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呂嘉櫪,余芳
(陜西科技大學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西安 710021)
近年來,益生菌的研究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形成熱潮,益生作用已經被國際公認并不斷發現新的功能。國內外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菌體及其代謝產物具有抗氧化活性[1],主要表現在產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等一些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以超氧陰離子為底物的金屬酶,能催化超氧自由基發生歧化反應,在抗衰老[2]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過氧化氫酶(CAT)是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體內的末端氧化酶,其功能是催化細胞內過氧化氫分解,防止氧化[3]。
國內在乳酸菌產SOD酶和CAT酶方面的研究有報道,其中邢德明等[4-7]研究表明嗜酸乳桿菌、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乳酸菌在MRS肉湯培養基中均可以產生SOD酶和CAT酶;沈明華等[8-10]研究了乳酸菌發酵鮮牛乳產SOD酶活性的變化,其中有的發酵后SOD酶活性提高,有的變化不大。目前對于發酵鮮乳產CAT酶活性的研究相對較少,馬森等研究結果表明發酵乳中CAT酶活性比鮮乳的低;楊小幸等[11,12]研究了益生菌發酵果蔬過程中能產生SOD酶。
本實驗選用10株益生菌分別在MRS肉湯培養基、鮮牛乳培養基和蔬菜汁培養基中培養,研究它們在發酵過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1.1.1 原材料
荸薺、菊芋、油麥菜、芹菜、萵筍、鮮牛乳:西安華潤萬家超市提供。
1.1.2 菌種
保加利亞乳桿(Lactobacillusbulgaricus, LB)、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LA)、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P)、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ubsp., Bb)、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 LGG)、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 LCP)、糞鏈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 EF)、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es, ST)、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casei, LC)、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 LR):由陜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微生物研究室提供。
1.1.3 試劑
葡萄糖(生化試劑)、七水硫酸鎂(分析純) 西安化學試劑廠;酵母浸粉(生化試劑)、牛肉膏(生化試劑)、蛋白胨(生化試劑) 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硫酸錳(分析純) 西安東升化工有限公司;吐溫-80(分析純) 天津恒昊公司化學試劑廠;磷酸氫二鉀(分析純)、乙酸鈉(分析純) 天津市化學試劑廠;檸檬酸氫二銨(分析純) 天富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試劑盒、過氧化氫酶(CAT酶)試劑盒 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
QSX-280B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鍋 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JY-502電子天平 上海浦春計量儀器有限公司;YC-26L醫用冷藏冰箱 中科美菱低溫科技有限公司;DH-360電熱恒溫培養箱 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GNP-9160隔水式恒溫培養箱 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計 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1.3.1 MRS肉湯培養基
牛肉膏10 g,蛋白胨10 g,葡萄糖20 g,酵母浸粉5 g,硫酸錳0.25 g,吐溫-80 1 mL,磷酸氫二鉀2 g,乙酸鈉5 g,檸檬酸二銨2 g,七水硫酸鎂0.58 g,蒸餾水1000 mL,121 ℃高壓蒸汽滅菌20 min,備用。
1.3.2 鮮牛乳培養基
鮮牛乳于115 ℃高壓蒸汽滅菌15 min,備用。
1.3.3 蔬菜汁培養基
將荸薺、菊芋、油麥菜、芹菜和萵筍除去雜物,徹底清洗干凈,采用打漿機榨汁,過100目篩,備用。
1.4.1 10株乳酸菌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研究
將已活化好的10株乳酸菌按1%比例接種到MRS液體培養基中,37 ℃恒溫培養箱中靜置培養48 h,發酵液離心后,取上清液測SOD酶的活性。
1.4.2 10株乳酸菌產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研究
將10株乳酸菌菌種按1%比例接種到MRS液體培養基中,在37 ℃條件下靜置培養48 h,取離心后的上清液測定CAT酶的活性。
1.4.3 10株乳酸菌發酵乳產SOD酶活性的研究
將已活化好的10株乳酸菌接種到滅完菌的鮮牛乳中,37 ℃恒溫培養箱中靜置培養至凝乳,發酵乳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SOD酶活力。
1.4.4 10株乳酸菌發酵乳產CAT酶活性的研究
將10株乳酸菌接種到滅完菌的鮮牛乳中,在37 ℃下靜置培養至凝乳,發酵乳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CAT酶活力。
1.4.5 10株乳酸菌發酵蔬菜產SOD酶活性的研究
將已活化好的10株乳酸菌按1%的接種量接種到復合蔬菜汁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種的蔬菜汁培養基為空白對照,在37 ℃恒溫培養箱中靜置培養48 h,發酵液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SOD酶的活力。
1.4.6 10株乳酸菌發酵蔬菜產CAT酶活性的研究
將已活化好的10株乳酸菌按1%的接種量接種到蔬菜汁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種的復合蔬菜汁培養基為空白對照,在37 ℃恒溫培養箱中靜置培養48 h,發酵液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CAT酶的活力。
