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平+于心
除了原發性痛風由遺傳基因引起外,多半的痛風都是“酒肉病”,是由于飲食習慣不好、愛喝酒愛吃高嘌呤的食物造成的。這病很難斷根,多半靠飲食調養。
酒對痛風的影響相當直接,喝完必痛,特別是啤酒,所以一定要禁。有應酬了,或者饞了,怎么辦呢?用紅酒代替,紅酒酒精含量低,少量飲用影響不大。
至于高嘌呤的肉類、豆類、海鮮類,能不吃最好,在痛風不發作的間隔期定量食用也無大礙,但不能煎炒烹炸鹵,得用清水煮,就是汆,汆熟后蘸著醬料吃。讓痛風患者聞而嘆氣的“高嘌呤代言人”火鍋也能吃,只是不能吃辣火鍋,得吃清湯火鍋,涮的順序也是先素后葷,先涮菜,后涮肉,一天二兩,絕對安全。雞蛋和牛奶則完全不需要忌,不僅不需要忌,而且還應該成為主力軍——牛奶雞蛋是痛風患者最優質的蛋白質食物源,人不吃蛋白質,身體扛不住。
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能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丟開這些專業術語,基本上大家都有這么個共識:主食越粗越好,越精細營養損失越大。結果醫生的專業觀點居然是,痛風患者一定要吃細糧,因為粗糧里含有高嘌呤!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這個“1”,后面才能無限制地加“0”。痛風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關鍵在于你管不管得住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