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鳳
【摘 要】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對于緩解我國日益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保定市為例,從社會大眾認知度、政府管理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等角度分析了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促進其規范化發展,實現老年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關鍵詞】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保定
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作為三線城市的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設區市。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保定市60歲以上的老人為179.1萬,占全市總人口比率約為16.6%。對照2012年底的13%,保定市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不斷加快。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傳統習慣,居住在自己家中,其所需養老服務由社會來提供的一種養老方式。它既區別于傳統的家庭養老,也有別于機構養老,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居家養老最符合老年人養老的身心需求,同時兼具費用低、覆蓋面廣、易啟動等特點,目前在各地被廣泛推廣,成為緩解我國養老問題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年人養老需求“多樣化”“層次化”特征逐漸明朗,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不斷更新,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在這樣的背景和機遇下,市場化、產業化,成為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可持續之道。
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是指建立在商品交換的基礎上,使“居家養老”等老年生活服務成為營利性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即從行政性經營到市場化經營、從事業化管理到企業化管理、從財政維持到自負盈虧的過程。
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背景下,保定在承接北京老年人異地養老,疏解非首度核心功能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區位、環境優勢和成本優勢。因此,研究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促進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和供給方式多樣化,不僅可以提高保定市居家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更好的滿足保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同時,也能進一步提升承接能力,為緩解北京養老壓力,促進保定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保定市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養老產業的重視,近年來,保定市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快速。一是居家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逐漸步入正軌。2014年,保定市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通過民政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驗收。至2017年,年均培訓養老服務人員280余人,為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提供了較有力的專業人才支持;二是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數量逐年增多,目前已發展至20余家,均勻分布于保定市各市區;三是全國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產業聯盟,即全國居家養老服務數據中心,于2014年在保定市成立。該中心通過整合企業、社團等各方資源、信息共享、優勢互補,隨時隨地了解全國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動態,產品和服務提供情況及老年人消費需求,為政府出臺政策和企業開發老年服務和產品提供了數據支撐。
3 保定市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社會大眾認知度較低
保定市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認知較少,接受過相關服務的人群更是有限。調查發現,有36.7%的老人有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但只有不到5%的老人知道有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的存在,對其服務項目和服務水平更是不甚了了。
3.2 政府部門多頭管理與監管不足
一方面,政府部門多頭管理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由于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運營涉及到工商、民政、財政、地稅和物價等眾多部門,因此,在對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管理上存在政出多門、關系不順、責權不清等現象。影響辦事效率,支持發展合力不足,使得手續審批、費用征收、財政支持等規定在具體落實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這一產業的長遠發展。
另一方面,監管薄弱又使得服務質量缺乏保障。目前政府部門對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監督體系并不完善。對于服務規范、服務價格、服務質量、服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等方面都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目前市場上居家養老服務公司很多充當的其實都是中介角色,僅在服務提供者和老年群體之間起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而對于服務收費、服務質量以及服務的連續性方面都缺乏保證。
3.3 相關企業從業人員專業性不足,服務內容有限
受傳統行業等級觀念影響,人們對養老服務工作存在較大偏見,認為這一工作低人一等,有一定文化素質者寧可低收入也不愿意從事這一行業。因而,目前居家養老服務從業者以下崗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只能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務,對于高質量、高技能,滿足老年人深層次需求的綜合型家政服務則難以勝任。單一無特色的養(下轉第19頁)(上接第31頁)老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空間。
4 促進保定市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建議
4.1 加強宣傳與引導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小區宣傳窗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理念,以及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的宣傳,引導大眾轉變養老觀念,加強群眾對于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認識。通過廣泛宣傳與口碑式服務,針對不同老年群體,促進多層次消費,滿足其精神慰藉、社會參與等更高層次需求。
4.2 設立協調監查機制,加強產業規范化管理
針對多頭領導,可以嘗試建立一個專門機構,便于協調各部門關系,明確各部門職責,發揮各自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形成有效合力,從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共同推進產業發展。
同時應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的規范化管理。針對服務規范、價格、質量和從業人員素質制定一定的產業標準,規范其運作程序和管理辦法,并進行年度考核。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專業知識的缺乏,面對眾多的服務提供者,多數居民并不清楚如何判定與選擇,對此,政府也可以對相關服務企業的經營資質進行等級評定,在促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規范、有序發展的同時,也為民眾的選擇提供一個重要參考。
4.3 培養專業化服務人才隊伍,滿足多層次服務需求
產業發展,人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方面,企業應對相關從業人員嚴格進行崗前學習、模擬操作、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專業培訓與考核,提升其服務水平的專業性;另一方面,企業可與所在地區的醫學院校做好對接與合作,通過增設養老服務、護理等專業課程,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培養專門人才。當然,在合理的范圍內,企業應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只有讓養老服務成為一種正規的、專門的、體面的“職業”,才能吸引人才,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服務內容方面:在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健康護理的基礎上,企業還應針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情趣差異、收入水平、需求層次等方面,提供更多個性化、人性化、專業化的服務。比如,針對低齡老年人可多開展健身、文化、休閑、旅游等項目;針對高齡老年人則多設置生活護理、精神慰藉或臨終關懷等項目。
當前,面臨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和人口老齡化形勢,居家養老服務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各方因地制宜,通力合作,才能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穩定、規范化發展;才能不斷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
[1]佚名.全國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產業聯盟.360百科,2014.4.
[2]徐盟.我國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