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 計勇 汪青
【摘 要】模塊課程構建總體思路是面向能力培養,注重知識應用,依據專業能力,重構模塊內容;模塊相互支撐,消除內容冗余,引入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安徽新華學院在應用型本科定位的基礎上,結合通信工程專業發展的需要,對通信工程網絡優化課程群進行了模塊化改革,實踐證明這些改革和舉措可以有效的提高應用型本科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模塊化;通信工程專業
0 引言
安徽新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是學校推進模塊化課程改革進程的試點專業之一。為此,通信工程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提出“(工程)應用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協作能力強”的5S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工程應用能力強,通信工程建立分階段、多層次、模塊化、綜合性、開放式的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因此,本文積極探索并改革實踐通信工程網絡優化專業方向課程群模塊化設置。
1 建設總體目標
通信工程專業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信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化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在此基礎之上,通信工程專業課程老師根據自身課程情況結合模塊化思想,經過多次討論和調研,并聽取企業實際情況,對通信工程專業開設了網絡優化方向課程,并且對網絡優化方向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嘗試和探索。通信工程專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養特色,但不可否認,在工程教育方面還有所欠缺,特別是在實踐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通過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重構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通信工程通過“平臺+精細模塊”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構建、過程管理和項目的實施過程等方面研究和嘗試,彌補單純采用模塊化項目驅動工程訓練方法,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劣勢,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5種能力培養,為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
2 網絡優化課程群探索和實踐
2.1 明確核心課程體系,構建從基礎原理+系統標準+應用型的網絡優化課程群
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內容要注重系統性,根據工程項目知識體系的系統來決定課程內容。課程體系應體現學科發展的前沿性,在通信工程項目領域,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要把握國內外最前沿知識,將最新的知識及時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中。為此,將無線網絡設備安裝實踐、無線網絡維護實踐和無線網絡優化實踐納入實踐課程體系。
2.2 課程群模塊化建設
這里所說的平臺和公共平臺是有區別的,按照平臺+精細模塊的課程體系,工程化背景下的平臺課程的設置要求具有寬廣的覆蓋面,要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和知識廣度,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以工程項目生命周期為主線組織課程體系,構建模塊化課程。
按照項目需求,將項目需求拆分為一個一個小的需求,每一個需求對應到相應的知識模塊,這些模塊構成了整個課程理論和實際體系,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項目。從外面看是一個項目驅動教學,也可以看成多個細小模塊合成一個課程體系。
(1)細化分解通信工程專業能力要素,制定能力標準
前期通信工程專業教師調研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總部、中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研發中心以及大唐移動通信設備等通信行業知名企業。同時調研了深圳大學、合肥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皖西學院等兄弟院校。通過調研和走訪,發現企業和高校之間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就業崗位與課程脫節問題,直接結果是學生沒有形成較高的職業能力,如部分高校課程依然偏向于傳統的理論傳播,沒有結合工作崗位和當地的產業發展方向,沒有體現應用型的社會服務功能,沒有探明當地的實際情況,也沒有剖析未來的人才需求走向;二是學生個性與興趣與課程脫節的問題。長期以來,課程規劃的思路是面向整體而極少兼顧個人,由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知識結構和學習基礎,若不進行區分則顯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也容易挫傷學生的個性和積極性。模塊化課程改革能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因此,基本確定引入模塊化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綜合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
(2)構建模塊化的教學體系
1)確定能力要素對應的支撐知識點
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在注重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注重與相近的學科知識整合,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和知識的完整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通信職業道德。通信人員的知識結構像一座金字塔,塔基是通信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如外語、政治、數學、心里課等基礎文化素質和修養.塔基應該厚實,塔基越寬,塔才能建得高、建得牢,即“厚基礎”. 塔中是專業基礎知識,包括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知識,主要目的是開闊學生視野,跳出通信的固有思維,即“寬口徑”。 塔尖部分是專業知識,專業知識要求做到融會貫通,在強化專業素質的同時,同時還應注重與信息類、軟件類、硬件類等相關知識的合理銜接與擴展。
2)構建與能力要素對應的中觀和微觀模塊
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的積累需要一個很長時間,甚至終身。能力的培養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學生有許多能力需要去培養,而人的個體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但不管他們之間存在多少差異,有一點是相同,在能力提高方面都有一個“階梯”式的上升過程,所以教學模塊的設計要體現漸進性; 另外,由于個體能力、興趣愛好的不同,教學模塊的設計還要體現差異性和個性化。所以,既要開設必修模塊,保證學生受到系統的理論教育,還要開設選修模塊,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知識需求。 按照“多層次、模塊化、個性化”的原則,設計的模塊化教學體系。
其次,確定任職資格涉及的相關課程和認證證書。根據任職資格的構成情況對課程進行篩選。其中DCNE認證和無線網絡優化工程師、設備安裝督導、路測工程師、系統工程師對應的職業資格,華為資格認證是和數據通信工程師對應。
最后,確定核心模塊和實踐模塊。根據核心專業課程,將相關內容整理為核心模塊。將原本繁雜的內容轉化為核心模塊,根據上述職業方向將無線網絡原理模塊、核心+承載網模塊、網絡性能分析模塊和網絡優化模塊。同一個教學模塊代表同類的知識和技能,經過理論學習和實踐以后,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從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教學兩個環節繼續拓展出多個微觀模塊。如下圖所示是通信工程中觀和微觀模塊設計思路。
3 總結
模塊化教學確定以能力為導向的培養路徑、模塊是以應用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的,當學生修完某模塊后,就應該能夠獲得相關方面的能力。 每一個模塊對應所培養的目標能力都很明確,教學過程更加透明,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和作為教學客體的學生都很清楚。 既增強教師教學的目的性,也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參考文獻】
[1]金建,黃小平,周建,等.寬帶通信模塊化課程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4):106-108.
[2]李寧,張炯.通信線路工程實訓課程模塊化教學的實現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12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