼鳴,還有本不屬于鳥類的“知了”的聲音,請大家認真聆聽,看誰能聽到的聲音更多。這一要求幫助學生抓住了傾聽的重點,也為他們的想象提供了翅膀。
人類有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和嗅覺五種感官,這五種感官看似沒有聯系,但實際上是相通的,如在欣賞山水畫時,就會覺得自己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這就是通感的作用。在音樂傾聽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調動起學生身體的各個器官,發揮通感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實現“動態傾聽”。例如在學習一些民族音樂時,可以讓學生配合自己的肢體表演出自己心理的音樂形象。這種方式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還可以讓課堂活動變得更加豐富。
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培養學生傾聽興趣和正確的引導之外,養成學生傾聽習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制定傾聽要求、樹立傾聽榜樣等等。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愿意傾聽音樂、能夠傾聽音樂和學會傾聽音樂,自然也就會形成音樂傾聽的習慣,發現音樂的美好,做到熱愛音樂、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