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泉,王新惠,鄧婷,鄭自立,包莉民,劉達玉
(成都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成都 610106)
目前,無論是用豬肉或牛羊肉加工香腸、腌臘肉大多采用傳統的煙熏方法,用來煙熏肉制品的木頭通常為硬木,如橡木、楓樹木、香柏等[1]。煙熏可改善肉制品的色澤、殺菌和防止氧化、賦予煙熏香味[2],同時可減少肉制品水分、延長保存期等。但是,煙熏過程中產生許多有害成分會進入肉制品中,當有害物質達到一定的含量,將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煙熏過程中產生大量的致癌物多環芳烴化合物 (PAHs),可使人或實驗動物染色體發生突變或畸變[3-5]。
熏制食品中的高活性致癌物苯并(a)芘(BaP)有多個來源。首先,熏煙中含有這類物質;其次,肉類本身所含的脂肪,在熏制時燃燒不完全產生苯并(a)芘(BaP);另外,烤焦的淀粉也能產生苯并(a)芘(BaP)。據報道,新鮮豬肉熏前的BaP含量為0~0.04 μg/kg,熏后即增加到1~10 μg/kg;熏前香腸中的BaP為1.5 μg/kg,熏后最高可達88.5 μg/kg[6]。
傳統的煙熏方法安全性差、工藝繁瑣、生產周期長等缺點,傳統煙熏方法使肉制品中帶有高活性的致癌物苯并(a)芘(BaP),此外,采用亞硝酸鹽發色也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安全性[7]。使用液熏法不但可以克服傳統煙熏法致癌物的產生,而且操作方便,液熏時間短,需要空間小且無污染,對產品保鮮、防腐均有良好效果,液熏法取代傳統煙熏法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8]。
烤香味美拉德反應產物:自制[9];
甜面醬;滬釀3.042米曲霉、產酯酵母(安琪):實驗室保藏;山楂核煙熏香味料I號:濟南華魯食品有限公司;紅曲紅:廣東天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維生素C(AR):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食用鹽、釀造醬油、辣椒面、花椒面、味精、胡椒面、白砂糖、白酒等。
SH-020恒溫恒濕試驗箱 上海上器集團試驗設備有限公司;LRH系列生化培養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YK12型絞肉機 廣州榮安商貿有限公司;JA3103N型電子天平 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R-400色差計 柯尼卡美能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1.3.1 基礎配方
以配10 kg豬肉的香腸調料為例,以張炳全的特色香腸調料的配制中的配方為基礎進行優化[10],改進基本配方見表1。
表1 基礎配方Table 1 Basic formula g
復合香料粉配比:八角24,桂皮25,山奈15,草果13,小茴香18,肉豆蔻3,上述香料分別經Φ1.5 mm篩網粉碎機粉碎后分開稱量后混合均勻。
對于牛肉香腸調料配方有所調整,如牛肉香腸調料配方中紅曲紅用量可減50%,對于膻味較大的羊肉香腸,胡椒面、復合香料粉各自用量可增加20%左右。
1.3.2 感官評定
氣味判定方法:由5名感官評定員組成風味評定小組,采用聞香紙浸入樣品中1~2 cm深,然后在離間香紙約2~3 cm處通過鼻孔吸氣,每次2~3 s,根據產品煙熏味和香味進行打分,最高得分為20分,最后取單項平均分。
滋味判定方法:由5名感官評定員組成風味評定小組,對產品進行滋味評定,每人給出評定滿分為20分,最后取單項平均分[11]。
色澤判定方法:用CR-400色差儀測定樣品L*(亮度)、a*(紅度)和b*(黃度)。測定時將香腸切成1 cm薄片,用聚乙烯薄膜將背側面壓平,然后進行測定。每個樣品每一片測3個點,共6個重復,取其平均值,具體評定見表2。
表2 感官味評分標準表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table
1.3.3 香腸調料中烤香味調料含量的優化
香腸調料基本配方見表1,而烤香味調料添加量(以豬肉重量為基準,下同)分別為0.5%,1.0%,1.5%,2.0%,2.5%,3.0%,使之與其他調味料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切好的碎肉中進行滾揉,腌制4~5 h,腌制溫度控制在4~6 ℃,待原料腌制透出缸,進行灌腸。將灌好的香腸送入烘箱,開始時烘房溫度掌握在50 ℃左右,在4 h后逐漸升溫,但是溫度最好不要太高,防止出油。烘烤35~40 h后,關閉烘箱,待其在烘箱內冷卻后取出,防止腸衣干燥,脫離肉片。最后將香腸蒸熟切片,按表2標準進行滋氣味評價。
