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媽媽
孩子的成長道路漫長,一次成功或一次失敗,都不是大事。但作為家長,更要重視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信心和面對挫折的勇氣,千萬別讓“別人家孩子”成為自己孩子成長過程的陰影。
女兒小晶最近遇到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那就是鋼琴6級考級成績下來了,她沒有通過。這個結果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進入五年級以來,作業量加多,小晶對書面整潔度要求過高,速度實在有些慢,每天做完作業就得在晚上9點之后。于是,為了顧及鄰里感受,她就無法練琴,所以,練習時間確實不夠。加之考級臨近時趕上期末考試,復習加作業,使得抱佛腳的時間也沒有了。偶然性,其實是這個情況所有孩子都可能面臨,臨場發揮也有問題。即使是同樣的情況下,畢竟也有通過的孩子。所以,主因還是我們自己抓得不緊,未能利用好時間。
已經如此了,現在是如何跟小晶溝通的問題。小晶是一個心重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有些高,怕她一時接受不了,更怕她知道熟悉的幾個朋友都過了,失去信心。于是我在知道的當晚,并沒有將消息告訴女兒,又請通過了的同學家長不要讓同學和小晶溝通成績,直到第二日晚上,舞蹈課結束,接她回家的路上,才緩緩向她道來。
那時的北京,天格外晴朗,一顆明亮的星星熠熠生輝。我牽著女兒的小手,帶她看看星空,緩緩給她讀了蘇東坡的《留侯論》:“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再告訴她,“從古至今,凡是成功做大事的人,都不會因為突然降臨的噩耗或者被無故冤枉而震驚、不開心,而是積極的尋找解決辦法……現在,真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之所以現在才說,是怕影響你上舞蹈課的心情,萬一分神傷著自己,但是畢竟最終還是要溝通的。”我口氣和緩地將考級失敗的消息說了出來,小晶聽到以后先是震驚,然后再問我其他人的成績。我告訴她其他同學的成績,然后非常肯定地說:“媽媽不拿你和別的孩子比,媽媽只看你自己的進步和成績,只拿你和你自己比。”最后幫她娓娓分析考級為何失利的原因。
意料之中,女兒也有自己的擔憂:“媽媽,我到了學校,他們都會來問我,我怎么辦?”
“沒關系,媽媽已經和他們溝通過了,沒有人會來問你。”我話音剛落,頓時她表情輕松了一些,然后不再說話。
回到家后,她躺在房間的地板上一言不發,但是沒一會兒,她起來了,然后開始寫作業。期間,我也有些擔憂,試著鼓勵她。但我看到她當晚寫的一篇作文,不僅引用了孔子的名句,而且還加入了四季的排比描寫,非常精彩。然后這個半大的孩子非常認真地對我說:“媽媽,你看我沒有特別傷心,對不對?雖然我的鋼琴沒有比過他們,可是我也努力了。我學會了那么多古詩詞,我今天晚上還寫了這么一篇很好的作文,我也很棒,對不對?”我松了一口氣,最擔憂的就是孩子沒了自信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現在她調節得這樣好,我也可以無憂地入睡了。
這件事能處理得這樣好,說起來還是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遇到過那個永遠無法超越的“別人家孩子”。諸如,遇到叔叔阿姨沒有打招呼時,“你看,別人家孩子特別有禮貌,見到大人總是喊人……”吃完飯沒有幫著刷碗時,“你看,別人家孩子每天都幫著媽媽做家務……”沒有選拔上參加市里的匯演,“你看,我看見的都是別人家孩子,就不見你……”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無處不在,永遠無法超越,不管我取得了什么進步,他必然會做得比我更好、更出色。說起來,其實我的父母已經是非常理性了。但在很多家庭里,“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是壓迫在每個幼小孩子心頭的噩夢。很多孩子會想:“媽媽一定不愛我了,不然為什么總是說別人家孩子的好?”或者極端的一些想法:“既然別人家的孩子那么好,那么讓她來給你當孩子好了。”孩子的賭氣話,往往只是讓家長一笑了之,但這話其實是值得深思的,因為背后藏著的是孩子嚴重缺失的安全感和永遠對自己無法培養起來的信心。
晶爸在知道小晶的考級成績后,悶悶生了很久的氣。我相信他愛女兒的心比自己絕對不少一分,然而晶爸這個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長大的孩子,如今也正在無意中把自己缺失的安全感傳遞下去,繼續拿“別人家孩子”壓迫著自己的女兒。于是,不管是考試還是比賽出成績了,晶爸第一時間不是表揚小晶,而是先問其他孩子的成績。我了解他的心情,卻也深知他無意中打擊了自己孩子的信心。
我相信,每個孩子的都有自己的出色之處,而作為家長,所要做的是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信心,陪伴他們走出心里的挫傷。失敗從不可怕,正如成功也絕不永恒,幼時適當地經歷挫折,會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發現自己的不足,平和地欣賞別人的成功,才是家長該研究的功課。
于是這個晚上,我又像之前強調過一萬遍的一樣,再次對小晶強調:“寶貝,媽媽愛和在意的從來都只是你,不是別人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