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皎 甘肅省歌舞劇院
舞蹈是一門視覺與聽覺融合的藝術,它所呈現的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作為舞蹈演員不僅要通過身體動作表現優美的形體藝術,還要能夠表露出作品的內涵、蘊含的情感,讓觀眾感受到舞蹈之美。舞蹈演員只有將舞蹈的情感與肢體動作、外在形象與內在美感結合起來,才能塑造生動、真實的藝術形象,讓舞蹈具有生命力與藝術感染力,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引起共鳴。因此,舞蹈演員直接決定了舞蹈表演的整體效果,這就要求演員要能夠提升形象塑造能力,在不同的作品中詮釋豐富多變的情感。
每一個舞蹈作品中塑造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對于舞蹈演員來說,不能同時在多個角色之間徘徊。在塑造角色時,要從以下方面深度理解人物性格特點。首先,注意人物形象性格中具有代表性的特點進行揣摩、體會,再進行演繹,而且要對所飾演的角色產生認同感,這是前提。其次,注重多感受人物的內心所要抒發的情感,對揣摩角色產生認同感。對于角色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進行深刻解讀,才能感染觀眾,引起共鳴,情感上的共鳴,才是一場完美的作品演出。只有把握整體角色,才能更加充分展現人物形象的獨特魅力。只有從整體上把握形象塑造,演員所演繹出來的角色才更為真實、生動,讓觀眾感受到角色是有靈魂的,藝術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中,不僅對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還需要培養團隊意識。有些表演是個人獨舞展現個人魅力,不需要團隊合作,但是很多時候需要群舞來進行表演,與其他演員進行寫作,才能表演出錯落有致的舞臺形象。舞蹈表演需要與其他人進行寫作,每個人的動作都能對作品整體表演產生重要影響。在一部完整的舞蹈表演中,每個演員都在飾演一個角色,所有的動作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在表演之前需要有一個計劃,按照計劃將相應的動作準確展現,才能將整個作品的故事情節、藝術之美呈現出來。舞蹈演員要具備團隊協作意識,服從團隊的安排,具有很強的團隊精神,完成角色表演,才能使整個舞臺演出從視覺上達到美感。除了表演以外,演員表演要與舞臺、燈光等操作配合,才能保證整體舞臺效果[1]。
因此,在舞臺表演中,團隊演員要多交流,對于一些問題及時溝通,不僅增加了大家的感情,更利于團隊成員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提高群體表演藝術水平。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對于舞蹈藝術來說同樣如此。舞蹈作品的創作來源于現實生活,并不是真實的生活情境。舞蹈演員要認識到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礎,要加深自身對生活的體驗,多貼近生活,從中找到靈感,體會角色的內心感受,這樣通過舞者的表現才能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最完美的舞蹈感染力,就是觀眾能夠通過舞者的動作、面部表情,音樂及舞臺效果,心靈受到震撼,才能真正感受到藝術的共鳴。只有對人物理解透徹,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形象特征,將人物形象活躍在舞臺上。由此可以看出,作為舞者,要深入研究人物生活閱歷,呈現真實情感,就能打動觀眾。舞蹈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應緊貼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多了解、接觸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豐富的表演素材,并進行領悟,才能將更加生動的形象演繹出來。
文化藝術修養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是指舞蹈演員的藝術知識與技能水平。作為一名藝術從業者,應該熱愛舞蹈藝術,不斷提升與挑戰自己,獲得更深的藝術造詣。文化藝術修養直接代表了藝術作品的水平,因此舞蹈演員應不斷學習、訓練,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標準,形成獨特的風格[2]。文化藝術修養來自多個方面:第一,通過讀書來增加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不僅要讀領域內的書,還要涉獵其他學科知識,增加知識儲備,創造更優秀的作品。第二,舞蹈演員應該多去參加實踐性活動,從現實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貼近生活,為創作提供思維的源泉。第三,加強訓練,舞蹈演員需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堅持學習舞蹈動作與技巧。藝術修養是需要后天學習與訓練的。
舞蹈演員要塑造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容易的事。舞蹈屬于藝術,舞蹈演員作為藝術從業者應熱愛自己的崗位,能夠為藝術事業的發展做貢獻。本文主要從深度理解人物性格特點,體會人物內心情感、培養團隊意識,加強團隊協作、加深生活體驗,讓作品更加貼近生活、提升文化藝術修養等方面,闡述舞蹈演員在舞臺表演中更好地進行形象塑造,希望本文觀點能為更好地培養舞蹈演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