1.3.4 香腸調料中山楂核煙熏液含量的優化
香腸調料基本配方見表1,而山楂核煙熏液I號添加量分別為0,1%,2%,3%,4%,5%,使之與其他調味料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切好的碎肉中滾揉,香腸具體制作過程同上。最后將香腸蒸熟切片,按表2進行滋氣味評價。
1.3.5 香腸調料中紅曲紅含量的優化
香腸調料基本配方見表1,而紅曲紅添加量分別為0.2‰,0.4‰,0.6‰,0.8‰,1.0‰,1.2‰,使之與其他調味料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切好的碎肉中腌制4~5 h,香腸具體制作過程同上。最后將香腸切片,測定其色差,以紅度值(a*)作為主要指標,蒸熟后按表2進行滋氣味評價。
1.3.6 香腸調料中維生素C含量的優化
香腸調料基本配方見表1,維生素C添加量分別為0,0.05%,0.10%,0.15%,0.20%,使之與其他調味料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切好的碎肉中腌制4~5 h,香腸具體制作過程同上。最后將香腸切片,分別在第1,2,6,10,14,18,22,26天測定其色差,以紅度值(a*)作為主要指標,蒸熟后按表2進行滋氣味評價。
燒烤美拉德反應產物的添加可賦予香腸特別的風味,不同的添加量對香腸風味的影響較大。
圖1 香腸調料中烤香味調料添加量對香腸風味的影響Fig.1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roasting flavor seasoning in sausage seasoning on sausage flavor
由圖1可知,香腸調料中的烤香味調料的添加量在0.5%~2.0%之間時,隨著燒烤味產物添加量的增加,香腸的風味逐漸變好,在燒烤味產物添加量在2.0%時,香腸風味達到最佳,隨著烤香味調料添加量的進一步增加,香腸的風味因烤香味濃度過大而逐漸變低。
山楂核煙熏液是香腸調料的關鍵原料,它可賦予香腸特別的煙熏風味,不同的添加量對香腸風味的影響明顯,詳情見圖2。
圖2 香腸調料中山楂核煙熏液添加量對香腸風味的影響Fig.2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hawthorn seed liquid smoke in sausage seasoning on sausage flavor
由圖2可知,香腸調料中的山楂核煙熏液I號的添加量在2.0%以內時,隨著山楂核煙熏液I號添加量的增加,香腸的風味逐漸變好,在山楂核煙熏液的添加量在2.0%時,香腸風味達到最佳;隨著山楂核煙熏液添加量的進一步增加,香腸的感官得分因煙熏味濃度過大而逐漸變低。這是由于煙熏味道過濃,掩蓋了香腸本身的風味,同時濃度過大造成對鼻的刺激過大,引發不適感。
紅曲紅可對香腸進行著色,可令香腸顏色紅潤,刺激食欲;不同的添加量對香腸顏色影響明顯,見圖3。
圖3 香腸調料中紅曲紅添加量對香腸顏色的影響Fig.3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Monascus red in sausage seasoning on sausage color
由圖3可知,香腸調料中的紅曲紅的添加量增加,香腸的顏色逐漸加深,在紅曲紅的添加量在0.8‰時,香腸顏色與鮮瘦肉顏色相近,達到最佳;隨著紅曲紅添加量的進一步增加,香腸的顏色由紅色逐漸變黑,感官得分因紅曲紅濃度過大而逐漸變低。另外,紅曲紅的添加量對香腸滋氣味沒有顯著影響。
維生素C可對香腸進行護色,保持香腸顏色不變或變化較小,不同的添加量對香腸顏色影響明顯,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香腸色澤下降嚴重,在調料中加入詳情見圖4。
圖4 香腸調料中維生素C添加量對香腸顏色的影響Fig.4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vitamin C in sausage seasoning on sausage color
由圖4比較可知,隨著時間推移,各組色澤(紅度值)均在下降,對照組(Vc添加量0)紅度值下降最為明顯。維生素C添加對紅曲紅色素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在第1,2,6,14,26天不添加維生素C組與維生素C添加量為0.05%組的a*(紅度值)差值分別為2.11,1.62,3.17,3.34,3.21。根據NBS單位色差值感覺色差程度判斷,可知不添加維生素C組與維生素C添加量0.05%組色差在第6天前存在較小色差,感覺明顯;在第6天后2組顏色存在較大色差,感覺很明顯。另外,不同添加量的維生素C對紅曲紅的護色效果存在小差異,色差存在小色差,感覺輕微,即隨著香腸調料中維生素C的添加量增加,護色效果變化不明顯,紅度值(a*)并沒有顯著變化。考慮到成本,在香腸調料中添加0.05%的維生素C對紅曲紅色素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且為香腸提供一定的維他命素。
