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林
2018年3月9日下午5點,曾經擔任過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和省政府機關黨委書記的丁四金給我發來一條微信。我知道丁四金退休以后得了一種大病、很重的病,幾次到上海治療。最近幾年一直在家休養。我沒有想到他會發這樣一條微信,沒想到重病中的他還一直關注、關心著慈善事業、慈善人。
我是從單位回家后看到這條微信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得我好感動、好激動,連晚飯都顧不上吃了。
我和丁四金是老相識、老朋友了。從1999年秋季開始,之后連續的幾年里,我每年都要去安徽的大別山區考察、做助學項目。每次去那里時,作為分管慈善工作的民政廳副廳長,丁四金都和我同去。帶著我,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桓;帶著我,走訪一個個貧困學生的家庭;帶著我,走進大山中的學校。
這位廳長的熱情、細致,特別是他對山區貧困群眾真摯深厚的情感和對民政、慈善工作的熟悉程度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感動、感染著我。
我知道丁四金是安徽的老民政了。我曾記述過1991年華東水災發生后,民政救援的一段經歷,其中就寫到了丁四金。現摘錄一段,也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丁四金。
得知民政部派救災專員到安徽考察,安徽民政廳委派丁四金到蚌埠火車站接站,并陪同民政部的同志在災區考察、慰問。多年之后,丁四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他說,他們于6月14日下午從合肥出發。當時,天正下著瓢潑大雨。他們乘坐的北京吉普,仿佛一葉沖鋒舟沖過一段段被水淹沒的公路。車行至鳳陽門臺子時,前方幾十米長的路段水深流急,吉普車排氣管進水,突然熄火趴窩了。車子隨時有被水沖走的危險,他們急忙跳下車救急。路兩旁的群眾得知丁四金這位個子不高、身體單薄,渾身濕透的同志和車上的人頂風冒雨不顧危險為的是安徽救災大事,即刻呼朋引伴,紛紛下水,將車子推上了高處的公路。這時,天黑雨急,車子依舊發動不了,沒有手機,更沒有現在的電腦,無法與外界聯絡。無奈之下,他們攔下一輛大貨車,連人帶車拖到蚌埠,這才如期接到民政部派來的救災專員。
在火車上3天3夜,一直沒有好好休息過的史懷恩、蔣傳高與在大雨中奔波了一夜的丁四金一見面就立馬談起了安徽眼前的水災。他們其實都很累、都很餓了,只是沒有覺察罷了。細心的丁四金急忙在路邊找到一個餐館讓一行人簡單、匆忙地填飽了肚子,而后沒有片刻停歇便開始了馬不停蹄的災區考察、慰問。他們從蚌埠市郊開始,經五河、懷遠,到蒙城、阜南、潁上。他們看到,田野里尚未來得及收割的麥穗成片成片地倒伏發芽,公路上翻曬的麥粒已經發霉變黑。淮河水翻滾的波浪里一堆堆麥垛起伏跌宕,還隱約可見趴在麥垛上驚恐萬分的雞鴨蛇蛙,不時有已淹死的牛羊豬禽順流而下,場面慘不忍睹。他們看到,許多村民的房屋在大雨和洪水的沖擊、浸泡中倒塌了,一些學校也被洪水淹沒,孩子們無法上課。安徽的10個行蓄洪區當時已經啟用了5個。面對這異常嚴重的災情,史懷恩、蔣傳高十分震驚,大雨就像是直接砸在他們的肩頭,洪水就像是在他們的心里肆虐。第三天,他們在丁四金的帶領下,抵達災情十分嚴重的阜陽。當夜,史懷恩、蔣傳高和丁四金等省民政廳的同志研究對策。他們說,沒想到安徽的災情如此之重,損失如此巨大。史懷恩說,依他多年的查災、救災的工作經驗,災情還會繼續發展,很有可能要發生多年未遇的大災。他說:“我們必須連夜給民政部起草報告,以引起高度重視,做好救大災的準備。”史懷恩的語氣充滿了焦慮和擔心,他們的心中都沉甸甸的。說干就干,史懷恩、蔣傳高口述,丁四金往電報紙上謄寫。他們當時落腳的地方沒有傳真,史懷恩簽發后就以特級電報的方式連夜把報告發往民政部。
就是這樣一個丁四金,在退休之后、重病之中,依舊關心著“扶危濟困”慈善事業,他在微信中向我推薦了馬鞍山市慈善總會的秘書長吳雄。他在微信中寫道:馬鞍山市慈善總會秘書長吳雄,自馬鞍山慈善總會成立就在那里工作,從小職員干到現在,已經20多年。盡管慈善會扶危濟困的任務很重,工作很多,工資待遇又比較低,但吳雄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還在慈善會無怨無悔地工作著。丁四金在微信中說:“像這樣的同志現在不多了,我個人有個想法,就是請你到馬鞍山對吳雄做個專訪,并進行宣傳報道。”還說,“如果你同意來,我陪你去。”
我真的好感動。我事后得知,上海的專科醫院還建議丁四金到上海的醫院做第二次手術呢!在這種情況下,他老兄還說要陪我從合肥到馬鞍山,這怎么能不讓我感動呢?
