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9月29日定為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主題為“My heart your heart”,意為關愛心臟健康,你我共同承諾,將心比心。據《中國心血管報告2017》統計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已達2.9億,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為了遏制心血管疾病的迅猛發展,提高人民對心血管健康的關注,2018年9月27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心臟日健康科普教育主題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旨在宣傳心臟健康知識,指導市民采取必要的措施遠離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次活動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辦,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各委員單位醫院支持,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家庭用藥》雜志社協辦。
名醫講座,權威科普
2018年世界心臟日健康科普教育主題會開幕式由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錢菊英教授主持。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方唯一教授和上海市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譚鳴教授出席開幕式并發言。
方唯一教授表示,去年我們依托大數據的發展建立了心血管健康指數,通過指數參考,給各地政府和醫院對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參考,就數據來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且呈現低齡化、農村發病率高于城市發病率等特點,由此觀之,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極少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以及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相關疾病的控制不佳,導致了心血管病的高發。
譚鳴教授表示,上海市醫學會長期致力于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醫學衛生科普宣傳、健康教育活動,每年都舉辦各種科普宣教活動。舉辦“世界心臟日”的科普宣教活動,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對心血管病及其危險因素的認識,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學會正確保護心臟。
開幕式后,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魏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血管內科張瑞巖教授主持了名醫講座,分別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梁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方唯一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錢菊英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李勇教授作了相關講課,內容通俗易懂,涵蓋了基礎的心血管疾病知識,還涉及到了大眾所關心的“支架”話題,以及血壓如何管理等。有聽眾表示,自己是多年的高血壓患者,以為只要吃藥控制好血壓就行,殊不知,血壓的控制除了吃藥有很多講究外,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知識展板,學以致用
此外,在講座會堂內還排放了50塊有關心血管疾病的知識展板,展板內容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其內容涵蓋了心血管病的相關知識,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本知識和救治要點,以及有利于心血管的食物和運動等,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學習,甚至有認真的市民拿起手機拍照,做起筆記。誠摯希望,通過這樣全方位的科普主題教育活動,市民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收獲滿滿。
專家義診,免費咨詢
作為科普教育活動的重點項目之一——專家咨詢,一直深受著市民的熱烈歡迎。現場由上海市醫學會組織的各大醫院的20余位心血管病專家位列會廳,許多市民也是慕名而來,帶上自己的病史資料,自覺排起了長隊,等待義診。
此次科普活動可謂全方位,包括了科普講座、知識展板、專家義診三大環節,活動現場還發放了心臟日展板手冊,以及《家庭用藥》心血管特輯。500余名市民前來參與心臟日主題活動,不僅現場有收獲,回家也能繼續知識的延續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