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培峰+孫軍+楊增環+陳成+黃倩欣
摘 要: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優化果桑大‘10桑葉蛋白最佳提取工藝,料液比1:20,超聲波400W處理20min,50℃水浴提取70min,pH=2沉淀,4000r/min離心15min,蛋白最佳提取率為9.52%。桑葉蛋白等電點為5.1、起泡性為90.97%、吸油性為2.89%、乳化性為46.01%。氨基酸的種類齊全,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所占比重比較大,分別占14.34%和15.79%。
關鍵詞:桑葉蛋白;超聲波提取;氨基酸
中圖分類號:S88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03-0191-02
Abstract: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seedless "Big Ten" mulberry leaf protein.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was 1:20, and the ultrasonic wave was 400 W for 20 min and 50℃ water bath for 70 min, pH=2 precipitation 4000r/min centrifugation for 15 min, the best extraction rate of protein is 9.52%. 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mulberry leaf protein is 5.1, foaming ability is 90.97%, oil absorbency is 2.89%, emulsifying ability is 46.01%. The types of amino acids were complete, of which aspartic acid and glutamic acid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each with 14.34% and 15.79% respectively.
Keywords: mulberry leaf protein; ultrasonic extraction; amino acid
桑樹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是桑葉主產地之一。桑葉蛋白氨基酸種類齊全,營養價值高[1]。超聲波輔助提取桑葉蛋白,可以有效地降低蛋白質的結構性質改變的概率且提取率高,從而獲取優質的植物蛋白[2]。本實驗以果桑大‘10秋末桑葉為實驗材料,采用超聲波輔助,正交實驗法提取桑葉蛋白,對其性質及氨基酸含量進行分析。
1 材料與儀器
果桑‘10桑葉。UWave-1000型微波·紫外·超聲波三位一體合成萃取反應儀,SCIENTZ-10ND型冷凍干燥機,TGL-16M型高速臺式冷凍離心機,德國塞卡姆S-433D型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
2 方法
2.1 桑葉蛋白的制備
原材料處理:將桑葉洗凈,烘干至恒重,粉碎,40目過篩,桑葉粉加入去離子水(料液比1:20)→超聲波處理→浸提→離心取上清液→鹽酸調pH值→離心取沉淀→冷凍干燥→桑葉蛋白。
2.2 提取條件優化
取5g桑葉粉,以桑葉蛋白提取率為指標,考察pH值1-6、提取時間20min-120min、提取溫度20℃-70℃以及超聲波功率0-500W對桑葉蛋白提取率的影響。進行單因素優化基礎上,采取4因素,三水平正交實驗,進行提取條件優化。
2.3 桑葉蛋白性質的測定
2.3.1 等電點的測定[3]
稱取1g桑葉蛋白并加入20mL去離子水于燒杯中,充分攪拌,用0.5mol/L鹽酸滴定至不同的pH值(1.0-5.5),然后觀察不同pH值下,樣品的渾濁程度。
2.3.2 起泡性的測定[4]
精確稱取100mg桑葉蛋白,分別加入50mL去離子水,然后用均質機均質2min。記錄下均質停止時的泡沫體積。計算起泡性。
2.3.3 吸油性的測定[5]
精確稱取10mg桑葉蛋白,加入20mL大豆油,攪拌20min后,靜置30min。以3000r/min離心15min,離心后去除樣品中游離脂的部分。計算吸油性。
2.3.4 乳化性的測定[6]
精確稱取0.1g桑葉蛋白,加入20mL去離子水和20mL大豆油(金龍魚大豆油),均質5min,以1500r/min離心5min,離心后分別測量離心管中乳化層的高度和液體的總高度。計算乳化性。
2.3.5 氨基酸的測定[7]
桑葉蛋白脫脂處理,后稱取15mg蛋白樣品,20mL厭氧管中,加入6mol/L鹽酸15mL,滴加3~4滴蒸餾苯酚。冷凍劑中靜置3min,充氮氣。恒溫干燥箱110℃,水解22h,后冷卻至常溫。去離子水多次沖洗水解管至燒杯中,干燥5h。鹽酸過濾,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1ml放入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中進行測定。
3 結果與分析
3.1 單因素實驗結果
單因素實驗發現,最佳桑葉蛋白提取率的pH值在2左右,其提取率為8.58%。60min為最佳提取時間,蛋白提取率為7.61%。最佳提取溫度為40℃,蛋白提取率為8.29%。最佳超聲波功率為400W,蛋白提取率為8.29%。
3.2 正交實驗
根據對單因素實驗結果的分析后設計正交實驗表,采用L9(34)正交實驗,實驗因素水平如下:
四個因素對桑葉蛋白提取率的影響按順序由大到小排列:C>B>A>D,提取溫度對桑葉蛋白提取率影響最大。提取的最佳條件為A2B3C3D2,驗證發現桑葉蛋白提取率為9.52%。
3.3 桑葉蛋白的性質及氨基酸組成
對桑葉蛋白的等電點、起泡性、吸油性、乳化能力以及氨基酸的組分進行了測定,發現桑葉蛋白等電點為5.1,起泡性為90.97%,吸油性為2.89%,乳化能力為46.01%。利用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對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進行分析和測定,桑葉蛋白中氨基酸種類比較齊全,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所占比重比較大,分別占14.34%和15.79%(如表2)。
4 結束語
本文以果桑大‘10晚秋葉為原料,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桑葉蛋白并確定最佳提取條件;并測定桑葉蛋白的某些功能性質,如等電點、乳化性、吸油性等。發現桑葉蛋白等電點為5.1,起泡性為90.97%,吸油性為2.89%,乳化能力為46.01%,氨基酸的種類齊全,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所占比重比較大。桑葉蛋白作為優質蛋白,營養價值高,利于人體吸收,功能性質的測定,可以為后期產品的開發做一些基礎鋪墊。
參考文獻:
[1]梁貴秋,祁廣軍,何雪梅,等.廣西蠶區21個桑樹品種的桑葉營養與保健品質評價[J].蠶業科學,2015(04):701-709.
[2]王芳,喬璐,張慶慶,等.超聲波輔助提取桑葉蛋白加工工藝[J].山西農業科學,2014(02):174-177.
[3]劉海彬,張煒,陳元濤,等.響應面法優化泡沫分離桑葉蛋白工藝[J].食品科學,2015(08):97-102.
[4]劉旭輝,覃勇榮,黃瓊蘭.廣西宜州桑葉蛋白及硒含量的測定[J].河池學院學報,2009(05):61-65.
[5]屈紅森,游朵,吳瓊英,等.用發酵法制備桑葉蛋白的工藝優化和產品的體外消化率測定[J].蠶業科學,2012(05):885-892.
[6]王芳,劉華,董梅紅.桑葉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J].食品科學,2010(11):81-86.
[7]王芳,喬璐,張慶慶,等.桑葉蛋白氨基酸組成分析及營養價值評價[J].食品科學,2015(01):225-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