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受的信息太多,很多是讓我們焦慮而于事無補的垃圾。
像蘇軾一樣,莫聽穿林打葉聲、也無風雨也無晴就好了。什么事情,我們都分析一下,看清楚本質。
我們來看看,接下來二十年會發生什么,城鎮化是經濟重要引擎。
2018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公報》,2017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個百分點。
現在的城鎮化率是多少?要看怎么算。總人口13.9億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
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這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如果按照戶籍人口呢,城鎮化率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個百分點。我們城鎮化率已經有飛躍發展,工業化的過程,就伴隨著城鎮化的過程,但這個過程遠遠沒有完成。
來看看日、韓、巴西等國的情況。
58%左右的城鎮化率,跟日本1955年城市化水平接近。1978年,我們城鎮化率才17.92%,提升到2017年的58.52%,提升了40.6個百分點,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進步。但離基本完成城鎮化的70%的比例,還有1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還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韓國城市化速度算是比較快的,伴隨著經濟增長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1960年,韓國城市化率28%,1990年,韓國城市化率74%,基本完成城市化,用時僅30年。1980年,韓國城市化率相當于我們目前的水平,大概在57%,17個百分點,基本“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用了十年的時間。我們用二十年的時間不算長,還要解決居住證的問題呢。
快速城鎮化率,從58%左右到70%,意味著我們還要提升11個百分點,這相當于日本的1970年的城市化率。
可在我們這里,提升一個百分點,就是上千萬人的事。2018年 10月10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關于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落實情況的通知》,根據通知,“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
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2013年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這是讓公共福利均等化,從非戶籍人口到戶籍人口,是塊艱難的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城鎮化意味著生產方式的轉變,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教育、醫療、公共設施等需求都將大不相同。
我們的外出農民工有17185萬人,增長1.5%;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增長2.0%,如果將近3億的農民工都城鎮化了,城鎮化會是怎么樣一個變化?
通常,城市化意味經濟高速發展。比如,從1999年至2017年這18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卻從30.89%提升到了58.52%,增幅為27.63%,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相反,從1956到1976年這二十年,城鎮化率非常緩慢。1956年14.62%,到1976年17.44%,增長僅2.82%。將這各數據平均到20年之上,每年的增長率就只剩下0.142%,跟近十年的城鎮化率增速根本沒辦法比。
當然,也有不健康的城市化。從金磚五國的數據看,2016年,中國城鎮人口79298萬人,農村人口5897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5%。金磚五國城鎮化率最高的是巴西,城鎮人口17730萬人,城鎮化率86.0%。印度城鎮化率最低,金磚五國唯一一個農村人口超城鎮人口的國家,農村人口有87371萬人,城鎮化為31.1%。可是,巴西的工業化率太低了,經濟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腳步。城鎮化率高速發展,我看好大城市和周邊城市群,同步坐上火箭。按照國際經驗,中大型城市與城市群是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的主要地點。
按照美國、日本和韓國人口規模分類數據,在國家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化率達到 70%之前),小型城市(人口 100 萬人以下)的人口占比在快速下降而大型城市(500 萬人以上)和中型城市(100~500 萬人)的城鎮人口占比則大幅增加。
大城市無法容納時,人口向周邊拓展,隨著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完善,城市扁平化。
城市效率會進一步提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最近指出,中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推進階段,大量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從小城市進入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2009-2015年期間,中國一線城市的住宅土地供應,從2009年的超過2000萬平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1455萬平方米,住宅土地樓面均價從不足6000元上升到11000元。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價格上漲超過房價上漲。
中國一線城市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遠低于紐約、東京,土地使用效率改善空間巨大。通過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郊區可以有效分擔中心城區的房價上升壓力,由大城市和衛星城形成的城市群會蒸蒸日上。
有很多人感慨,農村里只剩下3861部隊,這是好事啊,不要以為大家都在農村,就是田園牧歌。農村生產效率上升,土地高效使用,讓資金進入農村,才能擺脫小農經濟。
消費對GDP的貢獻越來越高,第三產業遲早會超過第一、第二產業,這是經濟規律。只要城鎮化過程還在持續,市場細分程度越來越高,就不必太焦慮。我們看大勢。
焦慮也沒用,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