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節,人們都要祭祖。這時不免會想起故去的親人,好友。今年的清明,我突然想起了我一個夭折的小弟。小弟小我兩歲。那時,我雖然也小,也就是五六歲吧,但我卻能清楚的記的小弟的容貌。他叫寶兒,彎彎的眉毛,毛毛的眼睛。才三歲,嘴卻巧的很,跟屁蟲似的老追著我玩兒。后來小弟病了,其實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感冒??赡菚r的人都窮,沒錢治病,孩子們病了都是抗著??惯^去了就算命大。抗不過去也沒辦法。小弟就是沒能抗的過去,拖成了肺炎,后來就歷害了。終于他不能下地跟我玩兒了,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的不吃不喝,嘴唇干裂,起著一層皮。媽很著急,守護著他,輕輕地喊著他:寶兒,你睜開眼睛看看媽,你別嚇媽呀!我也在跟前守著,我看看媽,媽眼淚不住地流著,我再看看小弟,他沒反應。媽不住地叫著他。突然,小弟睜開了眼睛失神地輕輕叫了一聲:媽,媽立刻收住眼淚摸著他叫道:寶兒,寶兒,你醒了,你再叫叫媽,告訴媽,你想干什么。只見小弟半睜半閉著眼輕輕地說:媽……我想吃……吃紅利號的饃饃。媽立刻眼淚不只一道地往下直流,顫著聲地說:寶兒,你挺著,你一定要挺著,好好兒的,你好了,媽就給你買紅利號的饃饃。小弟為什么會突然要紅利號的饃饃呢?原來我們這里市面上有一個糕點鋪叫紅利號,里面出售一種烤黃了的白面饃饃很好吃,所以人們常說紅利號的饃饃可好吃呢。這東西我沒吃過,小弟也沒吃過,只是聽大人說他才知道。有時他搗亂,媽就說:寶兒聽話,不搗亂媽好給你買紅利號的饃饃吃,于是小弟就不鬧了??伤臀乙粯?,一直也沒吃上個紅利號的饃饃。弟弟終于沒挺過當夜,半夜我被媽的哭聲驚醒。爬起來一看,小弟平靜地躺著,媽的哭聲一聲高過一聲,邊哭邊說:寶兒……你就安心的走了吧,這也……也是你的命啊……誰讓咱們窮呢……下輩子咱娘兒倆轉個好人家……你就不會這樣了……只是媽對不住你……臨走了也……也沒給我孩兒……吃上一……一個紅利號的饃饃呀……
這是剛解放時的事。可是過了沒幾年,我們家就好起來了,黨的公私合營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讓我家翻了身,我爸有工作了,被召進了工廠當上了工人。開合營慶祝大會那天,大街上紅旗招展,熱鬧非凡,人們喜氣洋洋慶祝翻身。我們家就甭說了,掛橫幅,包餃子,歡歡喜喜像過年。餃子端上來了,我們高興的急著要吃,可我媽突然坐在一邊哭起來了。我不知是為了什么,心里直發毛,我是最怕我媽流眼淚。這時,爸爸的眼睛也紅了。爸爸知道媽媽的心事,過了一會兒,爸爸說:他媽,你就別難過了,寶兒走了也是沒辦法的事,興許他已轉世了呢,今兒個也慶翻身吃餃子呢。今天咱們慶翻身,是好日子,別掃了孩子們的興。媽說,我也高興,只是不知怎么搞的,想起了寶兒心里就……。噢!我一下子也明白了,媽是想小弟了。我也想,小弟要是能挺到現在該多好,他也能吃上餃子,興許還能吃上一個紅利號的饃饃呢。
