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華
(諸城市實驗中學,山東 諸城 262200)
在我國,群眾合唱具有比較悠久的傳統,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群眾合唱經常會受到政治運動、意識形態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群眾合唱更多的是看重其實用功能,而非藝術審美,導致在業余群眾合唱中經常會出現指揮不專業、合唱訓練缺乏系統性、合唱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影響到業余群眾合唱事業的發展。對此,在實際中必須全面加強對業余群眾合唱的訓練。
對于業余群眾合唱團,由于成員的音樂基礎比較差,缺乏相應的多聲部音樂熏陶,在多聲部音樂訓練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在剛開始的訓練過程中,可以以簡單的二、三聲部樂曲或者齊唱樂曲為主,逐步過渡到多聲部練習中。進行簡單二、三聲部樂曲練習時,可以先進行單個聲部訓練,然后過渡到一個聲部為主,另一個聲部進行音量互換,并在訓練中盡量不用伴奏,從而更加準確地判斷聲部和諧性。
對于業余群眾合唱團,由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所以在音準、音高控制上都比較差,對此,可以在業余群眾合唱訓練中,通過階梯式訓練,來提升成員對于音準的把握性。由于在實際中,音階訓練比較枯燥,成員難以長時間投入到訓練中,因此,可以通過各種靈活的方式開展訓練活動,實現聽音、練耳的良好結合,同時,在不同的節奏中選用不同形式的音階進行練習,如利用二度、三度等各種度數的上、下行進音階練習,在練習過程中還可以結合不同聲部進行齊唱、對唱,或者進行鋼琴聽音。通過音階練習,既可以讓業余群眾更加準確地掌握音準,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業余群眾的識譜能力,具有良好的綜合效果。
在音樂中,節奏是最關鍵的內容,所以,在業余群眾合唱訓練中還需要注重節奏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從一拍入手,對每拍的前半拍、后半拍組合進行深入分析,并通過手、口結合的方式,1個音一拍、2音一拍的進行單節奏訓練。隨后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展一拍多音訓練活動,從而為后面的半拍休止、切分、附點節奏訓練奠定基礎。在訓練過程中,要從淺到深,逐層次進行,實現節奏向音符的良好轉變。
在業余群眾合唱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錯誤,就是演唱者應該唱多高的音是通過聲樂水平的高低來決定的,實質上,業余群眾合唱水平的高低不僅與唱高音的能力有一定關聯,同時還與高、中、低音區及音色、音質統一有極大的關聯。對此,為了有效提升業余群眾合唱水平,需要對其進行適宜的發聲訓練,使其掌握合理的聲樂技術。在實際中,業余群眾合唱發聲訓練時間不能過長,在訓練過程中抓住重點,開展高效訓練即可。在訓練過程中,要求演唱者張大嘴巴,將內口打開,聲音要緊貼喉嚨后壁,經上顎、鼻梁、眉心、頭頂后發出聲音,同時為了保證聲音可以成一條線,要做到腹部用力,從而實現輕巧、彈性歌唱。
由于業余觀眾合唱中存在很強的音色差異,需要利用鋼琴伴奏對人聲演唱進行相應的襯托。在演唱過程中,雖然演唱者是觀眾的目光聚焦點,但是演唱者是否處于緊張、興奮狀態,與伴奏者有十分緊密的關系,當演唱者在演唱中出現速度、氣息、持續高音不穩等情況時,就需要通過鋼琴伴奏進行及時的彌補,給予演唱者良好的輔助,使得演唱活動更加順利。同時,在群眾合唱中,鋼琴伴奏還可以指引演唱者更好地對樂曲的音準、節奏、速度進行把握,能幫助演唱者更加深入感受樂曲的意境。
綜上所述,作為歌唱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群眾合唱經常會出現在各種大中小型演唱會中,受到了諸多人們的喜愛。由于業余群眾合唱團在歌唱技巧、聲音技巧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必須結合業余群眾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合唱訓練方式,全面提升業余群眾合唱的歌唱表現能力,帶給人們更多的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