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芳 四川省廣安第二中學校
水彩畫最早起源于歐洲,并且有相當長的歷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繪畫種類。水彩畫具有明快、高雅、清晰等藝術特色。在18——19世紀的英國,水彩畫藝術更是以精美而享譽世界。水彩畫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水色交融,通過濕潤流暢、清新透明的藝術特色,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特別的抒情感受。在水彩畫中有干、濕和粗筆等多種畫法,為人們帶來一種特殊的審美享受。水彩畫的藝術特征一般分為以下幾點:
在水彩畫中最重要繪畫技巧就是對水的運用,水的作用不僅能夠對顏料進行稀釋,調節濃淡,水還具有濕潤、沖洗和銜接等功能,從而使得水彩畫產生出一種流動的韻律美。此外,在水的稀釋作用下,淡薄的色彩就會和紙張巧妙地結合,形成一種透明亮麗的美感。水彩畫中水和色的運動和諧,使得色彩形成了冷與暖、明與暗的一種和諧美。水彩畫中,用水的多少以及行筆的快慢都可以使整個繪畫的過程變得奇妙多變。由此可見,一幅優秀的水彩畫離不開對水質特征的認識。
色彩在任何繪畫種類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繪畫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夠給人們帶來內心上的沖擊。在水彩畫的繪畫創作過程中,要講究色彩的構成,那么首先就需要對色彩產生的源頭去觀察和分析,并找出色彩變化的規律,揭開色彩的神秘性,讓變化莫測的色彩變得更加的清晰、穩定,這樣才能夠掌握色彩的運用。另外,色彩的情感性也是影響繪畫審美的重要因素,色彩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強的主觀感覺,因此,在人類生活中經常會用色彩來傳遞客觀世界的情感,比如不同的民族和地域都會根據自己的審美習慣,將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積淀來融入色彩,從而使得畫面更加地具有精神內涵和象征意義。
水彩畫當中的顏料本身就是透明的,所以,在繪畫的過程中會很容易做出透明的效果。正因如此,在進行水彩畫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先上淺色再上重色,這樣才能夠使得畫面更加地具有透氣性。但是水分顏料卻不具備透明性,如果要實現透明的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法完成:第一,多加水,并利用水彩的畫法進行繪畫;第二,通過對比關系來營造出透明感,在重色和暗部加重用色,在淺色和亮部采取高光的方法,利用視覺的對比來形成透明感。此外,在水彩畫當中透明的效果既可以通過色來實現,也可以通過筆來實現,利用濕畫法和松動的筆觸,也可以形成透明透氣的感覺。不過這種透明的感覺一般都是用水和冰來進行作畫,從而為水彩填充上獨特的色彩,并且透明的調和劑也可以使得水彩畫的色粒光波更加的清晰,色粒在水中的滲透和流動也可以使得水彩畫呈現出光波交相輝映的藝術效果。
水彩畫的肌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各種媒介物在自然規律作用下而形成的操作痕跡。比如:水的流動、滲透和沖刷,從而給水彩畫帶來一種具有生命力的視覺效果,這就是水彩畫的肌理美。在水彩畫中,肌理效果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變現形式,能夠使得水彩畫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但是水彩畫肌理的產生卻往往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形成的,隨機出現的肌理是用其他的手法都無法進行復制和取代的。在水彩畫的發展過程中,肌理的運用也為水彩畫在創造和表現領域打開了一扇新的門,豐富和提高了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力。因此,當代的水彩畫家在進行水彩畫創作時,除了會應用傳統的水彩畫技法之外,還會引進新的材料和符號,更加注重對材質、色彩和造型的直觀性和表現性,從而深化表現對象的質感,并且通過對水跡符號進行重復和不規則的排列組合,從而讓人們感受到水彩畫肌理的特殊美感。
在繪畫創造過程中需要具備主動的駕馭和提煉的意識,除了需要對鮮明豐富的色彩語言進行強調,還需要注重視覺感覺和心理感覺。如果將厚重、細膩作為優化的主要標志,那么水彩畫的主要標志則為概括、明朗。水彩畫會給人一種“簡約”感,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濃縮和提煉,通過人們主觀精神的自由運作,而抓住了本質的感覺。在水彩畫中通過對色彩的明度和冷暖進行對比、思考和歸納,將繪畫者的情感色彩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處理,注重整體組合之后各種色彩結構之間的關系。水彩畫是對觀察到表現、想象到升華、客觀到主觀過程的概括,同時也是心靈凈化的一個過程。
綜上所述,由于水彩畫材質意識和語言的特殊性,使其和其他的畫中具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需要加強對水彩畫藝術特征和規律的研究,讓能夠充分地展現出自身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價值。水彩藝術需要在自身獨特的藝術價值中不斷地與時俱進,在創作的過程中,盡量凸顯出水彩畫材質的特殊性,找到水彩畫藝術規律和語言特色的契合點,進而使得水彩畫的材質的特殊性的美感被充分地發揮出來,實現藝術審美的升華,使得水彩畫在畫壇中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