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芳
(南寧局集團公司 柳州機車車輛廠 政工師, 廣西 柳州 545007)
南寧鐵路局柳州機車車輛工廠空調車間始建于1993年,目前有職工107名,平均年齡41歲,是工廠一支較為年輕的職工隊伍。多年來,空調車間一直秉承團結創新的精神,堅持上品種、提能力、創效益,在發展中不斷壯大,達到了年維修1000 臺機、客車空調機組、控制柜600臺、新開發DC 600 V車下電源裝置近600臺等鐵路客車電氣裝置修理能力。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管理水平的競爭,更是文化的競爭,因此車間要持續發展,必須具有自己優良的車間文化。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車間文化,筆者回顧總結該車間的實踐,認為必須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發揮年輕隊伍的優勢,營造車間獨特的文化氛圍,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促進車間的安全生產和員工隊伍穩定,簡而言之,就是要通過思維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在建設生產文化、質量文化、安全文化、行為文化上下功夫見效果。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我們空調車間緊跟時代步伐,組建了一支信息系統開發隊伍,建立了車間信息管理平臺,開發了生產管理信息管理程序,并順應生產變化不斷完善程序,以滿足生產需要,保證信息平臺持續有效運行。車間在每個班組都安裝一臺信息平臺設備,員工每天都可以通過生產管理信息管理程序查詢到車間和個人當日生產任務、本月生產任務、生產反饋處理情況、材料缺失答復、車間對班組和個人的考核公示等信息。還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向庫房預訂材料、向設備員報修設備、對完工情況進行確認。整個生產任務系列工作,都能通過人機交流,擯棄了原來工作計劃單、各種任務的紙質發放、填寫的繁鎖工作,員工通過快捷高效的生產信息平臺,全面掌握車間生產動態,形成了忙而不亂良好的工作秩序。員工在使用信息平臺的同時,客觀上也為他們履行監督車間管理責任創造了新的條件。也正是建立了這樣良好的生產文化,廣大員工主人翁地位得到進一步尊重,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車間形成了追求快節奏、高效率的氛圍,車間科學發展的速度、安全發展的質量、持續發展的動力進一步提升。
優良的質量文化是保證車間實現“作業標準、管理規范、風險可防、安全可控”質量目標的基礎。文化是一種思想的滲透,因此要形成優良的質量文化,首先要把質量意識深深地烙在員工的腦海并落實到生產活動之中,提升質量,持續改進,讓顧客滿意。一是要大力宣傳車間質量承諾,形成能使員工入腦入心的輿論氛圍,引導和鼓勵員工自覺地立足崗位踐行“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轉移缺陷”車間質量承諾。二是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制定《車間質量管理措施》,成立工廠、車間、班組三級質量攻關小組,解決技術難題,推廣創新成果;完善車間員工培訓制度,通過班組講壇、技師講壇、班前會提問式培訓、師傅帶徒管理辦法等形式,加強員工質量意識教育和提升員工技能;完善有效獎勵機制,努力激發員工確保產品質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注重先進典型示范引領。通過建立“胡紅明創新工作室”、電氣技術攻關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示范作用,引導和帶領員工研究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員工技能。
安全文化是車間文化的綱領,抓住這個“綱”,其他工作才有保證。當前鐵路安全形勢嚴峻,各種風險和挑戰增多,生產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通過加強安全形勢、安全理念教育,推進安全文化環境建設,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比如:將“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刻在車間大門兩側,作為員工的幸福夢;用“安全是朵幸福花,人人澆灌美如畫”的員工笑臉墻時刻提醒員工安全生產幸福你我他,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員工的安全自覺意識,達到安全理念內化于心。
要把教育員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既注重督查考核,增強員工對規章制度的敬畏,又注意培育員工的慎獨意識,切實把遵守規章制度當作實現自身價值促進車間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強化安全理念、規章制度教育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廣大員工努力提升立足自身崗位自覺踐行安全文化要求的業務能力,做到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自覺弘揚工匠精神,精檢細修確保質量地完成每一項生產任務。
當一個人在消極環境工作時,就沒有動力,他就會感到疲勞,行為就會懈怠;當一個人身處健康向上的環境時,精神就會振奮,工作就有動力,所以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自覺自愿朝著車間所期望的方向去努力,才能不斷努力提高確保安全質量、確保生產經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了營造催人奮進的集體氛圍,我們在強化行為文化上下功夫,一是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車間文化長廊。通過懸掛、張貼行為自律勵志奮進的宣傳橫幅和標語、建立立標樹型欄、班組愿景欄、安全笑臉墻、事務公開欄等,使“精心修車真心做人同心造企業”得“三心”理念逐步為全體員工所接受并踐行。二是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凝心聚力。堅持開展“鐵路夢空調夢我的夢”系列主題活動。每年息工之前舉辦聯歡晚會,鼓勵員工發揮聰明才智,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在歡慶和諧的氛圍中進一步增強集體榮譽感;復工上班時組織班組拍攝特色集體照,出版班組愿景口號,展現班組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精心制作“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車間發展沿革展,注重提升車間業余通訊報道隊伍素質,努力塑造車間在工廠內外的良好形象,激勵員工不忘初心光大傳統拼搏奉獻再創輝煌。三是構建員工網上溝通平臺。在信息時代,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車間文化建設要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形成良好的網上輿論環境。根據“微時代”的特點,車間充分運用微信、微視等方式,創作適合于新興媒體傳播、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如:通過建立“空調在線”周刊,每周圖文并茂點評車間生產質量安全、好人好事,讓員工及時了解車間情況,端正自己的行為規范;創作“空調禮贊”、“空調勞動者之美”微視作品以傳播車間正能量,展現車間員工的奉獻精神;建立車間“質量群”、“生產管理群”、“黨支部群”、“工會群”、“宣傳群”“運動微信群”等微信群,加強工作和生活中的溝通聯系,切實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營造出上下同心謀發展的和諧氛圍。四是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契機,加強班組園地建設。班組園地是班組員工相互溝通、交流、學習和休息的場所,堅持把加強班組園地建設作為車間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提高班組凝聚力和向心力,確保車間管理理念、工作要求和奮斗目標落到實處。為此。車間堅持定期總結分析班組建設情況,推廣成功做法,幫助整改不足;不斷提升正面宣傳效應,著力在宣傳形式、內容的時代感、認同感上下功夫見效果,使班組真正成為員工之家,成為加強車間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成為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堅強集體。
重視精神文化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是對唯物辯證法的遵循,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企業的具體實踐。緊緊圍繞車間的生產任務、奮斗目標,堅持不懈地用恪盡職守、見賢思齊、勇于擔當、奮進向上的生產文化、安全文化、質量文化、行為文化教育員工、激勵員工,車間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就會有牢固的基礎。加強車間文化建設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特別是如何提升其創新性、實效性,其效果評價怎樣體現定性與定量的科學統一等,都有待進一步地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