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湖南科技大學,湖南 湘潭 4111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再是圍繞著物質層面,更多是滿足精神需求。在這些精神文化的內容中少不了人們對音樂和美、對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的追求。現今,在我國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顯得更加重要,在音樂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中,鋼琴的出現就像是一股新鮮的泉水注入到了歷史音樂的大河之中。
初中生處于萌芽階段,而鋼琴對學生智力的開發、素質的提升都有著很好的作用。鋼琴音樂的欣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智慧。初中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我們國家今后的發展取決于新時代的初中生們,初中生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高尚的情操、優秀的品質會為將來的祖國發展而做出貢獻。
在鋼琴音樂對初中生有著諸多影響的今天,在很多的中學校的音樂課教育中,還存在著教材內容上、師資力量上以及學校硬件設施上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將鋼琴音樂教育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以便更好地為初中生服務,提升初中生的智力、藝術涵養、個人氣質等。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中國鋼琴音樂,它的發生和發展會受到藝術規律本身的限制,同時也和處于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變化又有很大的聯系,這種聯系讓中國的鋼琴音樂的發展呈現出了一種復雜的文化特點。中國鋼琴音樂作為中國專業音樂創作上一個有代表性的作品,伴隨著20世紀初期開始的中國新音樂的發展而來,發展歷程可以作為中國新音樂的縮影。有關中國近現代,尤其是一些當代的鋼琴曲著作,是我國新音樂研究的重要文獻。
中學音樂教育大綱要求我們:中外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鋼琴音樂的教學應該是以重點激發學生對鋼琴欣賞的興趣,采用所終形式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到鋼琴音樂活動中。
因各地的音樂教育的教材版本不同、課堂實施情況不同、教師差異、學校環境等方面的以想象、各個初中學校的音樂教學和普及的程度不一樣。為了讓鋼琴音樂的課堂效果更好,對學生有更強的吸引力,就要求鋼琴音樂在課堂內容上設置得更加有新鮮感以及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對鋼琴音樂的喜愛。
情境導入是一種通過設置具體、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在鋼琴音樂開始之前就置身于課堂的相關情景中,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環境中參與教學。比如在《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一節課的鋼琴教學中,將學生化身成為一個導游,將課堂轉變成為了一個陜西旅游,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帶領“游客”了解陜西景點和文化,再將旅游延伸到整個陜西,最后引出紅色革命地區,然后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陜北的自然風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觀,進而引導學生,讓學生走進陜北民歌當中,引出陜北民歌改變的新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種導入方式,會很成功地吸引到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情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擴展了學生的思維,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一整節課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效果自然好。
喜歡游戲是青少年的本性,游戲可以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是以游戲為生命。”實踐證明,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鋼琴音樂的興趣。在實際的鋼琴音樂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簡單的游戲,借助游戲的導入讓教學更加生動,突出學生的直接感受,學生是一個興奮的狀態,在學習中就能有最大的主動性,對于鋼琴音樂的接受也就更加容易。但是,中學生的游戲和小學生的游戲還是不一樣的,中學生的游戲更多讓以學生一種活動的方式行動起來,這就需要初中鋼琴音樂教師采取一些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的游戲進行鋼琴教學,啟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提升對課堂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