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南寧鐵路局 柳州機車車輛廠監造項目部 工程師 注冊設備監理師 廣西 柳州 545007)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改革進一步深化,2014年12月,鐵路總公司將鐵路設備制造、大修的質量監督由實施驗收制度調整為實施監造制度,原鐵道部派出的駐廠驗收室調整成為機車車輛監造項目部,由鐵路局直接管理,以便更好地為鐵路移動設備質量安全提供服務。監造項目部的主要工作對象是鐵路機車車輛等鐵路裝備整車及重要零部件;主要工作內容是代表買方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合同,國家、行業、企業標準及總公司相關要求,在機車車輛產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范圍,對生產過程和實物質量實施必要的核查,并對產品符合性進行判斷。
鐵路普速客車按照用途分類主要有硬座車、硬臥車、軟座車、軟臥車、雙層客車(分硬座和軟座)、餐車、行李車、郵政車、發電車等,上述客車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家、不同的硬件配置、不同的生產年份、以及后續重大改進,又會進一步的細分成更多的車型或衍生車型。另外,鐵路企業內部自用的各種作業輔助類及線上生活類車型也需要按規定做修理。鐵路普速客車車輛修理監造的特點一是目標產品型號多;二是產品涉及技術資料多而廣,技術升級、改造會貫穿整個產品壽命周期;三是合格的監造師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經驗積累;四是做好監造工作需要團隊協作精神;五是監造師需要經過中國設備監理行業培訓,取得設備監理專業技術證書。
2.1 工作內容 按照客車修理合同的規定,監造項目部對駐在廠監造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2.1.1 監造的工作范圍
1)對駐在企業資質合法性審查,不允許修理無資質車型。
2)對客戶修理合同的技術內容進行評審。
3)對修理合同中涉及產品的強制的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及完成質量進行確認。
4)對客戶要求的個性化改造設計合規性及安全性進行評審(如果有)。
5)對工廠施工人員的從業資質審查。
6)對修理過程中須使用的重要設備狀態進行確認。
7)對駐在企業執行技術標準的行業符合性進行審查。
8)對車輛重復使用的重要配件檢修過程進行監控。
9)對重新組裝產品過程質量及最終形成質量進行監控和核查。
10)根據生產企業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和鐵路機車車輛行業技術要求,對企業的生產工藝及環境進行檢測與監控。
11)編制覆蓋所有修理車型的監造細則,確定質量見證項點:文件見證(R)點、現場見證(W)點、停止見證(H)點,確定修理過程中需要重點檢查的范圍、部位、內容、方式、方法和依據等,同時也確定重點監督檢查的部件、配件。監造細則必須依據修理合同技術要求、改造要求、車型設計要求、行業要求,結合駐在廠的修理工藝來編制,并根據行業技術升級情況實時修改。
2.1.2 設備質量控制
1)對重要外購配件(設備、原材料)的供應商資質進行審查,對采購的影響行車安全的重要配件進行復查。
2)對委外修理配件承包方資質文件進行檢查,包括經營范圍、資質證書、駐在企業對其能力的評價等。
3)對即將修理的設備,開工前須進行型號及狀態預檢:首先確認駐在廠是否有對應車型資質,如果資質在有效期內則直接開工。
4)對準備獲取資質的首輛樣例車型,監造師需要審核授權開工證明、合法授權使用的圖樣;審核工廠制定的質量計劃、工藝文件、材料(配件)檢驗文件符合行業技術規范;審查所涉及的特種工作崗位(如電氣焊、無損探傷)人員資質證明符合行業規范且在有效期內;審核授權的工作地點和主要工藝設備、工裝器具等參數符合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5)設置質量見證的項點,即文件見證點(R點)、現場見證點(W點)、停止見證點(H點),對重要過程、主要工序、關鍵零部件的加工、設備裝配、例行試驗按上述要求進行見證。
6)在設備上線運用之前,進行整車性能檢查。包括文件資料檢查、設備運行安全質量檢查、限界檢查、設備外觀油漆標記檢查、車上功能(照明、空調、通風、采暖、供水、衛生、播音、供電、行車監控)設備運行情況檢查。
2.1.3 設備進度控制
1)根據修理合同的進度計劃,對駐在廠修理計劃進行監督和檢查,重點檢查客車修理關鍵路線的工序完成情況。
2)關注客車修理生產情況,發現可能影響質量及進度的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建議。
3)檢查落實重點配件、原材料采購計劃情況,或者重要技術升級改造項目的技術準備情況,分析可能出現的偏差及對客車檢修進度造成的影響,及時反饋、預警給駐在廠。
4)檢查重點配件的外購或委外修采購計劃,分析可能出現的偏差及對客車檢修進度造成的影響,及時反饋、預警給駐在廠。
2.2 工作方法
2.2.1 開工前的控制
1)監造師需要熟悉和掌握所涉及車型的特點、難點,以及歷史上的各種升級改造技術要求,并將其質量控制要點編寫在監造細則中。監造細則須及時進行修訂,反映最新的行業技術標準和要求。
2)監造師對重要配件供貨商首次(或者例行)檢查,主要檢查內容包括質量體系認證及運行情況、是否有行業產品質量認證資質、產品是否有產地監造竣工證明、產品質量抽查結果、并注意收集產品使用前后質量反饋情況,必要時按程序進行退貨處置。
