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源
(西安廣播電視臺,陜西 西安 71006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媒體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電視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主流媒體,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也被應用到各個行業當中,各類移動門戶客戶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固有的信息獲取方式,豐富了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渠道,改變了人們對于新聞資訊或者是信息獲取的一種看法,也打破了人們對于信息獲取空間和時間的桎梏,這種傳媒格局,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快速地占領了媒體行業的市場份額,給傳統的媒體產業帶來了較大的沖擊,也給廣大的電視工作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在融媒體時代長期有效地做好電視新聞工作,是每個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項重要課題。
所謂“融媒體”,就是通過對媒介媒體的充分利用,將廣播、電視、報紙等具有一些相同特點,且傳播方式互補的信息傳播媒體進行全面融合,并以此來實現資源、內容、宣傳等方面的相互融合的一種新型媒體。其主要本質是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以“互通互融“為主要方式,以實現通過電子設備快速高效的獲取信息為根本目的的一種新型信息傳播媒體。我國從2014年開始,信息傳播就進入到了“融媒體時代”,標志著我國“融媒體”從理論層面發展到了實踐領域,它的出現也標志著我國的媒體產業深層次轉型完成,為我國媒體行業的長期有效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融媒體”時代下的傳播方式與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不同,相比之下,“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更加地多樣化,由于傳統媒體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大多以“移動互聯內容+服務”為主要的信息傳播方式,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一種是成為“移動互聯”的“內容服務商”;一種是成為“移動互聯”的“服務提供商”。這也是現階段我國“融媒體”時代最為主要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
相比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模式,融媒體時代影響下的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也打破了單一的電視傳播局面,實現了多終端、多形式的電視新聞傳播模式。在融媒體時代,通過相關的技術將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型媒體進行有機結合,不斷拓寬人民群眾獲取電視新聞的方式,從電視到電腦、再到手機、多終端同時傳播電視新聞的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大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電視新聞信息,電視新聞也通過融媒體時代的相關技術,不斷豐富著自身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盡管給電視新聞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也給電視新聞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新鮮的資源。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選題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趨于平民化,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對于電視新聞內容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隨著融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獲取方式也越來越寬泛,這樣就給電視新聞內容的選擇提供了許多的信息渠道,也為電視新聞內容題材選擇提供了諸多的新的靈感和來源,使得電視新聞內容選擇更加寬泛。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平民化的局面被打破,在內容選擇上更加豐富,在形式上更加新穎,這就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對于電視新聞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了電視新聞在融媒體時代的持續發展。
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盡管在時效性不及新媒體,但也能滿足一部分對新聞時效性的要求。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豐富,人們對于電視新聞時效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時效性作為電視新聞的重要特點,在傳統電視新聞中,很多新聞往往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這與傳統電視新聞內容獲取方式有著極大的關系[1]。融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新聞媒體努力開發諸多新媒體平臺,不僅豐富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對于電視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也實現了顯著性的提高。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通過互聯網傳播技術,實現了新聞內容的多終端以及實時傳播,這種傳播特點,不僅滿足了人們對于新聞內容的即時性需求,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的時效性,更大力度推動了電視新聞的融合發展。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往往是以單一的現行傳播的方式進行新聞內容的傳播,這種模式下的電視新聞傳播,盡管觀眾可以通過相關方式實現了電視新聞的交互性,但是在形式上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實現了多終端實時傳播,觀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互動,或者是通過新聞直播畫面下方的二維碼進行掃碼互動,這種新型的互動交流模式,對于提高電視新聞的交互性有著積極的作用。
無論在任何時期,新聞的內容往往決定這新聞的質量。“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內容主要是通過新聞的方式借助“融媒體”這一平臺,再傳播給大眾,傳播速率高,范圍廣。但是在電視新聞的報道中,往往會由于電視新聞工作者對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新聞內容重視程度不高,這就極易導致此類新聞內容質量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電視新聞工作者為了獲取更高的關注度,對一些新聞內容進行戲劇化處理,如此一來,就導致整個新聞內容的可信度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了整個電視新聞的質量。因此,電視新聞工作者應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多發現并重視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新聞,并對所獲取的新聞信息進行相關的整理和數據分析,及時報道具有價值及社會意義的新聞;此外,電視新聞工作者應從電視新聞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出發,實事求是地對新聞內容進行報道,增強電視新聞的權威性及可信度,推動電視新聞內容質量的不斷提高[4]。
制作理念往往是電視新聞制作行為的指導,傳統的電視新聞理念早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電視新聞的實際需求,在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電視新聞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更新電視新聞制作理念,與時俱進,不斷與時代發展相契合,報道正能量,傳播積極向上的思想,才能生產出具有價值的新聞。
“融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新聞制作,電視新聞工作者不斷更新制作理念,依托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優勢,不斷擴大電視新聞的傳播范圍,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傳播時代處于優勢地位。筆者認為,更新制作理念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首先是“新奇”,傳媒作為變化最快的一個行業,如果在制作理念上不“新奇”,就極易被時代淘汰;其次是“快速”,新聞傳播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只有不斷的更新,才能搶占先機;最后是“公信”,電視新聞應從實際出發,杜絕娛樂至上,才能不斷發展[2]。
目前,傳統的電視新聞都在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新媒體傳播方式,但還有一些傳統電視新聞傳播還存在著傳播渠道單一的問題,這樣的媒體機構在“融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極易失去自身的優勢。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應實現多元化傳播,運用多樣化傳播手段進行傳播[3]。首先,電視新聞傳播在新聞傳播中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視新聞的信息接收也從單一的電視擴展到了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中,并且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時播放以及在線回放,這種傳播渠道,極大地豐富了電視新聞傳播的媒介,使電視新聞信息傳播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其次是傳播方式。電視新聞傳播應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開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直播間熱線等方式對新聞信息進行一種立體式的傳播,使受眾可以借助多種方式來觀看電視新聞,不斷擴大受眾群,增加媒體注意力,以提高電視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工作者應不斷豐富電視新聞的報道形式,借助新媒體手段對電視新聞素材進行加工處理,不斷創新新聞。首先要豐富電視新聞的報道內容,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中,大多是以國內新聞為主,對國際新聞的報道相對較少,但是由于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拉近了人們與世界各國的距離,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緊緊抓住時機,借助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加強對國際新聞的報道,不斷豐富電視新聞報道內容;其次是報告形式的多樣化,比如在新聞畫面中加入文字稿,加入一些圖表、聲音、動畫等,或者是將新聞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大家,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還可以改變新聞原有的枯燥[5]。對新聞創新要從內容和形式上豐富電視新聞,以推進電視新聞的“融媒體”化,例如可視化“數據新聞”就是值得探索和應用的一種傳播方式。
當前,“融媒體”時代已經來臨,信息傳播媒介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新的電視新聞報道形態已經形成,電視媒體只有堅持改革創新路線不動搖,不斷更新電視新聞的制作理念,在內容和平臺上狠下功夫,豐富電視新聞內容,探索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才能在“融媒體”時代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及權威性,才能實現電視新聞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