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靜
【摘 要】根據護理學科的課程標準,結合教學目標,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以引導自主探究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護理為設計理念。
【關鍵詞】護理專業;新生兒黃疸
1 教學分析
1.1 教材分析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衛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黃力毅主編的《兒科護理學》,該教材是全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衛生部規化教材(供五年一貫制護理學專業用),本教材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的培養為根本,滿足學科、教學、社會三個需要,體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本次說課內容選自其中第六章第九節《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護理》。
新生兒黃疸發病率逐年上升,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2 學情分析
本次課授課對象為2013級高職護理學生,在知識上,學生前6個學期已學習了內、外科疾病病人的護理,加之本學期對兒科的基礎護理已作介紹,具備了上述條件,則可對兒科專業護理做進一步系統的學習。在能力上,通過前6個學期對基護、內護、外護的學習,學生對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在情感方面。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善于模仿,但是他們學習自主性比較弱,需要老師運用多種資源和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習。
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 能說出新生兒黃疸的概念; 2. 能分析新生兒黃疸的病因; 3. 能解釋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的過程; 4. 能說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5.能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護理;。
(2)過程與方法:1.通過查閱網頁、書本,培養學生信息檢索能力;2.采用任務驅動法,以問題為中心,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進社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體驗護士不同角色功能;4.通過分組討論、小組競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關愛病人,同情弱勢群體,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現愛心、耐心、責任心。
1.4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護理
教學難點:新生兒體內膽紅素的代謝特點
2 教法和學法
2.1 教學方法
為了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得到進一步提高主要運用任務驅動、自主學習法、案例教學法,點撥法來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并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身體與心理之間是一個整體。
2.2 學習方法
在利用多媒體的基礎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的學習方法。
3 教學過程(2課時)分為 課前準備、課中內化、課后拓展三個部分
第一環節 課前準備: 1.登陸學校網站觀看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視頻;2.自主上網查閱資料,查找新生兒黃疸發病率新聞,引導學生關注新生兒黃疸;3.提前發放授課學案,根據重難點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第二環節 視頻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1.什么是新生兒黃疸?2.我們要學習和掌握新生兒黃疸的哪些知識?
第三環節 講授點撥 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的過程。我采用的步驟是:教師導入→提出問題→學生歸納→教師講析,具體敘述如下:用視頻展示出成人體內膽紅素的代謝過程,啟發學生思考新生兒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有何特點,并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歸納梳理難點知識。
第四環節 課堂討論: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我采用的步驟是:兩個對比案例引導→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并小組競賽方式進行回答→教師點評→各組繪制表格歸納總結,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密切聯系生活和臨床,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利用表格對比分析突破重點
第五環節 師生互動: 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護理。根據給出藍光療法視頻,先由學生自主學習,再分組討論,最后運用情景模擬,學生老師分別充當護士和家長角色,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護理。巡視課堂,維持課堂秩序,同時對角色扮演不到位的內容進行糾正和補充。
第六環節 課堂反饋:引入歷年執護考試原題進行當堂反饋,檢測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同時為執護考試打下基礎。
第七環節 課后拓展:
1.新生兒黃疸宣傳海報;2.“進社區”志愿者活動。這樣,即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又能煅煉思維,體現知識與社會、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有所用。同時可以讓知識的獲得滲透在過程的體驗中,讓成功的喜悅體現于精彩的交流中,讓語言組織和系統思維的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本次課活動的參與中。
4 資源整合
本節課的資源整合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文本資源是校本教材和兒科方面的書籍,媒體資源是視頻教學、互聯網以及社交軟件,人力資源本校兒科教研室所有老師以及班級所有學生
5 教學反思
本項目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大膽、主動的獲取知識,并在小組合作中通過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亮點之處:
設計一個比較好的情景引入,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本課教學以任務來驅動,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把握重點內容,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達到鞏固所學內容的目的。課后增加了拓展內容,提高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引入執考原題,為學生執護考試打下基礎
不足與整改之處:
應該再留些時間讓學生閱讀書本理論內容或是上網查找一些資料。對于不太積極或是做得不好的同學應多給予單獨指導的機會。動畫制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