在工業化生產中,按照每缸100 kg調料計(可腌制豬肉1000 kg),燒烤味產物添加量為2 kg、山楂核煙熏液2 kg、紅曲紅0.008 kg、甜面醬4 kg、Vc 0.05 kg,微調基礎配方中的紅糖末和糯米酒用量、其他調料具體添加量見表3。
表3 優化配方(每缸100 kg調料)Table 3 Optimized formula(100 kg seasoning per jar) kg
和好的調料可按240 g/包進行包裝,然后在65 ℃滅菌30 min。每包調料可腌制鮮肉3 kg,加蓋腌制2 h后方可灌入干凈的腸衣,扎成15~20 cm的小節,用約40 ℃溫水將腸衣表面洗凈,然后用針扎孔排氣,置于通風干燥處晾曬15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香腸時,宜在氣溫10 ℃以下使用;當氣溫超過10 ℃時,必須將制好的香腸放在冰箱冷藏(0~4 ℃)保鮮腌制,存放3~5天后取出晾于通風處即可;當溫度超過20 ℃時,微生物易使香腸變味,不宜加工制作香腸。
在低硝條件下,即亞硝酸鈉的添加量為0.02 g/kg時,紅曲紅色素添加量為0.08 g/kg,Vc添加量為0.50 g/kg,能很好地替代70%亞硝酸鈉發色。在制作牛肉香腸調料時,紅曲紅用量可降低50%;制作羊肉香腸調料時,復合香料粉和胡椒面各自用量可增加20%左右。
產品采用避光彩色聚乙烯包裝袋,室溫保存90天仍有較好的著色效果。經檢測,實現降低亞硝酸鹽用量70%左右,傳統產品亞硝酸鹽殘留30 mg/kg,配方優化后產品亞硝酸鹽殘留在3 mg/kg以下,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直接煙熏多環芳烴[苯并(a)芘]殘留量一般在5 μg/kg左右,新產品多環芳烴[苯并(a)芘]含量減少90%左右,新產品多環芳烴[苯并(a)芘]殘留量標準可控制在1 μg/kg以下,達到歐盟限制于1 μg/kg的標準。
實驗結果表明:香腸調料烤香味調料最適添加量為2.0%,最佳紅曲紅添加量為0.08%,山楂核煙熏液最佳添加量為2.0%,維生素C最佳添加量為0.05%。在香腸調料中加入紅曲紅,可明顯提高香腸色澤,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香腸色澤下降嚴重。Vc對紅曲紅色素有較好的護色作用,添加量0.05%護色效果較好。
采用低硝免熏方法可大大降低香腸中多環芳[苯并(a)芘]含量,產品中亞硝酸鹽含量降低至原來的30%,同時產品色澤、風味可達到傳統標準。在制作牛羊肉香腸調料時,產品配方可酌情調整,如制作牛肉香腸調料時可減少配方中紅曲紅用量50%,羊肉香腸調料可增加香辛料及胡椒面用量20%除膻。
[1]謝姣,王華,任廷遠,等.煙熏技術的研究[J].肉類工業,2011(1):54-57.
[2]朱易,汪敏,田銳花,等.煙熏肉制品的危害及控制[J].肉類研究,2011,25(12):44-47.
[3]崔國梅,彭增起,孟曉霞.煙熏肉制品中多環芳烴的來源及控制方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0,31(3):180-183.
[4]Andrzej Stolyhwo,Zdzislaw E Sikorski.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moked fish-acritical review[J].Food Chemistry,2005,91:303-311
[5]Sebastian P,Bruneau D,Collignan A,et al.Drying and smoking of meat: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5,70:227-243.
[6]趙月蘭,秦建華.苯并芘對動物性食品的污染與檢測[J].中國動物檢疫,1996,13(2):15-16.
[7]鐘耀廣,南慶賢.亞硝酸鹽的發色機理及安全性問題[J].肉類工業,2001(5):47-48.
[8]謝姣,王華,任延遠,等.煙熏技術的研究[J].肉類工業,2011(1):54-57.
[9]肖龍泉.利用豬骨開發肉味調料及其應用研究[D].自貢:四川理工學院,2015.
[10]張炳全.特色香腸調料的配制[J].農家顧問,2008(12):44.
[11]馬永強,韓春然,劉靜波.食品感官檢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