丁四金向我推薦的吳雄,其實我也很熟悉,正像丁四金介紹的那樣,吳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慈善工作者。20年前,他剛到馬鞍山市慈善總會那會兒,我就在全國的慈善工作會議上見到他。那時,慈善工作者中的年輕人還不多,所以他引起了我特別的注意。他個子不是很高、人也不胖,很干練、很精神、很健談、很真誠、很熱情的一個小伙子。與他交流中,發現他對慈善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很接地氣,很有見地。那以后,我發現在安徽馬鞍山的工作一直是最引人關注、最突出的。每次見到他,他都會繪聲繪色地向我介紹馬鞍山的慈善工作,還特別向我介紹他們慈善會的會長周林興,使我和這位會長也成了好朋友。我發現正是這位會長的知人善任,放手讓年輕人挑重擔、大膽干,才有了吳雄的出色業績。
2011年,中華慈善總會創建了“慈善文化進校園”的精神慈善項目,那時大家對這個意義深遠的項目還不是很熟悉、很理解,所以在全國的試點推進得并不是很順利。那時候,我通過電話找到吳雄。吳雄果然非常爽快地答應承擔試點工作,并很快制定了非常到位、非常周密的工作規劃。我記得很清楚,馬鞍山的項目啟動儀式是捐贈單位最滿意的。接下來,他們的工作也是最扎實、成果最顯著的單位之一。中小學生的征文水平都很高,入選作品在《慈善》雜志刊發后,社會反響很大。
2016年9月,我有幸和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宏塔同去馬鞍山,參加馬鞍山市宣傳貫徹《慈善法》暨“慈善一日捐”的活動,市里的活動結束后,我們又一同到含山縣,參加在那里舉行的“含山縣‘慈善文化進校園’啟動暨《慈善讀本》捐贈儀式”。這項活動,使馬鞍山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又邁向了一個新的、更高的臺階。這項活動也是由吳雄與中華慈善總會的相關同志積極策劃的。
馬鞍山的慈善工作一直都是很活躍、很有創新性的。這活躍的、創新性極強的慈善工作中又總有吳雄的身影。
比如,2018年1月12日,吳雄與市慈善總會的同志們一起來到含山縣仙蹤鎮金洼行政村貧困大學生范明亮家,為其送去1萬元慈善救助金,以幫助范明亮治療疾病。范明亮家是該村的貧困戶,大學畢業后四處打工謀生。2016年,他不慎患上尿毒癥。2017年9月,他在安徽省立醫院做了換腎手術。雖然醫療費用較高,但由于馬鞍山市出臺了健康扶貧新政,他個人自付僅花了1萬元左右。為進一步減輕范明亮的醫療負擔,馬鞍山市慈善總會又為他送來1萬元慈善救助金。這一天,正在家里休養的范明亮,接過慈善救助金后感動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愛。”范明亮表示,他現在要好好地把身體養好,將來一定多多回報社會。
緊接著,吳雄和市慈善總會的同志們又在馬鞍山花山區解放街道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向解放街道捐贈價值11000元食品,現場向95戶特困家庭發放牛奶、橙子,讓困難群眾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人們都看到了吳雄忙碌的身影。
那時候,吳雄告訴大家,新的一年,馬鞍山市慈善總會將通過加強隊伍建設,規范內部管理,打造陽光慈善,來進一步提升詩城慈善公信力。他微笑著呼吁馬鞍山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一起攜手大慈善,迎接新時代,努力為馬鞍山慈善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攜手共建和諧文明的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