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華
(廣西沿海鐵路公司欽州供電段,注冊安全工程師,廣西 欽州 535000)
接觸網作業車調車作業是鐵路運輸生產單位重要工作之一,關乎鐵路運輸秩序和設備、人身安全。近一段時間以來,接觸網作業車調車作業事故多發,根據鐵路總公司2016 年以來行車事故的通報的統計,全路接觸網作業車等自輪運轉特種設備共發生各類典型事故16件,其中調車作業事故11件,約占事故總數的70%。因此,查明調車作業事故發生的原因,防止調車事故的發生應作為接觸網作業車專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事故致因理論中將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作為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在接觸網作業車調車作業中,接觸網作業車司機作為防止調車事故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出現不安全行為就有可能造成調車作業事故,下面從司機的不安全行為方面進行重點分析。
1.1 精力不足 司機在調車作業中精力不足、思想不集中,誤認信號、道岔,漏看(聽)信號指令、道岔,臆測行車。
1.2 間斷瞭望 司機在調車作業運行時做與行車無關的事情導致間斷瞭望(如:閑談聊天、打盹睡覺、吃飯倒水、接打手機、讀書看報等)。
1.3 專業知識缺乏 有的司機不熟悉站場環境和設備,對容易發生越過站界、穿越正線調車的關鍵站、設置于右側的調車信號機等關鍵事項熟悉和掌握不夠。
1.4 設備操作不當 一是司機不掌握停留車位置,調車速度控制不當;二是區間作業時監控裝置未進入正確的控制模式。
針對問題成因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筑牢安全生產基礎,確保運輸生產順利進行。在汲取事故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現場實際提出如下防控措施及建議。
2.1 源頭抓休息待乘 強化司乘人員休息待乘管理,把休息待乘作為安全前提和保障,從源頭上杜絕調車作業過程中由于司乘人員精力不足、思想不集中所造成的不安全行為。一是嚴格落實班前休息制度,確保出乘前休息不少于6小時;二是合理安排班次,防止司乘人員上班時間過長、連續夜班造成身體疲勞;三是嚴格落實待乘制度,0~6 點值乘前司乘人員待乘休息不少于4 小時,根據值乘時間明確待乘休息時段,并加強對待乘休息的檢查,確保休息質量。
2.2 基礎抓制度措施 一是要結合接觸網作業車調車作業特點及作業環境,提前研判調車安全風險,制定完善調車作業安全制度及控制措施,為司乘人員調車作業提供依據、標準。二是認真編制調車作業指導書,根據作業方式將每個車站的站場平面示意圖、調車限制速度、容易發生越過站界、設置于右側的調車信號機等安全關鍵事項按照“一站一圖”的形式納入調車作業指導書,下發司乘人員人手一冊,作為隨車資料攜帶,為調車作業安全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在對進站信號機、站界標等容易發生越過站界的地點設置警示標識,防止調車作業越出站界。
2.3 工前抓計劃預想 一是調車作業前要編制調車作業計劃,調車作業相關人員必須熟悉調車計劃和作業方法,計劃不清、不熟,不準調車。二是施工維修作業時接觸網作業車應執行工作票(或派車單)制度,由工區根據天窗維修作業計劃填發工作票,明確車號、司機、封鎖范圍、作業范圍、配合要求、安全注意事項等;有解列、連掛的作業,工作票中還應制訂安全卡控措施,明確解列、連掛地點、作業范圍和運行方式。三是作業車司乘人員必須參加工前預想會、分工會,按照作業計劃內容進行安全預想,掌握作業車走行徑路、作業范圍,作業安全關鍵事項。
2.4 車動抓瞭望確認 一是調車作業中,司乘人員要做到“車動集中看,瞭望不間斷”,調車作業車輛運行時,對前方信號、道岔,必須由近至遠,依次逐個確認,嚴格做到瞭望、確認、呼喚、手比“四統一”。二是堅決落實“三無四盯五禁止”要求。三無:無臆測、無誤認、無漏看。四盯:盯住信號、道岔、車擋、停留車位置。五禁止:禁止閑談聊天、打盹睡覺、吃飯倒水、接打手機、讀書看報。三是雙機或多機作業時應合理編組,保證車組操縱端具有良好的瞭望條件
2.5 全程抓聯控互控 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既要注重調動工作者主觀能動性,也要發揮外因對內因的能動作用,通過工作者在安全生產過程的相互督促達到增強工作者自控能力。一是合理搭配人員,司乘人員配班應按照“新老搭配”、“強弱搭配”的原則進行,杜絕“關鍵機班”情況發生。二是司機與車站值班員、信號員、駐站聯絡員間要嚴格執行“調車聯控”“要道還道”等聯控制度,堅決落實“先聯控、后動車”制度。三是司機不熟悉作業區段的有關規定或線路、信號設備時,應提前安排看道。熟知站、場內線路、股道、專用線、信號機道岔配置、信號機位置,特別是進站信號機位置及站界標位置等有關情況后方準單獨作業。四是司乘人員之間要嚴格落實一次乘務作業標準,全程厲行呼喚應答制度,對調車信號、表示器要做到“看一架、呼一架、指一架、過一架”。五是區間連掛作業時要清楚被連掛車輛停留車位置,控制好速度,監控裝置進入正確的控制模式。
2.6 現場抓制度落實 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是被安全生產實踐反復證明為行之有效的管理之道,必須從分發揮制度對工作者遵章守紀的導向、約束作用。一是強化行車安全裝備使用管理,逐步在接觸網作業車內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利用科技手段推動現場作業標準化。二是采取形式多樣的檢查方式,強化現場作業控制。充分利用添乘、音視頻文件分析、“檢”字牌、遮擋調車信號等方法進行實地抽查,檢驗司乘人員調車制度落實情況。三是加強音視頻文件分析,重點對信號道岔確認、速度控制、調車聯控等調車作業相關安全措施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查找調車作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傾向性問題并及時制定整改措施。
2.7 日常抓學習培訓 學習培訓是提高企業員工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要在創新培訓方式、拓展培訓內容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效性。一是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合理設置培訓項目,對《調車作業指導書》、《站細》、站場設備、出入庫走行徑路、容易發生越過站界、穿越正線調車的關鍵站、設置于右側的調車信號機等進行專項培訓。二是凡站場設備或行車條件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記名傳達,以保證人人熟悉和掌握。
司機的不安全行為是調車作業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須加以追究。但是,它們只不過是事故表象背后深層原因的征兆和管理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層的、背后的原因,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制度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