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波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綜觀當前既有的雜志、報紙、網絡平臺,對于歌劇《傷逝》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劇情梗概介紹和詠嘆調解析上,對于內部重唱部分卻很少作出深入性的評價認證。須知在歌劇當中,重唱屬于十分重要的結構單元,其不單單兼備詠嘆調的抒情功能,同時又能夠像宣敘調一般推動劇情發展。為了確保日后令各類群體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類歌劇作品,選擇針對當中重唱部分的演唱技巧予以細致性探討,顯得勢在必行。
須知在《傷逝》這部歌劇作品當中,主要人物有子君和涓生,為了確保更加順利地推動劇情發展過渡,作曲家在其中添加了重唱唱段,并且依次對演唱主體提出各異的情感表現要求,以確保能夠更加生動性地塑造出不同角色形象。即在厘清涓生婚前勇敢追求愛情和婚后虛偽自私的矛盾性格特征,以及涓生婚前天真爛漫和后來因為喪失愛情、生活意義而郁悶離世的過程基礎上,依照人物形象變動結果進行重唱唱段差異化的情感表現,進而令整部歌劇維持應有的悲劇性質、隱藏凄美悲涼的情感基調。如在《紫藤花》這部分重唱唱段中,為了清晰化映射出男女主人公定情時的喜悅之情,在利用濃厚抒情性的二重唱方式來彰顯出他們彼此情感的呼應過程,進而令全劇主題音樂得以深切表達的同時,生動刻畫出主人公特有的音樂形象,譜寫出對崇高愛情與美好心靈的頌歌。又如在《可怕的沉默》這類重唱唱段中,為了表現出分手前涓生和子君各自的心聲,演唱時要爭取以角色為基礎進行準確定位和以情帶聲,進一步令欣賞者感受到子君面對涓生沉默時的不知所措的反應,以及涓生想要毅然提出分手又擔心子君無法理解的矛盾處境。
《傷逝》主張使用美聲唱法來演繹中國曲目,因此其在咬字吐字方面要求相對嚴格一些,為了確保避免字音不清的現象,作為歌唱者則需要做到清晰而短促有力的表現字頭、飽滿洪亮的控制字腹,最后清晰地完成字尾收韻。而為了確保在重唱中做到字里傳情,還必須靈活使用抑揚頓挫等各式各樣的咬字吐字技巧,做到配合帶說話的強調來維持重唱唱段的歌唱性和宣敘性之余,彰顯出語言應有的親切感。如在進行《讓愛的春潮涌出心房》這部分唱段演唱時,演唱者須注意利用模仿說話的旋律音調來表現出子君、涓生各自煩瑣的心理動態。即在子君聲部處理時做到似斷非斷、急緩交替,尤其要保證咬字字頭的快速和干脆效果,這樣才能令觀眾感受到女主人公內心激動和欣喜的狀態;而在針對涓生聲部進行演唱過程中,則要盡量使用贊揚認可的口吻和熱情奔放的語調,尤其是在演唱歌、士、射等尾字長音時,要保證充分打開口腔的前提下,在時值內維持好口型,以襯托出男主人公求愛前的慌張反應。
為了呈現出角色喜怒哀樂等不同感情色彩,使得歌劇重唱效果和情感抒發瞬時間豐富起來,原唱者須熟練掌握一系列的音色和音量控制技巧。如在子君聲音表現時,要求演唱者聲音兼備柔美、圓潤、流暢等特性,這就需要借助綿長的呼吸予以支持基礎上,確保不同樂句排列交接過程的舒緩性;而在進行涓生聲音展示的時候則要維持音色的明亮和氣息的流暢狀態。如在進行《愿愛的星辰永遠照耀》這類唱段中,為了將男女角色的激動心情抒發出來,演唱者要保證各自音色的高亢、純凈,以及聲音的堅定結實效果;還有就是在演唱是要注意基于歌唱內容和各類情感變化需求,進行音量適當程度的增加或是減弱處理,確保在強弱明顯的對比下,令觀賞群體及時把握劇情的變化狀況,以及男女主人公不同時期的立場。
綜上所述,《傷逝》這部分歌劇作品富含較強的藝術與個性化特征,尤其是當中一系列的重唱唱段,能夠保證生動性塑造子君和涓生兩類主人公形象的同時,細致性呈現他們各自的心理變動歷程,隨后透過劇情自然地連接,表達出創作人員對自由、愛情的向往之情。為了確保在演唱過程中達到上述表現效果,演唱者須利用豐富的情感、熟練的咬字、靈活的音色和音量等技巧予以綜合性控制。這樣一來,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回應,從而加大對這一系列優質性歌劇作品的推廣傳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