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新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天府新區供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電力能源是當前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和動力,同時也是我國的一項基礎性發展事業,保障電力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干系重大。架空輸電線路是國家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質量直接影響供電安全和穩定,若未做好運行維護工作,會導致供電中斷現象的發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在架空輸電線路的日常運行中,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維護機制,保障社會供電穩定。
當前,在我國電力企業工作過程中,日常的架空輸電線路維護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相關部門開展周期巡視檢查,即有關部門一般以一個月為周期,對架空輸電線路進行定期的巡視工作,具體實施時要根據季節、地域等方面情況,制定對應的檢修策略,保障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線路運行的故障問題;(2)故障排查巡視,即當線路故障問題發生后,應及時組織檢修人員進行檢修維護,及時排除故障問題,對故障問題進行整治,保障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3)特殊檢修,即在特殊情況發生時,應對架空輸電線路進行特殊檢查和維護,如在海拔較高的山區,應在寒冷季節來臨前,進行線路結冰檢修,做好各種防范措施,避免線路結冰對架空線路運行的安全和穩定造成影響;(4)上級部門開展檢查巡視,即上級部門要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加強對下級部門的檢查和巡視,是保證各下級部門工作積極性和檢修質量的有力措施,通常,上級部門每年要進行兩至三次的監察巡視,同時還可以進行不定期的抽檢巡視。
(1)地域、自然因素造成維護工作困難。在架空線路的檢修工作中,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政治發展不均衡,再加上東部、西部、南部與北部的地域跨度較大,不同地區的地形各不相同又較為復雜,且其氣候種類也各有差異。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不同地區的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變得極為困難。(2)架空線路運行維護工作危險性較高。架空輸電線路作業通常處于高壓輸電運行環境下,電容量較大,運行負荷較高,運行維護工作具備極高的危險性。同時,由于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電力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其運行壓力日漸加大和架空輸電電容量的不斷提升,促使運行危險系數變得更大。(3)自然災害防范工作更為困難。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且自然災害的危害性較大,其防范工作也較為困難,給架空線路的維護運行造成極大影響。
供電穩定是保障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穩定的重要因素。而架空輸電線路通道是主要的輸電設備,一旦其在運行過程中出現隱患問題,會影響整個供電工作,給架空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帶來困難。從當前我國架空輸電線路通道基本情況來看,問題發生主要有如下原因:(1)外部因素。架空輸電線路處于露天的環境之下,極易受到天氣、環境以及氣候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再加上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人們只能夠進行問題防治而不能防止問題的發生,如在部分山區,極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造成架空輸電線路系統的大面積損壞,海拔較高的山區還會出現線路結冰的問題;(2)自身因素,架空輸電線路通道在日常運行過程中,會出現線路老化問題,若未被及時發現和處理,會引發更大的問題,影響整個線路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果,而在一些特殊地區如山區等,還存在檢修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檢修設備和技術手段也較落后。
在運行維護工作過程中,必須注重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運行維護隊伍,提升運行維護工作質量和效果,保障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然而,從當前相關單位的人才培養現狀來看,整個行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專業人才缺乏問題。部分電力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工作不到位,未對其進行新技術、新方法的培訓教育和普及,導致線路中的安全隱患難以被及時發現和處理。此外,部分企業忽視忽視高素質專業性人才的重要性,未投入足夠的財力和人力進行企業人才培養,再加上企業對線路維護工作重視不足,維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較低,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導致檢修工作效果不盡人意。
在架空輸電線路的檢維護工作中,資源浪費現象普遍存在。開展線路檢修需要用到大量的檢修設備和資源,然而部分地區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檢修工作危險性極高,再加上部分檢修設備較為笨重,工作人員為減輕自身負擔,隨意丟棄一些還能夠繼續使用的檢修設備資源,加劇檢修工作的資源浪費,并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在某些經濟發展水平較差的地區,檢修設備和技術都比較陳舊,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浪費大量的資源。此外,部分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低下,不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故意浪費大量的檢修資源。
(1)建立科學的檢修維護機制,企業管理人員應加大對架空輸電線路檢修工作的重視程度,制定明確的檢修維護工作機制,同時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感,保障各項管理機制和管理內容的有效落實,從而提升檢修工作質量和效率;(2)做好檢修的總結和分析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需定時定期進行相應環節的總結和分析,建立檢修數據資源庫,詳細登記線路的檢修資料,將其制作成檔案信息資源,為日后維護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數據資源支持,對年度數據資源的分析,還可服務于區域線路的檢修維護工作機制的制定環節;(3)強化對檢修維修工作的制約和監督,一方面上級部門要定期開展監察巡視,落實線路的檢查維護機制,另一方面檢修部門自身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檢修工作進行制約和監督,保障檢修工作的有效落實,切實提高檢修工作質量和效果[1]。
檢修單位必須注重強化對當前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要將線路監測工藝技術運用到檢修維護工作之中,積極落實線路狀態檢修機制,并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建設線路在線檢修系統,對線路的運行狀態和運行情況進行實時在線監測,當發現線路老化及其他故障問題時,及時向工作人員發出警報。同時,開展線路在線監測可以促進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提高我國架空輸電線路自動化與技術化水平。相較于傳統的檢修工作,線路在線監測的精確性更高,可將故障發生區域確定到具體線段,為檢修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好的輔助作用。
在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中,還要注重引進先進的線路和設備,及時更換老舊線路,降低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市場經濟思想的驅導,電力企業往往著眼于市場化改革,管理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忽視在架空線路和設備上的經濟投入。基于此,電力企業應提高對設備和線路的重視程度,更換老舊、故障線路和設備,尤其是損壞較嚴重的設備。同時,電力企業還應注重對先進設備和線路的引進[2],如沿海地區由于空氣比較潮濕,要多引進抗潮濕性能更好的線路和設備,而雷電災害高發區應注重更換性能較好的避雷器和其他設備。
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架空輸電線路不僅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各種生物因素的影響。因此,應著重強化架空輸電線路質量,選用抗腐蝕性更強的材料制作架空輸電線路,同時增加架空輸電線路的強度,降低大風天氣對架空輸電線路的影響。此外,對于布設在交通事故多發區域的線路和設備,要設置好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可在這些地區設置安全警示標語,降低事故的發生率,避免架空輸線路的損壞
自然災害屬于人為不可控因素,在架空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中,要注重加強可對相應線路設備的災害防護,降低自然災害對線路的影響,保障供電安全性和穩定性。例如,在雷電事故高發區域,要做好防雷措施,對架空輸電線路架設避雷針或采用其他避雷手段,還可通過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架設耦合地線以及采用新型絕緣子等手段完成對雷擊災害的防護,保障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電力企業需要制定有效的維護機制和監督機制,保障檢修維護工作的有效落實。上級部門則要定期開展巡視和監察,切實提高運行維護效果,保障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促進國家電網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