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舒琴
(湖南女子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手指技術問題是鋼琴教學及演奏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技術問題之一。在具體的演奏過程中,顫音是具有普遍性的裝飾音,要想演奏出流暢、圓潤、動聽的顫音,首先需要保證肌肉的放松,保持良好的聽覺,但現實中,部分學生在顫音學習過程中出現手指抽筋的現象,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另外,難度較大的鋼琴作品存在很多七和弦、八度等,而不少學生手指較小,在演奏過程中易發生漏音或模糊的問題,難以取得理想的演奏效果。
通過對大量課堂教學經驗的總結,可以發現當前的鋼琴教學存在教學目標模糊、教學重點不明確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灌輸式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對教學重點缺乏認識,難以深入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率與教學質量。
對于鋼琴學習者而言,手腕僵硬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手腕僵硬除了會影響手腕靈活性,還會使手指與手臂陷入緊張的狀態,手指無法自由活動,前臂肌肉失去靈活性,手指到肘部之間好像失去了全部能夠活動的關節,部分學生只進行音節彈奏,手腕都要面臨顛簸。所以,在鋼琴教學及演奏中,手腕技術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技術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對于鋼琴教學及演奏過程中出現的手指技術問題,應該加強練習。在進行顫音彈奏的過程中,需要對顫音涉及的兩個音均勻進行控制,在作出表情的同時保證手指與琴鍵的聯系,使兩個音處于平衡的狀態,避免過快或過慢。一般情況下,手指處于彎曲的狀態時,指尖感覺神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難度,但確實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提升顫音的準確性與美妙性。在進行長顫音的彈奏過程中,要做好音響控制、音色控制等工作,即對學生手指技術水平進行考核。總之,顫音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需要每天堅持,依據自身需求選擇加重音或不加重音,選擇四連音或六連音進行練習,因此,學生應提高對顫音演奏方式的重視。另外,還需加強七和弦分解練習彈奏,為了更好地進行手擴張、伸展,且避免手指受傷,可以將手放置于熱水中,一定時間后用另一手進行手指伸展,這種方式對年輕的學生而言具有切實可行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鋼琴基礎與理解能力,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于鋼琴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選擇具有高難度的曲目進行教授及演奏技巧指導,在體現教學層次性的同時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對于鋼琴基礎薄弱、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應該強化基礎功訓練與基礎性技能教授,為學生進行鋼琴演奏鋪墊基礎。
在進行八度彈奏時,很多學生易出現小臂緊張、手腕僵硬的現象,手腕僵硬不僅會影響鋼琴演奏效果,而且對學生血液循環也有著重要影響,只有有效的解決好這一技術問題,使學生手腕處于靈活的狀態,才能提升演奏效果。在進行八度彈奏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習慣性高抬手腕,這種方式易導致關節與手指傾斜,這時抬起手指很有可能發生向前方傾斜的情況,而非上方,妨礙手指彈奏正確的做法是,將手腕平方,保持腕關節放松,使手腕能夠自由靈活的運動。
總而言之,鋼琴演奏是鋼琴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鋼琴水平的提升具有決定性影響,理應得到重視。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與鋼琴基礎,部分未參與過正規鋼琴訓練的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及演奏過程中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所以分析鋼琴教學及演奏中經常出現的技術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