1.5.1 SOD酶測定方法[13]
采用羥胺法。
1.5.2 CAT酶測定方法[14,15]
采用可見光法。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MRS肉湯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48 h的發酵液測定SOD酶活力,結果見圖1。
圖1 乳酸菌發酵48 h時SOD酶活力變化
由圖1可知,10株乳酸菌在MRS肉湯培養基中均可以產生SOD酶。與空白組相比發現,LA產生的SOD酶最多,活力可達到38.45 U/mL,其次是LCP,LC,BL,活力依次為36.24,28.43,26.21 U/mL。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MRS肉湯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48 h的發酵液測定CAT酶活力,結果見圖2。
圖2 乳酸菌發酵48 h時CAT酶活力變化
由圖2可知,與空白組相比10株乳酸菌均產生CAT酶,其中LA產CAT酶活力最多,活力達到8.56 U/mL,其次是LCP和BL,活力依次是7.23,5.36 U/mL,其他幾株乳酸菌的CAT酶活力差別不明顯。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鮮牛乳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至凝乳的發酵乳離心,取上清液測定SOD酶活力,以菌株為橫坐標,SOD酶活力為縱坐標,繪制柱形圖,結果見圖3。
圖3 乳酸菌發酵乳48 h時SOD酶活力變化
由圖3可知,10株乳酸菌在鮮牛乳培養基中發酵48 h均產生SOD酶,其中, LA產SOD酶量最多,活力可達到50.34 U/mL,與在MRS肉湯培養基中相比SOD酶的活力提高了30%,其次是LCP,BL和LC,活力在47.51~39.45 U/mL之間,其他幾株菌產生的SOD酶相對較少。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鮮牛乳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至凝乳的發酵乳離心,取上清液測定CAT酶活力,以菌株為橫坐標,CAT酶活力為縱坐標,繪制柱形圖,結果見圖4。
圖4 乳酸菌發酵乳48 h時CAT酶活力變化
由圖4可知,以不接菌種的培養基為空白組,10株乳酸菌發酵鮮牛乳時均產生CAT酶,其中LA產CAT酶最多,活力達到9.89 U/mL,這與在MRS肉湯培養基中相比酶活力提高幅度較小,其次是LCP,BL,活力依次是8.56,6.57 U/mL,其他幾株乳酸菌的CAT酶活力差異不明顯。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蔬菜汁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48 h的發酵液離心,取上清液測定SOD酶活力,以菌株為橫坐標,SOD酶活力為縱坐標,繪制柱形圖,結果見圖5。
圖5 乳酸菌發酵蔬菜48 h時SOD酶變化
由圖5可知,以不接菌種的復合蔬菜培養基為空白組,10株乳酸菌均產生SOD酶,其中LA產SOD酶量最多,活力可達到118.56 U/mL,這與在MRS肉湯培養基中相比酶的活力提高了2倍,其次是LCP,BL和LC,活力在115.42~99.58 U/mL之間,其次是LP,LCP,ST,LR,SF和LB,產生的SOD酶相對較少。
以10株乳酸菌為菌種,接種到復合蔬菜汁培養基中,以不接菌的培養基為空白,取發酵48 h的發酵液離心,取上清液測定CAT酶活力,以菌株為橫坐標,CAT酶活力為縱坐標,繪制柱形圖,結果見圖6。
圖6 乳酸菌發酵蔬菜48 h時CAT酶變化
由圖6可知,10株乳酸菌發酵復合蔬菜培養基時均產生CAT酶,其中LCP產CAT酶最多,活力達到41.06 U/mL,這與MRS肉湯培養基相比酶活提高了5倍左右,其次是LA,活力是38.84 U/mL,其次是LC,BL,活力依次是31.27,28.53 U/mL,其他幾株乳酸菌的CAT酶活力與空白組相比差別不大。
10株乳酸菌在MRS肉湯培養基、鮮牛乳培養基和復合蔬菜汁培養基中都可以產生SOD酶和CAT酶,在MRS肉湯培養基中SOD酶活力在9.82~38.45 U/mL之間,CAT酶活力在1.25~8.56 U/mL之間;在鮮牛乳培養基中SOD酶活力在14.92~50.34 U/mL之間,CAT酶活力在2.25~9.89 U/mL之間;在蔬菜汁培養基中SOD酶活力在76.20~118.56 U/mL之間,CAT酶活力在11.12~41.06 U/mL之間。其中益生菌在蔬菜汁培養基發酵過程中產SOD酶和CAT酶的活力相對較高。
[1]張江巍,曹郁生.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乳品工業,2005,33(1):34-37.
[2]Huang J Z,Lemire B D.Mutations in the Cl elegans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ronsulfur subunit promote superoxide generation and prematuteaging[J].Mol Biol,2009,387:559-569.
[3]張坤生,田薈琳.過氧化氫酶的功能及研究[J].食品科技,2007,32(1):8-11.
[4]邢德明,李新華,袁慎亮,等.SOD乳酸菌高產菌株篩選鑒定及SOD分離純化[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6,35(2):156-161.
[5]高大威,朱光華,王立欣,等.三種食物中乳酸菌的親緣關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12,36(1):84-88.
[6]張鳳敏.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篩選[D].無錫:江南大學,2007.
[7]高晶.鼠李糖乳桿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1.
[8]沈明華.鮮乳及發酵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變化[J].中國奶牛,2008(2):45-47.
[9]馬森.發酵乳中SOD、CAT、GSH-Px、GST活性的變化[J].乳業科學與技術,2007,30(2):67-68.
[10]曾憲碧,劉清敏.雙歧多益生菌多功能酸奶[P].中國專利:CN101611738A,2009-12-30.
[11]楊小幸.果蔬酵素飲料制備及其抗氧化性能[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6.
[12]李雪,和興萍,陳丹,等.乳酸菌發酵混合蔬菜的初步研究[J].中國釀造,2016,35(9):176-179.
[13]徐東,趙建,黃漢昌,等.改良的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動植物組織中SOD比活力[J].食品科學,2011,32(6):237-241.
[14]劉硯韜,王振偉,張伶俐.過氧化氫酶活性測定的新方法[J].華西藥學雜志,2013,28(4):403-405.
[15]王華芳,展海軍.過氧化氫酶活性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科技創新導報,2009(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