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
二十多年前在得克薩斯讀書時,一天,一幫中國留學生在一起閑聊,話題是東方人和西方人對所謂“性感”的不同認識。這次聊天中一位訪問學者的一句話卻讓人至今難以忘懷。這位老兄當時年過五十,對我們這些二十來歲的毛孩子的各執己見,全不理會,也不批判,而是愣頭愣腦地問:“美國人說的這個性感,是不是就是‘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的意思?!”
大家先是本能地質疑這種似是而非的描述,后來又不禁異口同聲地說:“對,沒錯!”男人應該什么樣,女人應該什么樣?這類問題,本來就沒有整齊劃一、完全正確的答案。但大家都覺得這位老兄的解釋既樸素直白又詼諧乖巧,形象生動,入情入理,機智狡黠。
當時那年代,國人對于“性感”二字在公開場合尚不善于啟齒,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那時候,大家討論的問題都比較具有社會性,比如說,國家干部應該放下領導架子,實實在在地當人民的公仆;知識分子,應該虛心學習,而不應該自命不凡,大擺知識分子臭架子。其實,仔細想想,所謂架子的問題跟性感問題其實也相去無幾。
什么是架子?簡練準確地說,架子就是標準職業形象。唱戲的一出場,唱念做打,一招一式,講究的是做派。飛行員上崗前穿行于機場廳堂,表現的是自信、親和與干練。律師幫你打官司,你希望他思路清晰、能言善辯、精明強干。醫生為你做手術,你希望看到醫生嚴謹自律、老練沉穩、精準善斷。正所謂“賣什么吆喝什么,干什么像什么”。
我們對官員架子的看法就苛刻了。其實,當官員也是一種職業。仔細想一想,說一個領導平易近人,前提是先有架子,然后是自然地放下架子。讓你覺得沒架子,其實還是有架子。當你的一般預期覺得他本來不該平易近人的時候,他卻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這才是讓你驚喜,值得稱道的。如果原本就該平易,或者一直就非常平易,根本就不是近人,也無所謂近人。
領導有領導的責任,領導有領導的架子,如果這種架子是職業的需要,我們要尊重和欣賞這種架子。當官就要像當官的樣。
李雪健演藝生涯早期曾經主演一部電影叫作《鋼銼將軍》。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市領導為了接近群眾決定取消自己的轎車而走路上班,已經退休的鋼銼將軍,依然快人快語,剛正果斷,看到報紙報道后,如此評論:“胡鬧!只要市領導能把市里的工作搞好,為老百姓辦實事兒,別說坐轎車,我們寧肯讓他坐火箭。”
倒也是,兩袖清風,但無領導能力的人,再沒有架子,也不能稱為好領導,只能說是個好人。為民謀利,努力辦事而不損公肥私,架子大一點,也未嘗不可,職業和責任使然。
像男人的男人和像女人的女人,可謂性感;對架子拿捏得體的人干什么像什么,可謂職業。一個職業有一個職業存在的理由和特點。
干啥“像啥”,前提是得要有標準“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