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薇 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鋼琴學習的特殊性決定了開始學琴的最佳年齡是五歲左右。這一時期的幼兒,無論在體格和神經發育上還是在心理和智能發育上,都有異于學齡兒童。鋼琴的啟蒙教育是對幼兒基礎鋼琴知識的傳播,而教師在啟蒙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根據幼兒的身心特殊性使用有針對性的授課方式,才能事半功倍,為琴童今后的學琴之路打好基礎。
幼兒,是指1歲的孩子度過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1周歲到3周歲為先學前兒童,3周歲到6周歲為學前兒童。
1~3歲的幼兒,開始學會說話,想象開始萌芽,出現思維,這時獨立性逐漸體現。3~4歲幼兒,生活的范圍逐漸擴大,認識依靠行動,情緒作用較大,喜愛模仿。4~5歲幼兒,活潑好動,思維形象化,逐漸具有雛形。5~6歲幼兒,喜歡好學好問,抽象能力的萌芽開始出現,能夠掌握認知方法,顯現個性粗具雛形。
這個時期的幼兒觀察能力屬于描述對象的階段,具有直觀表達性。缺乏目的性、系統性、計劃性和持久性,其中缺乏目的性是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
此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從聽和說向看和寫的趨向中過渡發展,處于從日常生活到學習系統母語的過渡,并且是由口頭應答對話的語言向獨白式語言的發展。其中,幼兒對字形只有很模糊的印象,對字義的理解不確切是這一階段語言能力的突出特點。
此時期幼兒的記憶能力因思維逐具雛形,較1~3歲時期有顯著提高,記憶里的儲存時間延長,記憶的范圍變得更加廣泛,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均在發展,但隨著年紀的增加和學習方法的改變,有意記憶的發展更快,并且占到主導地位。有意記憶的快速發展是幼兒時期記憶能力中的顯著特點。
這個時期幼兒的想象能力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創造性想象逐漸變多,無意識性變少,能想象出很多生動的故事和情節。
幼兒通常會通過直觀看到的表象來認識外界的事物,他們對于知識的了解也只是形象的記憶,并不懂得知識的具體含義,所以在鋼琴啟蒙教學的實踐中會遇到一定阻礙。如果讓幼兒死記硬背音符的樣子、對應數的拍子、五線譜上的高低音譜號這些基礎知識,他們就會失去對鋼琴的學習興趣,越來越覺得枯燥乏味,剛開始對鋼琴彈出美妙聲音的興趣會逐漸減少。直觀性是幼兒學琴的特點之一。
這個時期幼兒的心理特征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琴的情緒波動大,不穩定,缺乏耐心,所以鋼琴的啟蒙教學中要對幼兒的學琴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上課時隨時注意幼兒的學琴情緒,發現情緒開始不穩定時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撫平他們的情緒,使課程能夠進行順利。
在鋼琴的啟蒙教學中,針對幼兒智力發展的特點,老師在引導幼兒接觸音樂時要在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范圍中,使用恰當的語言和方法,才能讓幼兒得到知識的掌握。模仿是這一年齡段幼兒重要的學習手段,所以課堂上要讓孩子不斷地模仿老師的動作,配以幼兒可理解的語言來加強他們的記憶。例如,在上課時通過畫著音符的卡片紙,指著卡片上面的音符,讓孩子跟隨教師大聲念出來,每講到一個知識點,就讓他們跟隨著教師說出聲,去模仿教師說出和做出的每一個動作,并讓家長在旁邊陪同,讓課程有效進行。
幼兒常常根據自己的具體生活經驗來理解成人的語言,因此,老師使用的語言一定要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可以多使用幼兒能夠理解的事物來舉例子,避免說過于抽象、專業的語言,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語態要和藹耐心。教學中多使用兒童化的語言,盡量用形象的解釋來幫助兒童理解新詞,這樣才讓幼兒聽懂學會。
只有在鋼琴啟蒙教學中把握好幼兒的心理思維特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幫助幼兒分析鋼琴中存在的知識點、旋律蘊含的情感,才能夠幫助幼兒去建立音樂的形象,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豐富他們的想象,使其感受到音樂中的內涵,才能引導幼兒對鋼琴的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才能,讓幼兒主動思考并且克服困難,自覺地完成鋼琴老師布置的任務,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為今后的學琴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