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義
(蘆洲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0)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中學的音樂教育發展并不十分樂觀,大部分學生的父母在外工作,使得他們從小就很少接觸到有關音樂方面的專業知識,對音樂的了解程度也不夠深。因此,對農村中學的音樂教師來說,應該注重如何使孩子們對音樂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和熱愛。同時,也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讓他們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樣高的教學質量水平。
一方面,城鎮化背景下的教育觀念改變體現在對音樂育人功能方面的正確認識。具體來講,音樂具備特殊的力量,它能夠對人的大腦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對事物的記憶、想象以及感知程度等方面,都可以通過音樂獲得相應的提升。對于人的性格,音樂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中學生來說,音樂能夠使他們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較大的興趣,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進一步感受美和體會美,有效促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音樂教育教學觀念改變體現在應試教育觀念上。以前人們對音樂教育的觀念認識并不是很深,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對音樂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也正確地認識到了音樂在學生教育中起到的重大作用,這使得教育觀念有所改變,促進了學生的音樂知識發展。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農村中學的音樂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在此背景下,對相關音樂教師的執教能力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對教師音樂理論知識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只有教師具備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深入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含義以及和人們現實生活中情感的聯系,才能使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得到提升。因此,農村中學音樂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理論素養,才能適應城鎮化背景下的音樂教育教學目標,也才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雖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能需要花費的時間較多,但無論如何,只有對自身的音樂素養有所提高,才能夠引領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更高層次的理解,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對教師的音樂技能素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技能素養包括指揮、合唱、聲樂、舞臺表演等方面,這些內容對于大部分音樂教師來說,都屬于音樂教學的范疇,但對于農村來說,擁有一臺鋼琴或其他一些大型樂器是相對較為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音樂技能素養,以合唱指揮以及舞蹈編排的方式吸引農村中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程度。由此可見,教師音樂技能素養的提升,對學生音樂的感知能力及創造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最后,教師的執教思維也有了相應的改變。對音樂教育來說,要大膽創新,設置相應的情景吸引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同時也應該營造一種音樂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向老師提問有關音樂的相關知識。此外,也可以通過制作相關音樂音頻或者視頻,對教師的教學起到相應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在我國,農村教育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農村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由于農村的教育水平對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能力評估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農村中學來說,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有較大的影響,只有農村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所提升,才能夠幫助中學生在校進行全面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發展縮小農村中學生與城市中學生之間的教育差距。雖然目前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中學生音樂教育與城市相比依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這些都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以及人為觀念而造成,盡管目前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狀態有所改善,但依舊需要音樂教師對其加以重視,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養,用一種恰當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