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靜
回杭州的那天,朋友約我去看電影。
都不用問是什么電影,我也知曉他并不會有什么新意,一定是最近最火的那部——《復仇者聯盟3》。
那天我剛出差回來,下午還開了個會,滿身的疲憊,也來不及換身干凈的衣服,就徑直走向了電影院。
“不過也就是奧特曼打小怪獸吧,一樣的套路,看完回家睡覺了。”這樣的小念頭一旦冒出芽,就怎么也按不下去。
黏膩又悶熱的五月,我們在西湖文化廣場上游蕩,等待電影的開場。
我無意間突然想起看第一部《復仇者聯盟》時昏昏欲睡的場景,拉著朋友跑去全家,買了一堆吃的,意圖熬過那些打斗場景里可能會到來的,瞌睡的瞬間。
燈光暗下去,大幕拉開,電影開始了。
電影里的反派名字叫“滅霸”,他意圖收集齊宇宙中的六顆寶石,攢夠無上的力量,對地球進行一次毀滅性的攻擊。地球上的超級英雄——“復仇者聯盟”因此而再次集結,他們從世界各地趕來,為保護地球而拼盡全力。
聽起來好像還是個普通的保衛地球的故事,我腦子里那些有關工作的七七八八還在轉悠,但隨著情節的推進,我幾乎毫無防備地被吸引,跟著故事走去。
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有一個恒久不變的問題:反派為何而成反派?在寶石即將要收集成功的時候,在泰坦星——電影中滅霸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他對奇異博士說出了自己做這一切的原因。多年前,他所生活的泰坦星和地球一樣,有美麗的白天和溫柔的夜晚,人們過著幸福而平靜的生活,但隨著人口劇增,星球的資源已經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最終走向了衰亡。
他所做的一切,竟然是為了保護地球。他希望自己擁有無盡的力量,讓地球上的人類隨機消失一半,從而實現資源的平衡、長久的發展。
全片的結尾,也是電影的高潮,是寶石收集齊的瞬間。
滅霸打了個響指,地球上的人類開始隨機消失,這時,他走向了懸崖邊,十分平靜。等待著他的是一場日出,一場美麗得甚至有些動人的日出。
朋友轉頭看我,笑著跟我說:“他實現他的愿望了,打個響指,去看日出。”
而我,一臉懵。
零食還原原本本地擺在手邊,所謂的瞌睡也從來沒有來找過我。
在等待彩蛋的間隙,我刷著影評,竟發現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并不討厭滅霸——這個大反派角色,而是理解、調侃。
有這樣一句影評,很經典——“當滅霸打響響指時,他不會沒有想到自己也是隨機消失的一部分。”他的終極愿望,竟然像個孩子的簡單心愿,甚至沒有顧及自己是否也在危險之中。
高曉松有句話已經被引用了太多次,“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超級英雄們的“詩和遠方”是保護地球,而反派如滅霸,也有著心中所堅持的夢想。
我突然覺得,這些夢想與我們小時候都曾經寫在本子上的夢想又有什么差別呢?
夢想這兩個字,一旦說出來,總會讓人感覺矯情和不切實際。但夢想之所以被稱為夢想,自然和平凡生活有些不同之處,是我們寫在本子上的“科學家”、“作家”,也是看了一本書以后一腔熱血突然而來的“我想要環游世界”,寫下它們的時候,從未考慮過——這些想法對我的未來有幫助嗎?這些事情可以讓我賺錢嗎?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攢夠房子的首付嗎?
跳布魯斯的藍獸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莫干山111號小分隊。明修正經,暗度吐槽,我的地盤我話事。
作為一只體胖心不寬的小獸,要依靠一支筆旋轉跳躍來消消食。有了想法就要說,有了布魯斯,就要跳跳跳。
你一定也有過這樣不切實際的夢吧。只是在電影放映的兩個小時里,漫威讓這樣有些放肆的夢成為了現實。更可貴的是,漫威一直在進步,已經開始對電影人物進行更立體的刻畫。超級英雄之間也會相互輕視和調侃,大反派的心里也會有愛的人,在內心最不起眼的小角落,也會留下一滴眼淚。他們是英雄,也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有藏在心底的小心思。他們離你并不遙遠,仿佛就住在你家隔壁,是那個最真實、最普通的人。白天是一本正經的社會人,到了夜晚才會鋤強扶弱,開啟英雄夢想。
在黑夜中穿行,脫去白天混跡于人群中的外殼,實現心中的英雄夢想,但又隨時可以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交朋友、談戀愛、說無用的笑話、過平淡的每一天。說到底,這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吧。
真感謝電影這個載體,讓我們可以偶爾放下手邊的日常,安心做夢啊。
這時我又想起了杜拉斯的那句話, “愛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飯,不是肌膚之親,而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可別忘了你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吶”,我對自己說道。終于腳步輕快起來,拍拍朋友的肩膀說:“不如打個響指,我們一起去看場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