又是一個春天在人們的企盼中來了。經過了寒冷的冰天雪地和漫漫的夜長日短后,不知不覺中,春,真的來了。先是敲門打窗的風,吹起了春的前奏曲,開始把冬慢慢送走。聽老輩人講,春風不吹,河冰不開。春風吹破琉璃瓦。春天還真的就是這樣慢慢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先是河開了,接著春風又耍起了它的拿手技藝,剪出了片片楊葉,剪成了條條柳枝。難怪宋代王安石寫出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名句。北方的春風很快就綠了大地綠了樹枝,跟著人們要看到的就是,杏花,要開了。街道兩旁,小區院內,一片片的杏林,三兩棵的點綴,一團團的杏花終于鬧上了枝頭。這時的春風也不忍心摧殘這嬌嫩的花,開始慢慢地退走了。太陽開始變的更暖了。人們也在家中坐不住了,紛紛和杏花一起鬧上了花間枝頭,拍照,摘枝,插瓶,野游,把春鬧上了極致。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上中學時的校園。位于十里河畔大同老一中的校園,那是我上高中的地方。校園的前院是一排辦公室,房前一排杏樹,使辦公室顯得既嚴肅又充滿活力。院子兩邊各有一片杏樹林子,那可是我們念課文,讀英語,背臺詞兒,練節目,散步消遣的好地方。一到春天,當滿樹的花骨朵兒逐步綻開笑臉的時候,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等著看杏花兒了。突然,一夜醒來,花,全開了,一簇簇,一團團,株株白雪壓枝,杏林白云滾滾,同學們都出來湊熱鬧,女同學們更是獨霸一方,三三兩兩結伴賞花,笑臉頻展,試看天下誰美?要與杏花一爭高下。滿校園都飄著一股淡淡的杏花香,大家都想著,快了,今年又要吃上酸甜可口的杏兒了。花潮鬧過,綠綠的青杏兒就壓滿了枝頭,眼瞅著變大變紅了起來。伴隨著莘莘學子們的不斷成長,杏兒也漸漸的熟了,每天仰著笑臉和同學們一起迎朝陽,送晚霞。但是,令人感嘆的是那時的學生沒有一個會想著要去摘一顆杏兒來嘗嘗。一天,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幾個同學從辦公室前的杏樹下走過,啪啪,兩顆熟透了的杏兒掉在了我們面前,我們一看,都準備繞過去,正好被走出辦公室的校長看見了,校長笑著說:“把它撿起來吃了吧”我們誰也沒撿,笑著準備走開。校長趕緊說:“撿起來,撿起來,不然可惜了”。我們一邊撿杏兒一邊說:“謝謝校長”,校長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一周后,學校教務處組織學生摘杏兒,各班拿著工具去領回來分吃,每個學生都能分到一大捧?,F在想起來,那時的學生,能在收摘季節吃上學校種的酸甜可口的杏兒,這是一個全體學生堅守規矩的良好風氣造就出來的必然結果。經過了多少年的探索,今天,這種守規矩的良好風氣在中華民族的身上又在重新回歸!隨著杏花的開放,春天正在回到中華民族每個人的身上!
清明節又到了
它不單單是一個節
它是什么
它是中華民族全部內容
中的第一成份
沒有它
就沒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承
它是我們大中華永不斷
續的一根繩
每當這一天來臨
中華民族
兩岸的
海外的
所有華人的子孫
都要放下一切
來祭奠自己的根
今年的清明
我在祭奠自己的祖先時
還要大喊一聲
中國人們
睜開眼睛
看看我們的上下五千年
真誠地祭奠祭奠我們的
民族魂
第一柱香
我要祭奠我們的三皇五帝
是他們
栽下了中華民族的根
是他們
始種下黑眼睛黑頭發
黃皮膚的——中國人
五千年后
今天的中國人身上
仍然沒有改變的
是他們留下的基因
第二柱香
我要祭奠春秋戰國時的
老祖宗
還有孔子 孟子 墨子 韓非子……
這些諸子百家的
圣人
是他們
把中華文化書寫初成
第三柱香
我要祭奠中華民族
永遠不能忘記的一位
大英雄
他就是
大秦帝國的創建者
秦始皇——贏政
是他
統一了六國
統一了語言
統一了文字
統一了車軌