2.2.2 工作過程的控制
1)監造師須根據監造細則規定,分工協作,對各自負責的客車修理關鍵線路、關鍵節點和關鍵工序質量形成過程進行跟蹤控制。
2)監造師對客車修理產品進行實時跟蹤,必須預先熟悉加改設計內容、技術規范、工藝過程、設備(環境)要求、原材料(配件)標準,并對照實際生產情況,如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必須整改,嚴重時向業主(用戶)和上級部門如實報告。
3)對于代用的原材料或配件應遵循“以優代劣”的原則。
4)監造師應負責記錄發現的質量不符合項,確認不符合項全部消除后才允許放行。
5)監造師應負責統計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質量情況。質量情況經過監造項目部匯總分析后,根據趨勢做出判斷,對駐在廠進行質量預警。
3.1 消除產品質量隱患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3.1.1 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工藝缺陷 如211D 型轉向架是我國80年代從民主德國引進的客車轉向架,目前還剩有少量在使用。配備RD10 型輪軸,其前蓋結構為分體式,由環形蓋與封口蓋(薄鋼板壓型)組成。環形蓋用8 顆螺栓與軸箱聯接,封口蓋用加彈墊的4 顆螺栓與壓緊蓋聯接,環形蓋和封口蓋之間用圓環橡膠墊密封。在監造RD10型輪軸前蓋組裝時發現環形橡膠墊有異常擠出。拆卸檢查后,發現多個環形橡膠墊被環切現象。查閱國內出版的翻譯過來的圖冊,沒有對此環形橡膠墊具體的技術規定。監造師聯合駐在廠相關技術部門,參考國產客車螺栓扭力矩規定、國產車密封圈材質,經過反復試驗,重新核定了環形橡膠墊尺寸、原料等技術要求,幫助駐在廠完善了作業指導書,消除了該類型軸箱的質量隱患。
3.1.2 發現駐在廠質量管理制度方面的缺漏 委外修理的某型客車單元制動缸,由外廠檢修確認合格后開具竣工移交記錄給駐在廠裝車使用。駐在廠裝車使用前進行制動試驗,試驗合格后裝車使用。監造師監造時發現該型委外修理的單元制動缸螺栓有一個未緊固到位。隨即聯系駐在廠技術部門對此情況進行分析整改,駐在廠整改措施要求制動缸實驗人員在試驗制動性能的同時也要對產品外觀進行可靠性檢查,完善了駐在廠質量卡控制度。為此類委外修問題提供了一個案例。
3.1.3 避免質量管理風險 駐在廠使用的油壓減振器均為委外修,監造浙江某公司檢修的油壓減振器竣工移交記錄時,發現其提供的行業資質已過期,監造師把信息反饋至駐在廠。駐在廠通知該公司,該公司正處于舊資質剛過期,新資質正在審批過程中。最后等新資質下發后重新開具竣工移交記錄再裝車使用該公司產品。
3.1.4 評審駐在廠臨時工藝措施是否合理 2015年由于火車站改造,造成進出廠鐵路專用線擁堵,恰逢某局用戶急等用車,要求至少先修竣移交客車15輛。駐在廠為提高檢修速度,提出該局用戶的速度傳感器探頭轉移至軸承間以外的廠房內安裝,理由是速度傳感器探頭安裝暴露軸承面積小,風險不高。監造師對照行業標準,經過實地調查,認為駐在廠設有拋丸機,可能有揚灰、水漬通過安裝孔進入軸箱內,并且15輛車共計60個速度傳感器,總風險很高,拒絕了在軸承間外安裝速度傳感器探頭的要求,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
3.1.5 幫助駐在廠優化和完善工藝設計 2017 年參加駐在廠客車軸承間擴能改造設計評審時,發現技術部門原設計圖紙中軸箱等配件周轉區定為不控制落塵區域,產品質量形成過程存在不可控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議把上述區域定為落塵控制區域,最終被采納。客車軸承間擴能改造后軸箱等配件檢修轉移至外車間檢修(人員及管理不變),由于檢修、組裝場地相隔較遠,軸箱等配件檢修、運輸、交接過程意外因素增多。為控制質量,幫助車間設計建立軸箱等配件的運輸保護和合格配件交接制度和措施,完善產品質量形成過程的監督與控制手段。
3.2 避免無標準無合同監造
3.2.1 嚴格執行行業安全規定 除了總公司運營的鐵路普速客車外,各個鐵路局還會根據自身需求訂制一些特殊用途的非標車輛,例如救援車、電務車等。這些車輛由駐在廠根據用戶使用要求,結合行業安全規定用國鐵車進行改造。這類車輛監造時采用了常規監造與專業化評審結合的方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不改造的部分,按照國鐵車原設計要求監造。改造部分,由駐在廠組織用戶代表、車輛管理部門、監造管理部門聯合進行安全和可靠性評審,評審意見通過后才允許出廠運用。
3.2.2 確保合同制度落實 納入監造范圍的機車車輛配件必須依據委托合同、協議的要求進行監造,沒有委托合同不予監造。
監造項目部起到的是社會企業與鐵路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隨著鐵路深化改革,鐵路工業體系必然會與社會工業體系逐步交叉融合。作為監造從業者,在學習鐵路行業知識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乃至國際監造行業的新動態,自覺學習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甚至國際慣例,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切實發揮好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