統一了度量衡
把散亂的中華民族
第一次建成一統
沒有他
中國就是一個各自為政
的歐洲
沒有他
中華民族只能是沒有中
華二字的多國民眾
可惜我們中華民族沒有
一個祭奠祖先的大神壇
我們只能在心中祭奠
始皇贏政
兩漢三國
兩晉兩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哪朝哪代
沒有英雄
這就是我第四柱香
要祭奠的民族先宗
民族英雄岳武穆
轉戰一生不卸甲
留下怒發沖冠的
滿江紅
抗倭英雄戚繼光
是中華抗擊日寇的
第一人
日本發動的甲午侵華海
戰
大清水師的鄧世昌
誓死血戰
與敵艦相撞
同歸于盡
留下甲午海戰的驚天一
幕
讓我們手捧高香
永祭英魂
祭罷武魂祭文神
手捧高香遙天祭
祭奠書寫文化的大家先圣
看不厭屈原的《離騷》
讀不衰的唐詩宋詞元曲
明清小說更讓我們難舍難分
李白杜甫白居易
施耐庵 羅貫中
還有那驚天圣手曹雪芹
沒有他們
中華文化就算不上世界文明
偉大啊 中華
中華啊 偉大
因為我們有推動歷史前進更偉大的英雄
民國國父孫中山
引導中華沖出封建
沖向現代文明
陳獨秀 李大釗
和早期的共產主義者
給中國帶來偉大追求的夢
從此 在中國的大地上
開始了在馬克思主義
指引下的民族民主解
放的偉大斗爭
為抗擊日寇侵我中華
共產黨領導了可歌可泣
的東北抗日聯軍
楊靖宇 趙尚志
趙一曼 周保中
八女投江有冷云
七七事變蘆溝血戰
國軍趙登禹英勇獻身
臺兒莊血戰
平型關伏擊
狼牙山五壯士
戰戰出英雄
抗戰終于勝利
打敗了日本人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帶領人民求解放
建立共和國立奇功
全國人民捧高香
永遠祭奠
偉大的中華絕世英雄
毛澤東
歡呼吧!中國!
歡呼吧!一帶一路偉大事業!
翻開歷史的一頁又一頁
我們穿越回了幾千年以前
那時的中國人
已經懂的面向世界
走出去
把世界的吸納回來
改造成中華的文明
走出去
把我們自己的文化和經驗
傳播給世界
在中國人擁抱天蒼地茫的隊列中
一個永垂不朽的名字
—張騫
走在前面
在他的后面
一代一代的勇敢者走下去
蹚出了一條絲綢之路
惠及今天
到了大明朝
又出了一位不朽者鄭和
接過了和番通商的旌節
駕馭著我們中國自己制造的遠洋大船
帶著大中華的文化
漂洋過海
把絲路花雨灑向世界
他們帶回來的世界文化
潤澤著中華一直到今天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
偉大的中華民族
英雄不斷涌現
今天
中國共產黨經過幾代領導人的探索后
有幸出了一位好旗手
——習近平
他揮起手中金色的指揮棒
指揮全黨,全國,全民族
唱響了一曲一帶一路的交響樂
和世界各國奏出了偉大樂章的和聲
把一帶一路的合作搞的風聲水起
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舉
一帶一路是富強之舉
我們要聯合世界正義的能量
制止戰爭,繁榮經濟
我們要從一條漫長而古老的絲綢之路
我們要從一片遼闊而遙遠的絲綢航線
走向世界
一帶一路 萬歲!
中國萬歲!
已經是春天了
但雪還是不忍離去
昨兒晚上
又悄悄地下了一夜
偷窺人間
早晨起來
全白了
吸一口氣
沁潤心田
再看那一團團一片片的白
柔潤可愛
像情人的臉
真想張開雙臂
擁抱這所有白色的世界
羞澀的雪躲開了
再往后
開始融化
化成水
在腳下汩汩地流
凝成霧
往臉上柔柔地撲
像情人的淚
讓人心肺顫動
真想從心中伸出一條線
拴住這不忍離去的春雪
留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